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11篇 |
免费 | 7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儿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570篇 |
临床医学 | 40篇 |
内科学 | 15篇 |
皮肤病学 | 58篇 |
神经病学 | 28篇 |
特种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5篇 |
综合类 | 219篇 |
预防医学 | 351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82篇 |
中国医学 | 14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5篇 |
2022年 | 20篇 |
2021年 | 29篇 |
2020年 | 41篇 |
2019年 | 11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64篇 |
2016年 | 92篇 |
2015年 | 40篇 |
2014年 | 98篇 |
2013年 | 104篇 |
2012年 | 183篇 |
2011年 | 141篇 |
2010年 | 123篇 |
2009年 | 103篇 |
2008年 | 108篇 |
2007年 | 86篇 |
2006年 | 35篇 |
2005年 | 21篇 |
2004年 | 24篇 |
2003年 | 20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了解大学生的手机依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从而针对改善大学生手机依赖提出相关建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择广西南宁市某高校大学生680人,采用UCLA孤独感量表(ULS-8)以及手机依赖量表(MPAI)进行调查,分析MPAI得分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635名大学生参与调查,MPAI得分为17~82(41.08±11.91)分,存在手机依赖共191人,手机依赖率为30.08%.ULS-8总分、每天手机上网时间、每月手机消费费用对手机依赖得分MPAI有影响(P<0.05).结论 大学生手机依赖程度深,孤独感及手机的合理使用均可影响手机依赖程度;大学生应该审慎手机使用行为,社会、学校、家庭应该给予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大学生生命质量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差异化评价江苏省大学生生命质量的现状,为大学生生命质量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调查江苏3所高校6个学科门类的2 100名大学生,采用大学生生命质量评价专用量表通过现场调查.结果 回收1 950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2.86%.江苏省大学生生命质量各维度均值都低于60分,生理、社会支持、环境、心理、行为维度均值从高到低,分别为59.54,59.36,58.28,57.66,57.36;总分均值为58.50,和谐指数均值为58.11,总体自评均值为63.56;二级指标中,价值观念和学习管理评分均值非常低,分别为44.33和54.59.结论 江苏大学生生命质量的评分不高,其中心理维度中个人价值观、社会价值观、学习动机较差,社会支持维度中对学校和老师支持的利用不足表现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南京市普通高校大学生健康知识与理念的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南京市大学生健康素养促进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南京市普通高校的在校大学生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共抽取542名大学生进行健康素养问卷调查,回收问卷536份,回收率为98.89%.采用SPSS 20.0进行统计学描述与χ2检验.结果 ①南京市普通高校大学生健康知识和理念的知晓率为39.37%;②男、女生对健康知识和理念的知晓率都偏低,两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父母亲的文化程度越高,其子女健康素养知识和理念的知晓率也越高.结论 南京市普通高校大学生对健康基本知识和理念的知晓率偏低,应有针对性地制定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政策,以提高大学生的整体健康素养. 相似文献
4.
Irene Geisner Angela Mittmann Elisa Sheng Tracy Herring Melissa Lewis Christine Lee 《Addiction Research & Theory》2015,23(3):238-245
Research has documented normative perceptions of others' alcohol use and how these related to increased rates of drinking and related problems among college students. Recently, research has expanded this concept to specific events (21st birthday drinking and tailgating). No studies to date examine the construct of normative perceptions of alcohol use for spring break (SB). SB is a known time of risk for increased alcohol use, and understanding whether students overestimate SB drinking norms, variables that influence norms perceptions (gender, ethnicity and travel) and whether SB norms relate to one's own drinking can inform future prevention and intervention efforts. We extend the literature by examining SB normative perceptions: (1) whether or not these perceptions are accurate and (2) the relationship to students' own drinking and related consequences. A random sample (N = 1583) of students were asked about their SB drinking, consequences and norm perceptions. Students' SB drinking in this study was lower than their perception of typical student SB drinking (p < 0.001), and women's perceptions were higher than men's (p < 0.001). After adjusting for demographics and typical drinking, SB norms we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SB drinking among those taking a trip over SB (p < 0.001). After controlling for SB drinking, SB drinking norms were unrelated to consequences. Similar misperceptions exist for SB drinking. Prevention and intervention efforts aimed at reducing SB drinking and consequences, particularly for those planning a trip, may incorporate SB specific social norms education.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乙肝疫苗接种率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影响大学生乙肝疫苗接种率的主要因素,为大学生乙型肝炎健康教育开展及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和多阶段分层整体随机抽样的方法 ,对某大学本科生2135人乙肝疫苗接种率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并按性别、专业和居住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数据显示该校大学生乙肝疫苗接种率约53%,通过对乙肝疫苗接种行为的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性别、居住地和专业等因素并未影响大学生乙肝疫苗接种行为。促成大学生接种乙肝疫苗的因素包括:传播途径了解程度、疫苗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做过乙肝检查、家人患乙肝等。结论学校应切实加强对大学生尤其是新生乙肝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使其主动接种乙肝疫苗。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索大学生心理困乏的理论构建及量表的编制.方法:运用开放式问卷、半结构访谈和内容分析相结合的质性研究方法,与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等相结合的量化研究方法,发放1500份问卷进行初测,再对1000名大学生进行正式施测,并对122名大学生间隔四周后进行重测.结果:心理困乏量表由17个项目构成,包含三个维度(认知困乏、情绪困乏、控制感困乏).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拟合指标(x2/df=-1.693,NFI=0.912,RFI=0.901,CFI=0.942,RMSEA=0.050),总量表及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为0.881 ~ 0.738,重测信度为0.854~0.798;心理困乏各维度之间的相关在0.317 ~ 0.388间(绝对值),各维度与总分的相关在0.459~0.793之间(绝对值),心理困乏各维度及总分与效标(Maslach倦怠量表-学生版)的相关系数在0.465 ~ 0.819之间(绝对值).结论:大学生心理困乏由认知困乏、情绪困乏、控制感困乏三维构成,大学生心理困乏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在校大中专学生窦性心率范围。方法对607名在校大中专学生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窦性心率在55~59bpm之间的占14.99%,在60—95bpm之间的占82.87%,在96~100bpm之间的占2.14%。607名学生中,窦性心律不齐者占27.84%,男、女无明显差异,学生窦性心律不齐主要集中在18~21岁这个年龄段。结论在校大中专学生正常窦性心率范围在55~100bpm之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普拉提练习对普通高校弱体质学生身体健康的影响。方法以80名南京某高校弱体质在校大学生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人。试验组进行普拉提课程教学,对照组进行保健课程教学。对试验对象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生理指标以及心理健康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量)等指标进行试验前后的比较分析。结果经过16周的教学试验,试验组在进行普拉提教学后,体重、体重指数、腰皮褶厚度、腰围、肺活量、肺活量体重指数、台阶试验等多项指标较试验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SCL-90测评中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等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结果表明,普通高校弱体质学生长期进行普拉提练习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大学生自评体重与测量体重分布及其一致性。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按年龄、性别、专业分层抽样,对12城市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4402名大学生,男生2149人(48.8%),女生2253人(51.2%)。调查对象超重肥胖率为10.1%,低体重率19.6%,自评体重与测量体重的一致率为65.7%,其中,男生一致率为67.3%,女生一致率为63.8%,男生高于女生(X2=7.063,P=0.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体重偏轻组、正常组和超重肥胖组的一致率分别为54.9%、67.8%和71.7%。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大学生自评体重与测量体重的一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学生自评体重存在偏差,应根据情况进行分类指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