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5年8~9月广州市发生以发热、头痛、关节痛、乏力、皮疹等为临床表现的疾病流行。我们用C_6/36白纹伊蚊细胞株从6例发病1~3天的急性期病人血清中分离得5株病毒。从流行区捕获的三组白纹伊蚊分离到1株病毒。用登革热Ⅰ~Ⅳ型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补体结合试验,以及患者双份血清抗体测定,均鉴定为Ⅰ型登革热病毒。这是广州市首次从白纹伊蚊分离得Ⅰ型登革热病毒。试验结果还表明,Ⅰ~Ⅳ型登革热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对登革热病毒分型鉴定,具有特异、灵敏、快速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白云区2006年登革热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登革热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流行病学方法调查分析白云区登革热流行病学特点,应用ELISA法对疑似登革热病例血清进行IgM/IgG抗体检测。结果2006年白云区登革热由I型登革热病毒引起,流行历时83d,共发生病例70例,发病全部集中在8~11月,病例主要集中在人口流动大的城乡结合部。全部病例中男性发病25例,女性发病45例;发病年龄最小6岁,最大81岁。职业分布以家务、农民、学生发病率较高。结论2006年白云区登革热流行形势严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登革热预防控制技术和管理模式能有效地预防控制其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分析登革热Ⅰ型(DEV-Ⅰ)、Ⅱ型(DEV-Ⅱ)与Ⅳ型(DEV-Ⅳ)患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86~2003年间收治的578例登革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三型登革热患者的发病年龄、性别及一般临床表现,如发热、头痛、肌痛、恶心、呕吐、皮肤粘膜充血等无明显差异;DEV—Ⅰ型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典型登革热为主,肝损害发生率高;DEV—Ⅱ型患者的器官损害多见,可出现严重的出血性皮疹及腔道出血,出现登革出血热及登革休克综合征的比率高;DEV—Ⅳ型患者的临床表现以轻型登革热为主,器官损害少见。结论DEV-Ⅱ型患者的病情最重,DEV—Ⅰ型次之,DEV-Ⅳ型最轻。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广州市2011年登革热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登革热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广州市疫情监测与报告信息系统和实验室监测信息系统,以及相关的现场调查报告、疫情简报等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广州市2011年报告登革热病例51例,本地感染33例,输入性病例18例,累计发病率0.4/10万,无死亡病例,输人性病例占全年报告病例的35.29%。除1、2、7月外,其余月份均有病例;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起,为海珠区龙凤街登革热暴发疫情(16例)。实验室监测表明,2011年广州市病毒流行株为登革I型病毒。结论2011年广州市登革热流行处于散发流行状态,输人性病例或异地来广州就诊的登革热病例对广州市登革热流行存在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5.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特别是在东南亚各国,经常有流行。我国曾于四十年代在东南沿海各省流行,解放后一直未发现本病。从1978年5、6月份以来,佛山市石湾镇首先发生流行,并向周围蔓延,8月中旬传入我市,至11月底,共散发19例,无死亡,其中10例经血清学(补结试验)证实。此外,位于郊区的××工地(有外地民工600多人)发生80多例,其中13例补结阳性。兹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调查方法一、流行病学调查:对疫情报告来的疑似病例,均赴疫户和医院进行调查,按统一表格详细登记。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广州市荔湾区2013年登革热疫情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各医院报告的荔湾区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采集病例血液样本开展血清学或病原学检测,并划定疫点进行蚊媒调查和病例搜索。结果广州市荔湾区2013年报告本地登革热病例781例,发病率为86.95/10万,无死亡病例;流行季节为7月下旬至11月下旬,高峰为9月下旬至11月上旬;男女性别比1∶1.14;发病年龄最大92岁,最小2岁,以中青年为主。全区疫情以城乡结合部为主,随后向老城区扩散,最后波及21个行政街,有8个较大暴发点;病毒型别主要为登革Ⅰ型。结论2013年荔湾区发生登革热大流行,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疫情主要发生在城乡结合部。病媒控制不理想是疫情扩散的主要原因。荔湾区存在不利于登革热防控的自然和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7.
8.
