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5篇
  免费   161篇
  国内免费   162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22篇
妇产科学   57篇
基础医学   220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294篇
内科学   374篇
皮肤病学   73篇
神经病学   52篇
特种医学   104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484篇
综合类   936篇
预防医学   332篇
眼科学   20篇
药学   403篇
  1篇
中国医学   329篇
肿瘤学   40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168篇
  2013年   146篇
  2012年   170篇
  2011年   186篇
  2010年   175篇
  2009年   179篇
  2008年   185篇
  2007年   222篇
  2006年   186篇
  2005年   182篇
  2004年   163篇
  2003年   160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121篇
  2000年   116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通过检测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ICSI-ET)治疗患者妊娠前后血清睾酮(T)水平,研究妊娠早期雄激素改变对妊娠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中心行IVF/ICSI助孕鲜胚移植后单胎妊娠患者486例。测量母体血清基础T值及移植后30d血清T值,计算妊娠前后T值增长倍数,并随访至分娩或流产,随访内容包括有无早期阴道出血、流产、早产及妊娠期并发症,通过单因素联合多因素相关性分析,观察妊娠后T值改变和妊娠的相关性。结果鲜胚移植妊娠早期T值改变与早期阴道出血[aOR1.030,95%CI (0.955,1.121),P>0.05]、流产[aOR0.973,95%CI(0.855,1.325),P>0.05]及早产[aOR1.013,95%CI(0.889,1.145),P>0.05]均无相关,与妊娠期并发症有相关性[aOR1.103,95%CI(1.005,1.211),P<0.05]。结论妊娠早期T值改变是IVF/ICSI助孕患者妊娠期并发症的影响因素之一,随着妊娠前后T值增长倍数的升高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2.
丙酸睾丸酮治疗丛集性头痛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丙酸睾丸酮治疗丛集性头痛的疗效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途径。方法:选择1987-01/2002-12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丛集性头痛患者64例为治疗组。其中,男49例,女15例,年龄13~65岁,平均(36.78&;#177;10.28)岁。同期选取健康查体者49例为对照组,男34例,女15例,年龄20-59岁,平均(35.49&;#177;9.64)岁。治疗组在治疗1周后给予丙酸睾丸酮治疗,25mg/d,肌注,1次/d,治疗7~10d,疗效不明显者继续一个疗程,剂量改用12.5mg/d。对照组不用任何药物。每7天随访1次,共3次,记录每周丛集性头痛周内的发作次数。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患者的血清睾酮和生长激素水平。结果:治疗组中2例患者未按照方案用药,3例患者随访不足1月而排除,最终59例进入结果分析,男47例,女12例。对照组49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发作次数比较:患者在丙酸睾丸酮治疗前发作(8.50&;#177;3.78)次/周,应用丙酸睾丸酮治疗第1周、第2周、第3周后分别发作(5.06&;#177;3.59),(1.50&;#177;2.80),(0.71&;#177;2.05)次,(F=81.379,P〈0.01),呈现每周递减趋势。②发作指数比较:应用丙酸睾丸酮治疗第1周、第2周、第3周后明显低于基线期(0.723,0.214,0.103,1.214,F=0.467-31.057,P〈0.01)。③血清睾酮水平比较:男性,治疗组治疗后和对照组高于治疗前(7.40&;#177;2.6,7.51&;#177;2.10,6.06&;#177;2.35,F=5.017,P〈0.01);女性,治疗组治疗后和对照组明显高于治疗前(0.98&;#177;0.18,1.07&;#177;0.14.0.48&;#177;0.12,F=58.931,P〈0.01)。④生长激素水平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和对照组明显高于治疗前(4.22&;#177;1.09,4.33&;#177;0.81,3.86&;#177;0.88.F=2.789-71.936P〈0.05)。结论:丙酸睾丸酮可通过提高丛集性头痛患者的血清睾酮水平而治疗丛集性头痛,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2005年8月公布了Marlkin等进行的用睾酮替代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研究。该试验是迄今为止所公开的、在CHF患者中进行的最大的替代治疗。之前有研究表明在男性CHF病人中睾酮的缺乏可导致肌肉萎缩,异常的能量消耗、消瘦、抑郁、疲乏等并发症。睾酮替代治疗是否为CHF的临床治疗找到了一种新的途径似乎存在一些质疑。已知的合成类固醇的心脏毒性和皮肤反应等不良反应减少了该治疗的接受度。作者认为,目前是支持用各学科交叉的途径治疗CHF的时候。姑息治疗的概念应当适用于CHF患者,而不仅仅是终末期心力衰竭的病人。睾酮替代治疗慢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精索静脉血张患者血浆睾酮水平的变化及其机制。方法:对25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与22例腹股沟斜疝患者精索静脉和外周血睾酮水平进行对照研究。结果:精索静脉曲张组外周血睾酮浓度与腹股沟斜疝组无差别(P>0.05),而精索静脉血睾酮浓度两组则有明显差异,精索静脉曲张组精索静脉血中睾酮浓度较腹股沟斜疝组低(P<0.05)。结论:多种因素可影响外周血睾酮浓度,使其难以准确地反映睾丸分泌睾酮的实际水平,而精索静脉血中的睾酮浓度则能较为直接地反映睾丸的睾酮分泌能力。  相似文献   
5.
