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4篇
中国医学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疏肝理气法对实验性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下丘脑和胃窦胃泌素、生长抑素表达的影响。方法:32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柴胡疏肝散组、吗丁啉组,每组8只,以夹尾激惹刺激法制作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模型,并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柴胡疏肝散水煎剂、吗丁啉溶液灌胃,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大鼠下丘脑和胃窦胃泌素、生长抑素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下丘脑和胃窦GAS表达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P0.01),下丘脑和胃窦SS表达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柴胡疏肝散组和吗丁啉组胃窦GAS,SS表达均较模型组分别上调和下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P0.01),吗丁啉组下丘脑GAS,SS表达较模型组均无显著性差别,柴胡疏肝散组下丘脑GAS表达较模型组显著上调,而SS表达则与模型组无显著差别。结论:疏肝理气法能上调中枢和外周GAS表达、下调外周胃组织SS表达,可能是其有效治疗FD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疏肝理气法对夹尾应激大鼠行为学及胃组织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疏肝理气法对夹尾应激大鼠行为学及胃组织学的影响.方法: 3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柴胡疏肝散组, 每组10只, 对后二组大鼠进行夹尾激惹刺激持续4wk, 并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柴胡疏肝散水煎剂灌胃, 每日观察其一般情况,进行饮食饮水量的测定,每周进行体质量的测定,4wk后观察大鼠胃大体情况及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 夹尾激惹刺激大鼠4 wk, 模型组出现了靠边、扎堆状, 兴奋性及活跃程度下降, 打斗减弱, 活动相对迟缓、反应迟钝, 毛发蓬松枯黄、不顺等现象, 而柴胡疏肝散组上述表现则较不显著. 模型组大鼠饮水量、食量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减低(第4周: 22.0±1.51 vs 25.70±1.4, 10.33±0.84 vs 11.29±0.29, 均P<0.05), 柴胡疏肝散组大鼠饮水量、食量较模型组显著增加(第4周:24.27±2.3 vs 22.0±1.51, 11.71±1.26 vs 10.33±0.84, 均P<0.05). 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增长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P<0.05), 柴胡疏肝散组大鼠体质量增长较模型组增加, 但无显著性差别.结论: 疏肝理气法能减轻长期夹尾应激大鼠抑郁、饮食量减低、体质量增长缓慢等情况,并改善胃组织学, 具有一定的"身心同治"的抗应激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海洛因依赖者口腔健康情况,为制定防治计划提供依据。方法按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的要求,对南宁市某戒毒所228名海洛因依赖者进行口腔检查。结果 228名海洛因依赖者中龋病、牙龈出血、牙结石、牙周袋、牙周附着丧失、口腔黏膜病的检出率分别为66.67%(152/228),82.46%(188/228)、100.00%(228/228)、82.01%(187/228)、41.23%(94/228)、18.86%(43/228);18~34岁年龄段牙龈出血、牙周附着丧失的检出率低于35~56年龄段(P<0.05);吸毒时间≤3年者牙龈出血、牙周袋、牙周附着丧失的检出率均低于吸毒时间>3年者(P<0.05);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者牙周附着丧失的检出率均高于初中、高中及以上者(P均<0.05)。结论海洛因依赖者口腔健康状况与年龄、吸毒时间、文化程度有关,应加强此类人员口腔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马红球菌是人类感染性疾病谱中一个较为罕见的病原体,但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患者中已成为一种机会性致病性病原体。通常表现为亚急性肺炎,多数为空洞性肺炎,有时甚至是细菌性肺炎。虽然在自然界分布广,但是从临床和微生物学的方面来诊断马红球菌感染仍然具有挑战性,目前还没有建立标准的治疗方案。此次报道分析一例艾滋病合并马红球菌性肺炎及败血症患者的详细情况。患者为29岁男性,以咳嗽、咳痰、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肺脏组织镜下见灶状坏死,中性粒细胞和浆细胞浸润,无明显的干酪样坏死。痰液、骨髓、肺脓肿均培养出马红球菌。我们描述马红球菌的临床特点,强调早期诊断及联合抗生素治疗的重要性,为持续进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海洛因依赖者中EB病毒(EBV)亚临床感染情况及EBV感染有关的因素。方法:采用免疫酶法检测312例海洛因依赖者和421例正常体检人群血清中EBV病毒壳抗原(VCA)IgA抗体,结果:海洛因依赖者中EBV感染者99例,EBV感染率为31.5%,正常体检人群中EBV感染者3例,EBV感染率为0.7%,不同年龄组海洛因依赖者间BV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其吸毒时间与BV感染率呈正相关(P>0.05),但吸毒方式,吸毒量及性别与EBV感染无明显相关。结论:海洛因依赖者EBV亚临床感染现象值得重视,其中EBV的高感染状况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含药血清对大鼠胃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s)活性及细胞内钙离子(Ca2+)浓度的影响。