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4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 了解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的医院感染对临床及医疗费用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住院治疗的感染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患者和感染亚胺培南敏感鲍曼不动杆菌患者,分别为耐药组和敏感组,各138例.按年龄、性别、基础疾病严重程度、感染部位、住院时间及入院至出现感染的时间间隔等匹配因素随机选取敏感组患者进行1∶1配对.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结果 耐药组院内总病死率为39.1%,明显高于敏感组的20.3%(x2=11.728,P<0.01).138对耐药组和敏感组患者中,有72对存活,耐药组的总住院时间及住ICU时间分别为28.5d和14.5d,均明显长于敏感组的23.0d及0 d(x2 =2.886、4.844,均P<0.01).耐药组平均每住院日的总费用为3652元,抗菌药物费用为555元,均明显高于敏感组的2092元及338元(Z=3.792、4.209,均P<0.01).结论 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可显著升高患者的住院病死率、延长住院时间及增加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白介素-6基因-634C/G多态性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及其与其它危险因素间的交互作用。方法 2005年秋-2006年春,在北京社区整群随机抽样人群中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询问病史及生活方式相关危险因素,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动脉斑块、白介素-6基因启动子区域-634C/G位点基因型及相关生化指标。结果共1422例资料完整者进行分析,-634C/C、-634C/G和-634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6.8%(666)、42.7%(607)和10.5%(149),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540)。调整年龄和性别后,与-634C/C基因型相比,-634C/G基因型出现颈动脉斑块的危险比值比(OR)为1.12(95%可信限:0.88-1.43,p=0.354),-634G/G基因型为1.49(95%可信限:1.02-2.18,p=0.041)。进一步调整其它危险因素后,结果依然如此。交互作用分析发现,-634C/C+C/G携带者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吸烟与颈动脉斑块的关联强度低于-634G/G携带者,多因素交互作用模型发现,-634C/G、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对颈动脉斑块存在显著交互作用(p=0.004)。结论白介素-6基因-634G/G基因型携带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危险显著增加,而且这种作用与高血压和高胆固醇血症之间存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4.
PPARδ与代谢综合征和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改善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多种代谢异常的有效药物对降低MS并发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病的危险性有重要的意义.研究表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δ(PPARδ)在激动剂的作用下可增加巨噬细胞胆固醇的逆向转运、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促进骨骼肌细胞脂肪酸的氧化、预防肥胖,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抑制炎症反应、缩小动脉粥样硬化损伤面积而有潜在的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因此有望成为防治MS的新型药物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5.
自1988年Reaven首先提出了“X综合征”的概念,至1999年WHO正式命名代谢综合征(MS),再到2001年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组第三次指南(NCEP—ATP Ⅲ)和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提出的MS标准。这些诊断标准虽不完全相同,但高血压始终作为MS一个重要的组成成分。高血压的确是MS的一个组成成分吗?上述权威机构的定义使得大家对此没有怀疑。然而事实上,高血压与胰岛素抵抗、MS的关系有许多问题尚未清楚,国内外近年来的许多研究提示我们有必要重视并重新审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某医院2011—2013年放射工作人员接受外照射剂量水平,正确评价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危害及防护效果,为加强放射防护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按GBZ 128—2002《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的要求,采用热释光个人剂量计进行监测。结果 2011—2013年累计监测516人,年集体有效剂量分别为27.8、34.1、31.7人·mSv;人均年有效剂量分别为0.18、0.19、0.17mSv。人均年有效剂量2mSv者占99.99%,全部放射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5mSv。3年中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所受的年有效剂量水平分别为0.26、0.28、0.23mSv/a,明显高于放射治疗、核医学和X射线影像诊断工作人员所受的年有效剂量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监测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水平均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但不同工种的个人受照剂量水平差异仍然较大,其中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最高,应给予重点监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继发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为肺部真菌感染的早期预防和诊断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2月收治的794例COPD急性加重期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94例患者中继发真菌感染140例,感染率17.63%;140例真菌感染患者检出白色假丝酵母菌占36.43%,曲霉菌属占21.43%;高龄、住院时间长、合并多种其他基础疾病(糖尿病)、既往侵袭性真菌感染病史、低蛋白血症、长期住ICU,长时间体内留置导管、有创机械通气以及广谱抗菌药物使用为继发真菌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好转及痊愈117例占83.57%,无效10例占7.14%,死亡13例,病死率9.29%。结论 COPD继发真菌感染病死率较高,对于高危人群进行有效治疗、合理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和糖皮质激素、减少侵入性操作、重视病原学标本的采集,做出早期诊断并及时抗真菌治疗,可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中国大陆地区2009年住院儿童重症以及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临床过程以及预后.方法 采用统一CRF表,收集中国大陆地区2009年9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收治的1137例住院儿童(年龄小于14岁)重症和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资料.确诊病例的定义为甲型 H1N1 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 中位年龄为4岁,22.6%的患儿年龄小于2岁.65.7%为男性.最常见的基础疾病为呼吸系统疾病(17.1%),主要症状为发热(1103例,97.3%)和咳嗽(1087例,95.7%).86.3%患儿合并肺炎.1053例(92.6%)患儿接受奥司他韦抗病毒治疗,484例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263例需要机械通气.426例患儿入住ICU.所有入选患者中,58例死亡,难以纠正的低氧血症为死亡的主要原因.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小于2岁(OR 3.65,95% CI 1.72~7.74)、免疫抑制状态(OR 6.09,95% CI 2.04~18.15)、呼吸困难(OR 2.61,95% CI 1.44~4.69)、咯血(OR 3.65,95% CI 1.38~9.65)以及神经系统症状(OR 1.58,95% CI 1.58~5.84)为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临床医师对于儿童甲型H1N1流感患者应高度重视,尤其是合并有免疫抑制状态的患者以及年龄小于2岁的儿童.难以纠正的低氧血症为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10.
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重复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冠心病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技术体系的研究>之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临床前病变队列研究中,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的重复性,论证其作为主要研究指标的可靠性.方法 抽取10例受检者,分别使用不同超声仪各检查次,评价仪器间IMT检测重复性;2个中心各抽取2名超声医生,分别独立对共15例受检者进行重复检查,评价检查者自身及检查者间重复性;抽取20份图像,同一阅读者重复阅读2次,参考阅读者阅读1次,评价阅读者自身及阅读者间重复性.所有图像均行中心阅读测量.结果 平均IMT的测量均差(meandifference,MD)在仪器间、检查者自身间、不同检查者间、测量者自身间、不同测量者间分别为(0.028±0.017)mm、(0.048±0.052)mm、(0.035±0.022)mm、(0.030±0.032)mm、(0.081±0.043)mm;最大IMT的上述测值依次为(0.047±0.029)mm、(0.090±0.09)mm、(0.055±0.044)mm、(0.062±0.053)mm、(0.085±0.050)mm.结论 平均IMT测量重复性优于最大IMT,且测量点越多,重复性越佳.与国外资料相比,本课题颈动脉超声测量IMT重复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