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4篇
内科学   44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9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5 毫秒
1.
在海南山区进行蚊虫孽生地调查过程,于一处溪床五穴积水中.发现一种水生蝽虫捕食大劣按蚊幼虫,经扩大调查发现该蝽在当地多种类型的小积水中分布较广,有大与小两个种类,凡见有蝽虫的积水,很难见到或仅有少量蚊幼虫。经专家鉴定,两种蝽虫属于半翅目、仰蝽科、粗仰蝽属的黄斑粗仰蝽Enitharesciliata(Fabrici。Is)和毛胫粗仰蝽ElllthlffStlplllll(LI。litZhZZg)。1.形态两种错虫的形态近似,体长椭圆形,黄褐色至略褐色,腹面朝上,背面朝下.体背极度隆起如船底状。头部扁园,复眼发达无单眼,口器刺吸式,前胸背板和小盾片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一种特异、敏感、简捷的PCR检测食蟹猴疟原虫(P.C)的方法。方法 检测样品来自人工接种感染P.C的阳性猴血膜及滤纸血斑。根据P.C SSUrRNA基因序列,设计P.C特异引物Pc1和Pc3,用PCR常规操作对P.C DNA模板扩增。同时用多对间日疟原虫(P.V)特异引物对照比较。结果 从 P.C血样中扩增出 425bp特定扩增带,而P.V红内期和子孢子、恶性疟原虫、伯氏疟原虫、人基因组DNA和健康猴血均未见扩增带;敏感度可检测 1.68 ×10-6的原虫感染水平。同时发现P.C对多对 P.V特异引物均出现阳性扩增带,以往一直未被注意。结论 该方法检测 P.C特异、敏感和简捷,提供了鉴别 P.V与 P.C的准确诊断。建议在 PCR的P.V引物设计和特异性的检测过程,把应用P.C DNA检测列为常规对照,以提高检测质量。  相似文献   
3.
疟疾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初步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建立一种适合于我国恶性疟、间日疟和两混合感染地区,一次性检测人体内或蚊体内的恶性疟原虫(P.f.)和间日疟原虫(P.v,)的双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方法 根据疟原虫红内期SSUrRNA基因特定片段,设计合成3条寡核苷酸特异引物,在一个反应体系中,同时检测P.f.与P.v.的双重PCR技术,操作方法按PCR常规。结果 从P.f.和P.v.感染血样中,分别扩增出274bp和412bp的特异片段,检出水平达1-5个虫/μl血,而人基因组DNA、约氏疟原虫、伯氏疟原虫均未见扩增条带;但食蟹猴疟原虫(P.c,)与P.v.相似,在412bp可见扩增条带。经对采自不同疟区发热待查病人的滤纸干血滴和确诊疟疾病人的静脉血检测,344例血样中,检出阴性112例、P.f.109例、P.v.l114例、P.f. P.v.9例,阳性率67.4%;比常规镜检的阳性率66.3%稍高,尤以检出P.f. P.v.感染病例高。分别检测人工感染P.f.与P.v.各10只大劣按蚊的阳性唾腺,均被检出同种的阳性结果。结论一次性检测P.f.DNA与P.v.DNA的双重PCR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稳定性好,具有简化操作、提高工效、降低耗费的优点。对发热待查病人诊断和蚊媒感染疟原虫调查,以及疟疾病原学的检测质控方面,均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QBC(Quantitative buffy coat)法系血沉棕黄层定量分析法,原用于血液内各种成分的定量分析,后用于诊断疟疾,据美国Becton Dicknson公司应用此法对1267名疟区居民检查疟原虫,并用厚血膜法进行对照,结果QBC法发现疟原虫阳性10人,厚血膜法原虫阳性7人,Spielman等在埃塞俄比亚的实验,QBC法检出原虫阳性人数高于厚血膜法的8倍。作者等曾报道QBC法用于诊断疟原虫的原理,QBC管的结构,具体操作方法以及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咯萘啶与磺胺多辛和乙胺嘧啶配伍,多年来在海南和云南的抗药性地区治疗恶性疟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认为这种配伍不宜用于抗药性恶性疟地区的防治。因为:(1)未能明显地延缓恶性疟原虫对该种伍用产生抗药性,纵向监测于用药8年后,出现RⅢ病列,药后24h的减虫率明显下降(P<0.05);(2)恶性疟治疗后28d,60%左右的病例仍携带配子体,经大劣按蚊和微小按蚊血餐后,在诞腺中可查见子孢子,表明此种配伍治疗后,会引起恶性疟的传播与扩散。  相似文献   
6.