方法按照血清药理学通法制备大鼠含药血清,将血清分为柴胡疏肝散组(浓度为5%、10%、20%)、多潘立酮组(10%)、空白组,急性分离并采用酶解法提取胃窦ICCs进行常规培养,免疫荧光染色法鉴定ICCs,MTT法测定ICCs对数生长曲线,以含药血清继续培养对数生长期的ICCs 3天后,通过CCK-8法检测ICCs活性,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进行Fluo-3荧光检测ICCs细胞内Ca2+变化,比较各组含药血清对大鼠胃窦ICCs生长的影响。结果成功分离、培养和鉴定ICCs后,通过各组含药血清作用,与空白组同期比较,多潘立酮组、柴胡疏肝散组ICCs活性与细胞内Ca2+荧光强度均显著增强(P0.05);与多潘立酮组同期比较,10%、20%柴胡疏肝散组ICCs活性与细胞内Ca2+荧光强度均显著增强(P0.05);与5%柴胡疏肝散组同期比较,10%、20%柴胡疏肝散组ICCs活性(48、72 h)与细胞内Ca2+荧光强度均显著增强(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可以通过增强细胞内Ca2+浓度促进ICCs活性,促进其分化生长。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艾滋病合并马红球菌感染的临床特征,为机会性感染的诊疗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7年12月间11例确诊为艾滋病合并马红球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结果 在本研究期间总共收治艾滋病5 785例,其中合并马红球菌感染11例。马红球菌感染确诊时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平均数为21个/μL。临床主要症状为咳嗽(90.9%)、发热(72.7%)、乏力(72.7%)。马红球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血液(81.8%)、骨髓(57.1%)、支气管灌洗液(66.7%)、胸水(80.0%)、痰液(9.1%)。肺部CT异常表现11例(100.0%),均为浸润性改变,其中多叶受累9例(81.8%),空洞8例(72.7%),胸腔积液5例(45.5%),纵膈淋巴结病变5例(45.5%),心包积液5例(45.5%)。治疗转归好转6例,放弃治疗或未治4例,死亡1例。结论 马红球菌是晚期艾滋病患者中一种罕见的机会性感染,常引起败血症和空洞性肺炎,在临床上需引起重视及鉴别诊断,联合并长疗程使用抗生素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腺相关病毒8型( AAV8)介导的siRNA对前列腺癌雄激素受体(AR)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针对AR设计了4个不同的siRNA( siRNA1、siRNA2、siRNA3、siRNA4)为实验组,并以病毒颗粒AAV8为载体,转染到前列腺癌LNCaP细胞中,提取总RNA和总蛋白,分别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AR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另设一不针对AR基因的无意义片断作为阴性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结果:各实验组AAV8-AR-siRNA(1~4)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较AR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调,其中siRNA1组AR表达最低.相对于阴性对照组,各实验组的AR蛋白表达水平也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以siRNA1组AR蛋白表达最低.结论:利用病毒颗粒AAV8介导的RNAi技术能显著地抑制前列腺癌细胞中AR基因的表达,为进一步的动物实验和临床药物研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甲状腺细胞体外培养的生长和分泌激素的功能特点 ,为临床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减 )探索新的治疗方法。方法 :取 5~ 8个月胎龄的水囊引产新鲜甲状腺细胞进行体外培养 ,观察培养的甲状腺细胞生长特点 ,超微结构特点 ;对培养的甲状腺细胞分泌 T3、T4 的功能进行测定 ;并对 1例临床诊为甲减的患者进行了甲状腺细胞移植观察。结果 :甲状腺细胞在体外培养中 ,经组织学观察 ,细胞生长良好 ,开始为圆形、椭圆形 ,尔后为多边形 ,为上皮型细胞 ,贴瓶生长。培养 12 d后 ,细胞以生长晕为中心 ,呈放射状向四周贴瓶生长。电镜下 ,可见细胞内有大量粗面内质网、线粒体、溶酶体和胶质滴 ,经放射免疫法测定 ,培养的甲状腺细胞可分泌 T3、T4 ,以培养后的前 9d激素分泌水平较高 ,10~ 12 d激素分泌水平逐渐降低 ,随培养时间的延长 ,激素分泌处于较低水平。经统计学两两比较 ,各组均数之间的差别均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 1例甲减病例移植甲状腺细胞后 ,临床症状大多消失 ,实验室检查 :T3由移植前的 0 .35 nmol/ L 提高到 2 .4 nmol/ L;T4 由移植前的 3.2 nmol/ L提高到 4 0 .2 nmol/ L;TSH由移植前的 6 7.5 m U/ L 下降到 18.3m U/ L。结论 :甲状腺细胞经体外短期培养 ,生长良好 ,结构正常 ,具有分泌甲状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新生大鼠肝脏进行肝细胞培养,肝细胞生长良好,为上皮型,结构正常,选为移植供体,然后将肝细胞移植至注射CCL4成模的慢性肝损伤大鼠腹膜腔中。病鼠在移植前血液生化检查,白蛋白均值为28.34±9.01g/L;总蛋白均值为60.46±0.49g/L;谷丙转氨酶均值为124.86±12.04u/L。移植后白蛋白为39.08±0.56~34.04±0.17g/L,增加20.11%~37.90%;总蛋白为68.76±0.9~65.5±0.76g/L,增加8.35%~13.73%;谷丙转氨酶为54.44±3.78~60.82±21.05u/L,下降51.29~56.40%。实验证明,肝细胞移植对急、慢性肝功能不全提供一定的肝功能支持,能提供部份代偿功能。经短期培养肝细胞生长良好,结构正常,为实验提供一细胞模型,可进行多种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