广州市2002年登革热爆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目的:分析广州市2002年登革热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登革热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在全市建立和完善登革热疫情报告、监测和媒介监测网络;访视报告的每个病例或可疑病例,并在疫点周围展开病例搜索;采集登革热病例、疑似病例、疫点部分人群血作血清学或病原学检测;对非疫点、疫点蚊媒进行凋查。结果:广州市2002年共报告登革热病例1423例,发病率为20.14/10万,无死亡病例。疫情以城市居民区为主,随后向城郊、农村扩散,最后涉及全市12个区、县级市,共102个行政街(镇)。以街(镇)为单位计算,最高的发病率达212.4/10万。流行季节为5月中旬~11月下旬,高峰为7~9月;3~12月份全市平均布雷图指数为5.0~19.8;病毒为登革Ⅰ型;潜伏期为2~8d;爆发疫点人群隐性感染率达17%;各年龄组人群均易感,但低年龄组发病率略低。结论:2002年广州市发生登革热大流行,其持续时间、波及范围为广州市历史之最.总体流行态势处于半自然状态。早期病例未及时诊断,疫情发现迟,疫情控制不力是疫情扩散的主要原因。广州市存在有利登革热流行的自然、社会因素;近3年连续流行同一型别病毒,登革热是否有本地化趋势应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9.
1985年广州市发生1型登革热流行,疫情波及4个城区和4个郊区(县)的61条行政街及14个镇(区),发病率为14.42/10万,无死亡,流行期达4个月,发病高峰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占总病例数66.2%。患者以青壮年多见,临床表现以典型登革热症状为主,血清学检查呈初次登革抗体反应。从疫区的急性期病人的血中及白纹伊蚊体内分别分离出5株和1株1型登革病毒,与血清学调查结果相吻合。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分离结果,首次证实白纹伊蚊是本市传播登革热的主要媒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2006年广州市番禺区发生的登革热流行期间患者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医生对登革热的认识. 方法 将2006年广州市番禺区人民医院所收治的152例登革热病例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 结果 2006年番禺区人民医院收治的登革热病例中无死亡病例及登革出血热病例.主要临床症状出现的比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发热(98%)、乏力(90%)、肌痛(78%)、关节痛(66%)、头痛(64%)、皮疹(59%)等;伴随肝功能异常(75%),白细胞减少(86%)、血小板减少(75%);淋巴结、肝、脾肿大较少见;所有病例登革热病毒IgM阳性. 结论 本次登革热疫情流行规模较大,多数病例符合典型登革热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合并多脏器功能损害,尤其以肝损害较多,部分病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肾损害,无出血热病例及死亡病例.  相似文献   

11.
云南临沧市首次本地感染登革热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调查分析本次登革热疫情发生的原因,为今后登革热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讨论分析此次疫情发生的原因。结果2008年9~10月临沧市首次发生3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和5例当地感染病例,经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临沧市再次发生登革热疫情的可能性仍然存在,防控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广州市某工地一起登革热暴发疫情,探讨登革热暴发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原因,为登革热疫情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队列研究方法对疫情暴发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采用ELISA、RT-PCR和病毒分离的方法对标本病原学进行检测。结果工地工人登革热罹患率为16.96%;全部病例均在同一潜伏期内发病;未使用防蚊措施(RR=2.9,95%CI=1.6~5.0)、地下室工作(RR=2.6,95%CI=1.5~4.6)、工地板房住宿(RR=5.2,95%CI=1.7~16.3)工人罹患登革热风险更高;叉生分析结果显示工地住宿暴露与地下室工作暴露存在交互作用,工地住宿是主要患病风险,地下室工作增加患病风险。结论工地蚊媒密度高是引起本次疫情的主要原因,工人在工地住宿、地下室工作为共同危险因素,未采取防蚊措施增加了患病风险。尽早隔离病人、杀灭成蚊、清理孳生地是登革热防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广州市白云区2006年登革热流行特点及流行因素,为制订登革热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登革热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资料及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疫情流行80天,共发病70例,发病率为3.5/10万;病例呈一定的聚集性,爆发疫情的病例占78.6%;采取联防联控等综合性控制措施效果明显。结论登革热疫情传播迅速,流行时间长,控制难度大,采取政府干预、多部门配合、全社会参与,是及时有效控制疫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白云区2010年一起登革热爆发的流行病学新特点,为制定登革热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各医院报告的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病例血清以ELISA法进行登革热IgM/IgG抗体检测,使用布雷图指数(BI)进行蚊媒密度调查,在疫点周围开展病例搜索.结果 本次疫情流行历时69 d,从8月22日至10月29日.共发病19例,其中男8例,女11例;发病年龄最小16岁,最大82岁,以青壮年为主,20~39岁占42.11%.职业分布以家务待业、离退休人员、干部职工发病较高.19例病例主要分布在方圆500 m范围内,实验室确诊12例,检测结果显示,单份IgM阳性的6例,单份IgG抗体阳性的1例,IgM/IgG抗体双阳的有12例.9-10月以来BI持续超5,最高达到41,BI平均数为13.8.结论 本次登革热爆发疫情呈现流行时间长、范围大、连续散发的新特点,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5.
