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50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不同收入农村居民的卫生服务利用和医疗费用补偿情况,衡量新农合制度对改善疾病经济负担的公平性。方法:资料来源于2008年宁夏3县的家庭问卷调查,利用收入五分位法进行分类。结果:低收入农民面临更多的卫生服务需要,新农合起到提高服务可及性、降低疾病经济负担的作用;但降低经济风险的作用有限,公平性未得到改善。结论:提高农民卫生服务利用和费用补偿的公平性,对降低农民的疾病经济风险、完善新农合制度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深入,如何有序管理公民在各成员国之间跨境就医成为欧盟一项重要议题。多年来欧盟社会医疗保险在保障患者跨境就医上已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管理模式并受到全世界关注,其社会保障的实践对我国跨省异地就医管理具有借鉴意义。本研究通过系统梳理欧盟跨境就医管理模式,并着重比较欧盟与中国在异地就医对象、异地就医授权、服务机构、就医服务类型、异地医保报销五个方面的异同,为进一步完善我国跨省异地就医管理提供经验借鉴。本研究建议,各省应同步推进跨省就医政策,加快相关工作的落实;增强参保地医保管理机构的审核权限和能力以构建有序就医秩序;同时,在严格审核下拓宽更加合理的跨省就医服务机构网络;最后,鉴于医保对异地就医机构行为缺乏了解,应通过国家异地就医网络,加强医疗机构提供异地就医服务中的监管。  相似文献   
3.
我国疫苗筹资渠道较为单一,这会影响筹资机制的建立和筹资总量的增加,进而不利于提高预防接种服务质量和覆盖率。这篇文章对社会医疗保险体系、国家卫生体系、自由市场体系和混合卫生保健体系的疫苗筹资机制进行了文献整理。总结了四种卫生保健体系下的疫苗筹资渠道,包括政府税收、社会医疗保险、集体医疗保险、私立医疗保险和使用者付费。并进一步探讨了解决当前我国疫苗领域筹资问题的方法,包括发挥医疗保险的作用和建立梯度补贴。  相似文献   
4.
解决医生走穴问题的设想及相关法律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生群体受到职业地点等各方面的限制而不能自由流动,使得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同时也造成了医生"走穴"的不良后果.在现行制度框架下,为更加有效地利用医生这一稀缺资源,提出了建立医疗技术咨询服务机构的设想,并对其可行性、组织形式,以及合同双方权利义务关系、责任分担等方面做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5.
针刺内麻点和耳穴按压法应用于骨科手术后镇痛(附64例报告)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正骨研究所(471002)常庚申,侯志远,庞学智,王灵贤,裴会芳,李秋品主题词骨折/外科手术,疼痛/针灸疗法,镇痛/针灸效应手术后镇痛的常规方法是使用镇静、镇痛剂口服或注射。...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医患关系较为紧张的宏观环境下,防御性医疗成为医疗费用上涨的重要原因。本研究综述了防御性医疗行为的国内外现状及测量方法,为我国防御性医疗行为研究的开展提供借鉴。研究指出,目前我国医生中存在防御性医疗行为的比例较高,且国内相关实证研究较为缺乏,研究范围较小,测量指标不够全面。防御性医疗行为的测量方法主要包括医生自评、基于诊疗规范的客观评判、临床情景调查以及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分析,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方法或将其结合运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新农合补偿水平及知晓情况对住院服务利用的影响。方法:使用2006和2008年混合横断面家庭调查数据,进行条件logit模型分析。结果:新农合提高60%的住院利用率,其实际补偿比提高1%,住院率提高6%。结论:提高新农合补偿比例,增强居民政策知晓程度,改善住院服务利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人员对各种激励因素的偏好程度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2个农村县,共调查乡镇卫生院人员213人,村卫生室工作人员251人,利用自编问卷进行激励因素偏好及影响因素调查.结果 2县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人员对各类激励因素的偏好程度不同,对物质条件的偏好程度最高(物质条件因子均数为4.10),对管理和发展的需求水平次之(3.87),对社会环境的偏好程度最低(3.5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基层卫生人员的工作地区、年龄、性别和学历水平影响其对物质条件、管理和发展、社会环境的偏好程度.结论 能满足农村基层人员对物质条件需求的经济激励机制是提高他们工作绩效的有效手段,非经济激励制度可满足农村卫生人员对个人发展、良好管理或社会环境的偏好,其激励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
10.
通过梳理医患关系与医生决策行为相关的行为经济学理论,构建医疗纠纷背景下基于损失厌恶、易得性直觉推断、框架效应等理论的医生决策行为模型。目的在于理解医生决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存在的偏好以及由于行为偏差而造成的社会福利损失;解释医疗纠纷对医生决策行为的影响;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避免医疗资源浪费,降低非必要卫生支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