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7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46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38篇
口腔科学   26篇
临床医学   133篇
内科学   116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36篇
外科学   122篇
综合类   269篇
预防医学   93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94篇
  4篇
中国医学   111篇
肿瘤学   2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与目的:单羧酸转运蛋白1(monocarboxylate transporter 1,MCT1)是细胞转运乳酸、丙酮酸等代谢产物及能量物质的一种重要蛋白质,其在胰腺导管癌中的作用及机制鲜有研究报道。该研究旨在探讨MCT1在胰腺导管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纳入78例胰腺导管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MCT1在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临床病理学意义。在体外细胞系水平上,我们运用胰腺癌细胞系PANC-1和Capan-1,运用细胞克隆形成实验、细胞划痕和Transwell实验分析沉默MCT1后胰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浸润的改变。为明确MCT1的相关作用机制,我们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miR-124-3p是MCT1的潜在调控微小RNA;为了进一步验证,我们运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分析miR-124-3p对MCT1的调控效果;运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FQ-PCR)分别检测51对新鲜胰腺癌组织中MCT1和miR-124-3p的基因表达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MCT1的阳性表达主要位于细胞膜和细胞质。相比癌旁正常组织,MCT1在胰腺导管癌组织中显著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胰腺导管癌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不良预后具有显著相关性。在体外细胞系水平上,沉默MCT1能够显著抑制胰腺癌细胞系PANC-1和Capan-1的增殖、迁移和浸润;miR-124-3p在胰腺癌组织中显著低表达,并且与MCT1 mRNA的表达具有显著负相关性,能够负调控MCT1的蛋白表达。结论:MCT1是胰腺导管腺癌的致癌基因,miR-124-3p能够负调控MCT1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3.
目的分析T-SPOT与结核菌素实验对结核病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疑似结核病患者202例,经过实验组织学检验100例患者确诊为结核病患者,进行外周血T-SPOT检测和结核菌素实验,比较两组患者诊断结果。结果以最终实验组织学检验为金标准,T-SPOT阳性检出率明显优于结核菌素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SPOT监测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优于结核菌素实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SPOT检测Kappa值为0.985,说明一致性良好,结核菌素实验检测Kappa值为0.512,说明两者一致性中等。结论利用T-SPOT诊断结核病患者,敏感度高且特异性明显,对结核和肺外结核都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德宏职业学院紧密围绕云南西南边疆地区对医学独立实验室实验室服务的需求,以建设优质高职院校为着力点,建设新型医学独立实验室,推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发展,完善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带动学校整体水平得到提升。文章对新型医学独立实验室建设方案进行阐述,并对其建设及运营过程中的风险点进行了梳理,提出了具体的控制措施,为新型医学独立实验室建设过程顺利推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评价1,1-二氨基-2,2-二硝基乙烯(FOX-7)对小鼠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的影响,将50只健康7-12周龄SPF级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溶剂对照(4%淀粉溶液)组和348.22、139.29、69.64mg/kg FOX-7染毒组,另设阳性对照(40mg/kg环磷酰胺)组,每组10只。每日固定时间采用经口灌胃方式进行染毒,染毒容量为20ml/kg,连续5d。于首次染毒后第12天,观察染色体结构畸变率和单价体率。结果显示,与溶剂对照组比较,348.22mg/kg FOX-7染毒组小鼠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结构畸变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剂量FOX-7染毒组小鼠初级精母细胞常染色体单价体和性染色体单件体率均无明显改变。提示FOX-7可能会引起小鼠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发生结构畸形改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缺氧反应长链非编码RNA TRERNA1(translation regulatory long non-coding RNA 1)对结肠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首先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正常结肠黏膜细胞(NCM460)和结肠癌细胞(HCT-116、SW620)中TRERNA1的表达水平;在不同氧浓度条件下培养HCT-116、SW620,检测其表达情况;不同氧浓度条件下,在HCT-116、SW620中敲除TRERNA1后,通过RTPCR检测SNAIL的表达水平;在结肠癌细胞HCT-116细胞中敲降TRERNA1后,再过表达SNAIL,应用划痕实验与Transwell实验检测结肠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改变。结果与正常结肠黏膜细胞相比,结肠细胞中TRERNA1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缺氧条件下TRERNA1的表达量进一步上调;抑制TRERNA1表达后结肠癌细胞中SNAIL表达下调;结肠癌HCT-116细胞敲降TRERNA1后细胞侵袭转移能力明显减弱,而过表达SNAIL后侵袭与转移能力明显恢复。结论缺氧反应长链非编码RNA TRERNA1可通过上调SNAIL的表达促进结肠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分析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otal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ree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fPSA)、年龄与前列腺体积(prostate volume,PV)之间的关系,评估其预测前列腺体积的价值。  方法  整理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11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前列腺电切术且病理证实为良性腺体增生。采用方差分析、LSD多重比较法分析不同年龄段的前列腺体积、tPSA、fPSA及不同前列腺体积的血清tPSA、fPSA的差异,进一步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描述患者年龄、tPSA、fPSA与PV之间的相关性,用于评估年龄、tPSA、fPSA预测PV的价值。  结果  3个年龄段之间的前列腺体积、tPSA、fPS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5.137, P=0.007;F=7.551, P=0.001;F=5.186, P=0.007),3个年龄段间两两比较后发现60~69岁组与70~79岁组和≥80岁组前列腺体积、tPSA、fPS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不同前列腺体积患者血清tPSA、fPSA值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F=8.187,P < 0.001;F=7.318,P=0.001),血清tPSA、fPSA值随前列腺体积增加而升高(均P < 0.05)。患者的年龄、血清tPSA及血fPSA与PV呈正相关(r=0.259, P=0.006;r=0.375, P < 0.001;r=0.339,P < 0.001)。  结论  可以通过检测血清中的tPSA、fPSA水平预测PV, 有利于判断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病情发展程度、评估手术风险以及预后随访。   相似文献   
8.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真皮乳头细胞(DPC)是毛囊周期性更新的组织中心。一方面它通过旁分泌的方式分泌大量的细胞因子,刺激隆突区上皮干细胞和黑素细胞干细胞(MeSC)分化、增殖和移行,启动毛发生成。另一方面DPC通过调节干细胞的微环境,譬如真皮乳头的大小、真皮乳头与隆突区的距离以及毛囊隆突区周围的淋巴引流与神经支配等协调完成对毛发生长周期的调节。最新研究显示DPC至少有4个细胞亚群,分别诱导单谱系瞬时扩增上皮细胞形成多层同心圆排列的毛干与毛鞘。还发现持续的心理应激可导致支配隆突区的交感神经过度活跃,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大量的去甲肾上腺素可诱导MeSC快速增殖,导致MeSC库耗竭和毛干色素脱失。通过对DPC促毛发生长和黑素生成的分子调节机制的认识,有望在体外大规模培养DPC用于细胞移植治疗人类秃发疾病。  相似文献   
9.
孙超 《当代医学》2021,27(20):41-43
目的 比较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与股InterTan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PFNA组接受PFNA治疗,InterTan组采用股InterTan髓内钉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3、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 PFNA组手术时间短于InterTan组,术中出血量少于InterTan组(P<0.05);术后3、6个月,两组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两组髋关节Harris评分均高于术后3个月(P<0.05).结论 股In-terTan髓内钉与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效果均显著,有助于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但PFNA内固定在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中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