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65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合温胆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颈动脉硬化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聊城市中医院收治的高血压颈动脉硬化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左旋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合温胆汤加减口服。观察患者血压、血脂控制情况,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面积、血管皮内皮功能、血清蛋白酶分子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的血压SBP、DBP及血脂TG、TC、LDL-C等指标更低(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IMT厚度、斑块面积明显缩小(P<0.05),血管内皮功能指标ET-1、AngⅡ、TXB2水平明显降低,NO水平明显升高(P<0.05);血清CatK、MMP-9水平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70%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1.74%(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合温胆汤加减联合西药更利于控制高血压颈动脉硬化患者的血压,调节脂质代谢,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血清蛋白酶分子的含量,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得高宁治疗糖尿病合并肾性高血压和尿白蛋白的疗效。方法将我院34例糖尿病合并肾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例,所有患者受试前停用影响肾功能药物及其他降压药物2周。观察组患者在抗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2.5mg/次,1次/d,如果2周后血压仍未降至正常(140/90mmHg),则苯磺酸氨氯地平增加至5mg/次,1次/d;对照组患者给予得高宁10mg/次,2次/d,如果2周后血压仍未降至正常,得高宁增加至20mg/次,2次/d。疗程均为12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间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4h尿蛋白排泄及24h尿蛋白定量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尿素氮和血肌酐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4h尿白蛋白和24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血肌酐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不仅能有效控制糖尿病合并肾性高血压,而且还能减少24h尿白蛋白的排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高血压2、3级合并糖尿病患者180例,随机分为A、B、C组各60例,A组给予替米沙坦+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B组给予替米沙坦治疗,C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降压治疗8周,观察3组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A、B、C组完成8周治疗的患者分别为56、58、59例,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下降,血压达标率分别为85.7% 、53.4% 、49.2%,A组的血压达标率显著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和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1%、8.6%、1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米沙坦+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治疗高血压并糖尿病,降压疗效优于单用替米沙坦或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替米沙坦的疗效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的疗效相当,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缬沙坦对血压和动脉弹性的影响。方法96 例高血压患者被随机分成2 组分别服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缬沙坦,在服药前和服药12 个月后测量患者的颈- 股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检测血浆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的水平。结果降压治疗后2 组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 001)。2 组CF-PWV 在经降压治疗后均有所下降,其中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组的幅度明显高于缬沙坦组(2. 85 ±0. 67 vs 0. 69 ±0. 11,P 〈 0. 001)。降压治疗12 周后2 组患者的NO 均较治疗前有所增加,ET-1 均降低。其中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组NO的增加幅度明显高于缬沙坦组(18. 54 ±8. 06 vs 8. 64 ±2.18),ET-1 降低的幅度亦高于缬沙坦组(15. 64 ±4. 06 vs 3. 51 ±1. 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缬沙坦均能改善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功能,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降低血压和改善动脉弹性的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菅练  田云朋  卢媛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0,35(12):2425-2429
目的 探讨心通口服液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2月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就诊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2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13例。对照组口服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片,5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心通口服液,10~20 mL/次,3次/d。两组患者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西雅图调查量表(SAQ)评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心功能、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80.53%,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5.5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AQ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患者SAQ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心输出量(CO)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体血管阻力(SVR)和胸腔液体含量(TFC)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这些指标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和心绞痛持续时间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和心绞痛持续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通口服液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改善患者心功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72例为观察研究对象,依据诊治用药措施的异同分为观察组(CCB联合ACEI治疗组)和对照组(单纯CCB治疗组)各36例,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指导临床高血压的用药治疗实践。结果 CCB联合ACEI治疗的患者在临床症状改善、血压控制等方面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可以显著控制血压,改善患者症状及预后,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有效、安全的联合用药方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左旋氨氯地平对阵发性房颤并高血压患者P波离散度(Pd)、左房内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房颤发作情况的影响。方法将阵发性房颤并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降压药物治疗组给予左旋氨氯地平,对照组给予坎地沙坦,随访1年,观察治疗前后Pd、左房内径、hs—CRP水平及房颤发作情况。结果至随访结束,在长期应用胺碘酮的患者中,对照组房颤复发17例,占81.0%,治疗组房颤复发22例,占95.7%,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22,P〉0.05)。未长期应用胺碘酮的患者,对照组、治疗组在7-12个月时房颤发作次数均较治疗前减少(t=2.823,P〈0.01;t=2.655,P〈0.05),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94,P〉0.05)。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治疗组的Pd、左房内径、hs—CRP均降低(t=4.025-13.546,P〈0.01),治疗后两组之间Pd、左房内径、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34-1.514,P〉0.05)。结论左旋氨氯地平可减少阵发性房颤并高血压患者房颤的复发,降低Pd、左房内径和hs—CRP水平,其效果与坎地沙坦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8.
陈燕 《海峡药学》2016,(1):15-17
目的:验证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溶出度的检查方法。方法采用国家药品标准WS1-(X-020)-2002Z规定的方法,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以0.1mol? L-1盐酸溶液200mL为溶出介质,转速50r? min -1,经30min时,在波长238nm处测定吸光度。结果浓度与吸光度在6.9738~27.8954μg? mL -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r=1,样品稳定性与溶出均一性好。结论本方法符合溶出度方法的建立原则,操作简单,准确,可控制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的内在质量。  相似文献   
9.
孙国强  李玉波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9):2289-2290,2293
目的观察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培哚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的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 2009年12月~2010年12月,将68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采用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培哚普利治疗,对照组34例仅采用左旋氨氯地平治疗,比较观察两组的24动态血压及对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PWT)、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舒张末期左室腔内径(LVDd)和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24h收缩压及24h舒张压水平明显下降(P﹤0.05);并且,观察组治疗后24h收缩压及24h舒张压水平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PWT、IVS、LVDd及LVMI水平明显下降(P﹤0.05);并且,观察组治疗后PWT、IVS、LVDd及LVMI水平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培哚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患者进行治疗,具有协同效应,能够明显降低血压,逆转左室肥厚,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王俊峰  林强  黄智勇  李宏辉  汪俊超  杨琴 《西部医学》2009,21(10):1679-1680
目的了解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效果。方法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63例,随机分成苯磺酸左旋氨氟地平(商品名:施慧达)组(治疗组)33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中药、利尿药、肾血管活性药、降血药、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抗凝剂等一般治疗,治疗组加用施慧达2.5~5.Omg/d,分1~2次口服,疗程6个月。结果治疗组显效11例(36.4%),有效19例(57.6%),无效2例(6.1%),仅1例出现轻微反应;与对照组比较,显效及总有效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口服治疗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效果良好,不良反应低,是药物治疗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可靠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