一项跨国的Ⅱb期研究结果显示,口服依托孕烯(etonogestrel)加肌注癸酸睾酮(testosteron decanoate)每4周一次至每6周一次的新型合剂,能有效地抑制精子发生(肌注癸酸睾酮每4周一次的效果比每6周一次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诊断中老年男子部分雄激素缺乏综合征(PADAM)的游离睾酮指数(FTI).方法 对129例45岁以上健康男性的FTI进行年龄相关分析.以推算的游离睾酮(CFT)值为依据,对FTI进行有效性检验.结果 男子在中老年期FTI与增龄呈明显的负相关.FTI敏感性97.78%,特异性58.33%.结论 计算简单的FTI可用于PADAM病人的筛选和随访,尤其对70岁以上男子是血清FT较为有效的参数.  相似文献   
7.
针对性腺功能减退合并勃起功能障碍(ED)的患者,Greenstein A等评估了单独应用睾丸酮凝胶以及合用万艾可的疗效[Journal of Urology,2005,173(2):530—532]。共有49例性腺功能障碍合并ED的患者(平均60.7岁)参与了平均20.2个月的试验。试验中,患者测量了血中总的和有生物效应的睾丸酮量、以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通过国际勃起功能指数问卷(IIEF)和整体疗效问题(GAQ)评价患者的性功能。患者接受6个月的1%5mg睾丸酮凝胶治疗;三个月睾丸酮补充治疗后整体评价无反应的患者加用100mg万艾可。结果,单独应用睾丸酮凝胶补充治疗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与方法 采用深刺和浅刺对丙酸睾酮所致前列增生症(BPH)大鼠模型进行干预,研究其作用殊同。结果 针刺组前列腺,膀胱指数明显小于模型组;形态学观察,针刺组较模型组增生明显减轻,腺上皮呈单层柱状,腺体数目明显减少,间质充血,钙化明显减轻,结缔组织无增生,腺腔内分泌物减少。深刺组好于浅刺组。结论 深刺对实验性BPH大鼠的干预作用好于浅刺方法。  相似文献   
9.
子宫肌瘤患者及接受UAE治疗后血清性激素水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性激素在子宫肌瘤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技术检测正常对照61例(对照组)、子宫肌瘤患6l例(患组)以及44例子宫肌瘤接受子宫动脉栓塞治疗(UAE)后的患,血清促卯泡成熟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雌激素(E2)、垂体泌乳素(PRL)、睾酮(T)水平。结果:子宫肌瘤患组的血清FSH、LH、PRL、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E2水平与对照组无显差异。其中44例接受UAE治疗的子宫肌瘤患术后血清LH、E2、PRL、T水平均比术前明显降低,FSH与术前无显差异;术后血清FSH、PRL、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LH、E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PRL、T是子宫肌瘤的发病因素。  相似文献   
10.
良性增生前列腺DHT含量与5α—还原酶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