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499篇
  免费   1434篇
  国内免费   1576篇
耳鼻咽喉   25篇
儿科学   21篇
妇产科学   23篇
基础医学   90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853篇
内科学   522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306篇
特种医学   1698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7885篇
综合类   12026篇
预防医学   2014篇
眼科学   190篇
药学   3847篇
  39篇
中国医学   12009篇
肿瘤学   134篇
  2024年   107篇
  2023年   557篇
  2022年   502篇
  2021年   759篇
  2020年   930篇
  2019年   929篇
  2018年   369篇
  2017年   796篇
  2016年   949篇
  2015年   1074篇
  2014年   2257篇
  2013年   2258篇
  2012年   2972篇
  2011年   3417篇
  2010年   2903篇
  2009年   2770篇
  2008年   2763篇
  2007年   2706篇
  2006年   2383篇
  2005年   2415篇
  2004年   2336篇
  2003年   2165篇
  2002年   1897篇
  2001年   1699篇
  2000年   1339篇
  1999年   1165篇
  1998年   944篇
  1997年   773篇
  1996年   654篇
  1995年   520篇
  1994年   385篇
  1993年   245篇
  1992年   210篇
  1991年   126篇
  1990年   99篇
  1989年   85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针灸推拿联合腰部核心肌力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腰背肌力及简式疼痛问卷表(MPQ)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在辽宁省人民医院骨科接受治疗的1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68)和对照组(n=68).对照组患者采用腰部核心肌力训练治疗的方法,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灸推拿治疗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ODI评分、腰背肌力、MPQ各项评分及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O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的OD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腰背肌力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的腰背肌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PQ各项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的MPQ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推拿联合腰部核心肌力训练较单独进行腰部核心肌力训练在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ODI评分、提高腰背肌力、减轻疼痛和疗效方面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3.
探讨基于5E康复模式的健康教育对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锻炼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作用,从而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疾病认知度、锻炼依从性、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戴锋  俞鹏飞  刘锦涛  姜宏 《中国骨伤》2020,33(5):414-419
目的:探讨非手术治疗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中期疗效及预后转归。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接受非手术治疗的75例单节段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男53例,女22例;年龄18~58(35.62±9.96岁);病程5 d~6个月,平均(46.45±40.66) d。突出节段:L_(3,4) 4例,L_(4,5) 29例,L_5S_1 42例。放射痛左侧46例,右侧29例。选取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5年6个时间点对患者JOA评分、直腿抬高角度(SLRT)、指地距统计分析。计算末次随访时(治疗后5年)JOA改善率,根据JOA评分评定疗效;分析治疗前、末次随访(治疗后5年)椎间盘突出物体积变化,计算突出物体积吸收率,观察突出物吸收情况;分析JOA改善率与突出物吸收率之间关系。结果:71例患者完成随访,非手术治疗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5年JOA评分、SLRT、指地距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5年与6个月、治疗后5年与2年、治疗后2年与6个月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5年与6个月、治疗后5年与2年、治疗后2年与6个月SLRT、指地距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JOA改善率为(62.69±2.47)%,按照JOA评分评定疗效,结果优26例,良26例,可14例,差5例,优良率73.24%;突出物体积由起始的(1 981.73±588.72) mm3减少至(1 011.82±395.47) mm3,总体吸收率(45.65±2.83)%,突出物发生明显吸收24例,部分吸收26例,未吸收19例,增大2例。JOA改善率与突出物吸收率作Spearman秩相关分析,发现两者呈中等以上正相关(r=0.679,P0.001)。结论:非手术治疗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取得良好疗效,明确了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情特点及预后转归,同时部分患者发生"重吸收"现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icariin,ICA)干预大鼠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效果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5只8周龄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ICA 50 mg·kg^-1组、ICA 100 mg·kg^-1组各10只,塞来昔布组5只。