1986年8~10月,广州市海珠区新滘土华乡爆发局限性登革热流行。本次流行是登革Ⅱ型,流行期短,流行时间提前在8月份,流行范围集中在一个自然村。为了探讨登革热在农村的流行情况、流行特点和临床特征,现结合防治情况报告如下。一、流行情况 1.一般概况:土华乡是新滘的自然村,位于海珠区东南,离市区约13公里。交通方便。居民住宅面积约3.6平方公里,耕作以水果为主。有14个生产队,居民住户有1414户,人口5470人。除山南、青山生产队外,居住较集中,流动人口较少。该乡有中、小学、幼儿园各1所,小型民办工厂5间。居住环境小积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广州市荔湾区2006年某社区登革热暴发的流行病学特征,评价预防控制效果.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所有病例进行调查分析,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登革热抗体检测,用布雷图指数进行蚊媒密度调查.结果 首例发病8月21日,末例9月3日,流行时间14d,共发病74例,罹患率为3.47%,全部病例均在同一潜伏期内发病,未出现第二代病例.实验室检测74例患者中登革热抗体IgM或IgG阳性73例,布雷图指数在采取大规模的综合控制措施前最高达93.4,在采取控制措施后,蚊媒密度达到要求.结论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可以确定该起疫情是登革热暴发流行.采取以整治环境卫生、迅速杀灭成蚊、清除积水和隔离治疗病人等综合措施后,该社区的疫情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7.
广州市1980年首次发生由第Ⅲ型登革病毒(D_3)引起的登革热流行,1985年和1986年连续发生分别由第Ⅰ型和第Ⅱ型登革病毒(D_1和D_2)引起的登革热流行。我院先后共收治登革热550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 1986年我市自六月份起在黄埔区发生登革热流行,疫情不断扩散,波及到市内,至九月下旬八个区都有病例发生。为了及早控制疫情蔓延,经市政府批准在疫情较重的地区作飞机喷药灭蚊,以控制登革热流行。现将这次工作的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广州市海珠区登革热流行强度与社区空间因素的相关性,为制定登革热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广州市海珠区各社区居委会人口密度、平均年龄、人均居住面积、公共绿地面积、庭院内绿地面积和平均楼龄等资料,分析其对当年登革热流行强度的影响。结果广州市海珠区2014年登革热平均发病率为3.40‰,多因素分析:庭院内露天绿地面积越大(OR=5.23)、公共绿地面积越小(OR=0.23)、人口平均年龄越大(OR=1.12),登革热流行强度越大(P0.05)。结论社区人口和环境等空间因素对登革热流行的影响是复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庭院内露天绿地的孳生地、老年人的生活习惯,防控策略应结合当地社区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2001—2010年广州市输入性登革热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防控策略和措施。方法从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登革热个案调查表和调查报告收集病例资料,设计并建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数据库,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2001-2010年广州市共报告输入性病例83例(3.40%),每年均有病例报告。2006-2010年报告61例,比2001-2005年的22例多了39例,增幅达177.27%。除1月份无病例报告外,各月份均有输人性病例报告,高峰期在8-11月份(53例,63.86%)。最大来源地区为东南亚,共67例(80.72%),包括印度尼西亚14例(16.87%)、泰国12例(14.46%)、柬埔寨11例(13.25%)、越南10例(12.05%)、新加坡8例(9.64%)、马来西亚7例(8.43%)、菲律宾3例(3.61%)和缅甸2例(2.41%)。入穗后发病28例(33.73%)。入穗前发病55例(66.27%)。结论广州市输人性登革热压力逐渐增加。输入性病例的发现和报告重点在于加强出入境口岸的检疫能力.提高医疗机构的及时诊断率和报告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