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7年疾病监测居民死因分析表明,本年期望寿命75.26岁,(男73.09岁,女77.65岁),基本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居民死亡谱,以循环疾患居首位占32.89%,次位肿瘤24.79%,第三位呼吸系病19.49%,急性传柒病为12位,比1957年(第2位),1933年(第10位)明显下降。新生儿死亡率(8.26‰)比1983年(6.39‰)升高29.26%,意外(中毒+外伤)的位次呈前移趋势比1933年上升40.55%。  相似文献   
2.
应用登革热病毒分离、补体结合试验(CF)和流行性出血热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法(EHFIFA),对广州市1986年和1987年1~8月发病的临床诊断为登革热病人的血清作了检查。结果发现,1~7月发病的无登革热疫区接触史的55名本地病人中无一例被证实为登革热感染,其中1~4月发病的部分病人(7/13)被证实为EHF患者。经血清学确诊的本地登革热病例在两个流行年中均从8月起才出现,而来自登革热疫区的登革热病人都在广州流行季节前(1~7月)的3月和6月被查出。在8月开始流行,疫区来的病人病原学和血清学的阳性率均高于本地病人。本研究结果证明。广州市登革热传染来源来自外地疫区。  相似文献   
3.
广州市1959-1994年病毒性肝炎发病动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广州市历年传染病流行病学资料及病毒性肝炎的专题调查报告,分析广州市1959~1994年病毒性肝炎发病动态,其发病率在35.4~390.1/十万之间,出现二次高峰,第一次是1959-1960年,发病率为390.8/十万和323.1,十万,第二次是1975-1978年,发病率为214.1/十万~251.6/十万。死亡率波动在0.16~0.57/十万。在传染病发病腰位排列中,除六十年代居第四位外,其余各统计年代均占第一或第二位。发病呈散发,市区发病率较郊县高85.7%。无明显季节性。男性发病多于女性,以20-40岁中青年为主。病原学分型以乙型肝炎为主,甲型肝炎次之。  相似文献   
4.
1992~1994年广州市人群流行性感冒监测申一帆,周秀珍,李美霞,刘津成,李钊华,黄琦流感潜伏期短,传播容易,病毒抗原性变异复杂,一旦出现一个新的亚型,容易造成暴发流行。广州市从八十年代初开始进行系统的流感监测工作,现将1992~1994年的监测情...  相似文献   
5.
1978年广东省佛山市出现首次登革热流行时,广州市区当年亦有散发与局部暴发。1980年海南岛发生登革热大流行,同年广州又相继出现流行。到1986年止。广州市先后共发生4次登革热流行。现将其不同血清型在我市的发病特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为了掌握广州市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动态,我站于1985年对该病进行了人间疫情和鼠间疫情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监测方法一、人间疫情监测: (一)诊断及分型:患者按1981年西安会议的EHF诊断依据及分型标准,经血清学检查(恢复期EHF抗体1:80以上)确证后进行个案调查。血清EHF抗体阳性,检查抗体前两月内无可疑症状及体征,过去无可疑发病史,为隐性感染者。(二)人群血清学检查:分别取各种临床患者、  相似文献   
7.
1988年疾病监测资料分析,本年期望寿命为74.99岁(男72.88岁、女77.55岁),基本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居民死因谱,以循环系病居首位占32.32%,次位为肿瘤占24.48%,第三位为呼吸系病占21.32%,急性传染病为第13位,比1957年(第2位)、1983年(第11位)明显下降。新生儿死亡率(7.23‰),比1983年(6.39‰)有所升高,损伤中毒的位次呈前移趋势,比1983年上升一位(上升42.06%)。  相似文献   
8.
流感潜伏期短,传播容易,病毒抗原性变异复杂,一旦出现一个新的亚型,容易造成暴发流行。广州市从八十年代初开始进行系统的流感监测工作,现将1992-1994年的监测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脑膜炎双球菌感染的主要特点是鼻咽带菌者多,是与多种因素有关。近几年有关流脑免疫学的研究,国内外均有报道,一般认为脑膜炎双球菌侵入人体后,主要产生体液性免疫,并在呼吸道可刺激诱生局部分泌型IgA(SIgA)。但对于流脑带菌者的免疫功能,国内则尚未见报道。本文拟从这一方面进行探讨,为防治流脑提供科学依据。于1981年3~4月对中小学生的112例流脑带菌者和104例健康者进行了植物血球凝集素(PHA)皮肤试验及血清中IgA、IgG、IgM和唾液中SIgA测定。  相似文献   
10.
广州市首次出现两个血清型登革热交替流行潘志明,罗惠容,邱季春,刘树国,黄源华,刘津成,廖育煌,雷凌冰,张泽森,胡志刚自1978年广州市发现登革热以来,已发生了分别由4个登革血清型引起的多次流行。每次流行均为单一血清型。1991年广州市首次出现两个血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