在海南岛抗氯喹恶性疟流行区,以总量咯萘啶800mg、磺胺多辛1000mg、乙胺嘧啶50mg(2d分服)治疗40例恶性疟现症患者,平均退热时间为35±12h,平均原虫无性体转阴时间为49±14h.治愈率为100%。同时以喹哌1500mg 3d分服治疗9例恶性疟现症患者,2例对喹哌有Ⅲ级抗性,7例平均退热和原虫阴时间分别为39±15和61±27h,28d随访有1例复燃,治愈率66.7%。  相似文献   
7.
1994年8-9月,以体外微量法,测定乐东县恶性疟原虫对氯喹、哌喹,氨酚喹、甲氟喹及奎的敏感性,ID50分别为170、610、84、88、1186nmol/L。恶性疟原虫对氯喹、哌喹、氨酚喹的抗性率分别为75.0%、73.7%与80.0%。未发现对甲氟喹、奎宁有抗性、测定显示,当地抗氯喹株恶性疟原虫对派喹和氨酚喹均有交叉抗性。  相似文献   
8.
喹哌是我国目前防治抗氯喹恶性疟的主要药物,1979年开始,在海南抗氯喹恶性疟流行区,广泛用于治疗和预防恶性疟疾,1982年以来,各地相继出现抗喹哌的恶性疟疾,而且日趋严重,给全岛抗疟带来新的困难。因此,查清抗喹哌恶性疟的地区分布和寻找治疗抗性虫株的替代药物,是海南当前疟疾防治工作急待解决的问题。现将近年来我们和省内外同道,在这方面的调查研究资料加以归纳,供进一步开展抗性的防治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海南岛抗药性恶性疟区,以咯萘啶800mg、磺胺多辛1000mg、乙胺嘧啶50mg的总量(两天分服)治疗40例恶性疟,平均退热时间35.0±12.3小时,平均原虫转阴时间48.8±13.7小时。39例随访28天均未复燃,治愈率100%。药物反应轻微。另以喹哌总量1500mg(三天分服)对照治疗9例恶性疟,其中有2例属三级抗性,另7例平均退热时间39.0±15.1小时,平均原虫转阴时间60.5±27.0小时,随访28天一例复燃,治愈率66.7%。显示咯萘啶、磺胺多辛和乙胺嘧啶三药联用,对抗药性恶性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蔡贤铮 《中国热带医学》2009,9(10):1957-1960
作者撰写本文缘起贵刊今年第1期发表一篇〈为了控制疟疾,我们需要DDT〉译文,该文对启发我国各级CDC专业人员,加快控制疟疾媒介蚊虫的思路具有现实意义。遗憾的是译者与编者在发文之时,没有附言告知读者,WHO已于2006年9月正式宣布,WHO支持室内使用DDT用于控制疟疾的信息资料。现借贵刊[热带医学论坛]一角,摘录WHO已提倡喷洒DDT控制疟疾的有关资料;同时介绍作者多年参加海南疟疾防治过程,汇集使用DDT控制疟疾媒介的片断资料,一并提供有关专家和读者参考,望能为加速我国消除疟疾,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开阔思路,因地制宜,根据疟区灶点和媒介的特征,重新考虑使用DDT防制疟疾媒介蚊虫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不妥之处,请予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