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50篇
  免费   136篇
  国内免费   9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8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48篇
临床医学   628篇
内科学   572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00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657篇
综合类   1384篇
预防医学   164篇
药学   524篇
  6篇
中国医学   233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152篇
  2012年   203篇
  2011年   207篇
  2010年   204篇
  2009年   200篇
  2008年   219篇
  2007年   260篇
  2006年   221篇
  2005年   199篇
  2004年   218篇
  2003年   206篇
  2002年   160篇
  2001年   170篇
  2000年   130篇
  1999年   109篇
  1998年   102篇
  1997年   100篇
  1996年   109篇
  1995年   96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文通过大数据回顾了2001年—2020年我国自身免疫性肝病领域获得国家级研究项目和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的情况,结果展现了二十年来的发展变化趋势。介绍了新发布的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治疗指南的更新要点,回顾了自身抗体检测技术的发展并分析其进展。  相似文献   
3.
免疫球蛋白G4(immunoglobulin G4,IgG4)相关肝胆胰疾病是以血清IgG4水平升高、胆管或腺管周围大量IgG4阳性浆细胞浸润为特征,同时可累及几乎全身所有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对疑似IgG4相关肝胆胰疾病的患者需结合组织学、血清IgG4水平、受累器官影像、临床表现等作出诊断。尽管其作为一类新近认识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但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明确,目前研究主要集中于遗传、天然和适应性免疫、自身抗原及IgG4等方面。本文对IgG4相关肝胆胰疾病领域近5年来取得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进展以及尚存的难点和挑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正>胆总管结石是我国常见的胆道系统疾病之一,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1],发病时由于结石阻塞胆管,尤其是巨大结石的阻塞会造成胆汁排泄障碍,患者可出现右上腹疼痛、黄疸、合并化脓性胆管炎,高热甚至休克,能危及患者的生命,而老年人在患胆管结石时,结石更大,症状更重,往往会造成内镜下取石困难。以往胆总管取石是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的基础上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取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术中胆汁标本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方法选取漯河市第六人民医院2018年5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85例ACST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外科手术治疗,术中取胆汁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85例ACST患者共检出病原菌8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60株(71.43%),革兰阳性菌24株(28.57%),分离的主要病原菌依次是大肠埃希菌30株(35.71%),粪肠球菌11株(13.10%),肺炎克雷伯菌10株(11.90%),铜绿假单胞菌8株(9.52%),阴沟肠杆菌与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均为6株(7.14%),金黄色葡萄球菌4株(4.76%);革兰阴性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等有较高的敏感性,而对氨苄西林、磺胺甲唑/甲氧苄啶、头孢唑林耐药性较高;革兰阳性菌对庆大霉素、青霉素G、红霉素、氨苄西林/舒巴坦、克林霉素耐药性较高,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具有较高的药物敏感性。结论 ACST患者胆汁标本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6.
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 BA)是婴幼儿时期的一种致命性疾病, 治疗首选Kasai术, 其中胆管炎是术后较最难处理的并发症。胆管炎的病原体一般通过血培养进行鉴定, 常见致病菌包括大肠杆菌、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不同病原微生物对同种及不同抗菌活性药物的敏感性不同。随着胆管炎的反复发生, 其致病菌也在发生变化, 因此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理的抗生素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BA患儿术后胆管炎致病菌的种类及药敏试验情况做一综述, 为后期治疗并发的胆管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合并急性重症胆管炎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早期诊断,在内科治疗的同时,积极手术,合理选择内镜胆道引流、经皮经肝胆道引流、开放胆总管探查等治疗策略,以期阻止或延缓病情进展,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肝内胆汁淤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特点以大量抗线粒体抗体(AMA)的产生和胆管上皮细胞的损伤为特征。PBC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和环境等相互作用所导致的异常自身免疫反应有关。PBC的家族聚集性、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以及同卵双胞胎患病的高度一致性,均提示了遗传易感性在PBC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以及病例对照研究已经鉴定出与PBC相关的各种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和非HLA等位基因,并证实了PBC的种族差异性。本文综述了可能与PBC相关的易感基因多态性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9.
《陕西中医》2015,(4):453-454
目的:观察血必净配合西药治疗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围手术期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4年7月收治的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采用血必净(当归、丹参、红花、赤芍、川芎)配合西药(抗生素)治疗本病41例,并设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O2、PaCO2和APACHE-II评分、血淀粉酶、肺部感染、并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WBC和CRP分别为9.24±0.48(109/L)和12.49±1.41mg/L,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PaO2为90.37±1.75mmHg,优于对照组治疗后81.96±2.44mm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PaCO2为31.50±3.16mmHg,低于对照组治疗后33.61±3.92mm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APACHE-II评分为14.80±1.45,低于对照组治疗后20.47±1.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淀粉酶升高、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分别9.76%(4/41)、2.44%(1/41)和4.88%(2/41),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3.94±1.62d,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配合抗生素治疗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围手术期具有较好抗感染及明显改善患者各项指标及并发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后近期死亡相关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2013年8月30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接受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治疗30例临床资料,分析术后好转与死亡病例胆汁引流量、白细胞计数、肾功能及年龄等相关临床指标。结果:30例患者均急诊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均采用外引流,手术成功率为100%。引流部位均位于胆总管,其中以右入路20例,左入路10例。无胆道出血、胆汁漏等严重并发症。围手术期间死亡6例,病死率20.0%。结果分析显示患者病死率与发病年龄、白细胞计数、术后胆汁引流量及有无多器官功能衰竭均有关。结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应及时行胆道引流减压、充分引流,积极抗感染、抗休克及预防多器官功能衰竭以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