生理盐水组、ICA 50 mg·kg^-1组、ICA 100 mg·kg^-1及塞来昔布组大鼠通过L4~5和L5~6椎间盘穿刺建立大鼠腰痛模型;假手术组仅显露椎间盘,不进行穿刺。自造模后第7天开始进行药物干预,至造模后第21天结束。ICA 50 mg·kg^-1组和ICA 100 mg·kg^-1组以ICA溶液进行灌胃(ICA溶于去离子水中),每天剂量分别为50 mg·kg^-1和100 mg·kg^-1;塞来昔布组以塞来昔布胶囊进行灌胃(塞来昔布胶囊粉剂溶于去离子水中),每天100 mg·kg^-1;生理盐水组以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00 mg·kg^-1;假手术组常规饲养,不进行干预。从各组随机选取5只大鼠,分别于造模前、造模后第7天、第14天、第21天、第28天、第35天进行足底机械性疼痛阈值检测。造模后第35天,足底疼痛阈值测定结束后处死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ICA 50 mg·kg^-1组和ICA 100 mg·kg^-1组的5只大鼠,以qRT-PCR法测定椎间盘组织中P物质(substance P,SP)mRNA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mRNA的含量。造模后第21天时,处死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ICA 50 mg·kg^-1组和ICA 100 mg·kg^-1组其余的5只大鼠,以ELISA法测定大鼠椎间盘组织中细胞因子诱导的中性粒细胞趋化剂-1(cytokine-induced neutrophil chemoattractant-1,CINC-1)含量。结果:①足底机械性疼痛阈值。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17.971,P=0.001)。5组大鼠的足底机械性疼痛阈值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分组效应(F=146.660,P=0.000)。造模前后不同时点间足底机械性疼痛阈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118.057,P=0.000)。假手术组足底机械性疼痛阈值随时间未见明显变化,一直处于较高水平[(14.60±0.89)g,(14.79±0.47)g,(15.00±0.00)g,(15.00±0.00)g,(15.00±0.00)g,(15.00±0.00)g,F=0.836,P=0.537]。生理盐水组足底机械性疼痛阈值造模后明显降低,后期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14.67±0.74)g,(3.44±2.22)g,(3.19±1.37)g,(2.84±0.96)g,(3.92±1.36)g,(3.02±0.98)g,F=58.882,P=0.000]。ICA 50 mg·kg^-1组、ICA 100 mg·kg^-1组和塞来昔布组造模前后的足底机械性疼痛阈值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造模后均先降低,药物干预开始后逐渐回升,药物干预结束后又逐渐降低[(15.00±0.00)g,(2.78±0.81)g,(4.64±1.67)g,(5.59±1.25)g,(8.52±1.63)g,(6.11±1.49)g,F=56.088,P=0.000;(14.66±0.76)g,(2.53±1.37)g,(10.65±2.69)g,(9.67±2.41)g,(10.67±2.04)g,(8.59±2.95)g,F=16.684,P=0.000;(15.00±0.00)g,(2.28±1.03)g,(12.09±1.28)g,(12.37±1.34)g,(6.71±2.89)g,(5.18±1.88)g,F=44.668,P=0.000]。造模后第7天时,ICA 50 mg·kg^-1组、ICA 100 mg·kg^-1组和塞来昔布组的足底机械性疼痛阈值两两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造模后第14天时,ICA 100 mg·kg^-1组和塞来昔布组的足底机械性疼痛阈值均高于ICA 50 mg·kg^-1组(P=0.001;P=0.000);ICA 100 mg·kg^-1组和塞来昔布组的足底机械性疼痛阈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造模后第21天时,ICA 100 mg·kg^-1组和塞来昔布组的足底机械性疼痛阈值均高于ICA 50 mg·kg^-1组(P=0.009;P=0.000);ICA 100 mg·kg^-1组和塞来昔布组的足底机械性疼痛阈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造模后第28天时,ICA 100 mg·kg^-1组的足底机械性疼痛阈值高于塞来昔布组(P=0.049);ICA 50 mg·kg^-1组与ICA 100 mg·kg^-1组、塞来昔布组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造模后第35天时,ICA 50 mg·kg^-1组、ICA 100 mg·kg^-1组和塞来昔布组的足底机械性疼痛阈值两两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椎间盘组织CINC-1含量。造模后第21天,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ICA 50 mg·kg^-1组及ICA 100 mg·kg^-1组大鼠椎间盘组织中CINC-1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34.2±142.6)pg·mL-1,(28 376.0±976.7)pg·mL-1,(21 866.0±1 536.0)pg·mL-1,(9 956.0±1 010.0)pg·mL-1,F=423.000,P=0.000]。生理盐水组的CINC-1含量高于假手术组、ICA 50 mg·kg^-1组和ICA 100 mg·kg^-1组(P=0.000;P=0.003;P=0.000);ICA 50 mg·kg^-1组的CINC-1含量高于ICA 100 mg·kg^-1组(P=0.000)。③椎间盘组织SP mRNA和CGRP mRNA含量。造模后第35天,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ICA 50 mg·kg^-1组及ICA 100 mg·kg^-1组大鼠椎间盘组织中SP mRNA和CGRP mRNA含量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04±0.49,183.50±118.60,55.50±10.26,19.53±8.05,F=9.499,P=0.000;0.74±0.21,6.29±2.06,1.55±0.69,1.19±0.37,F=27.180,P=0.000)。生理盐水组的SP mRNA含量高于假手术组、ICA 50 mg·kg^-1组和ICA 100 mg·kg^-1组(P=0.008;P=0.042;P=0.015);ICA 50 mg·kg^-1组的SP m RNA含量高于ICA 100 mg·kg^-1组(P=0.000)。生理盐水组的CGRP m RNA含量高于假手术组、ICA 50 mg·kg^-1组和ICA 100 mg·kg^-1组(P=0. 000;P=0. 001;P=0. 000);ICA 50mg·kg^-1组和ICA 100 mg·kg^-1组的CGRP m RNA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CA可有效缓解大鼠椎间盘源性腰痛,其镇痛效果与剂量有关,与同剂量的塞来昔布相比其镇痛效果持续时间更长,降低大鼠椎间盘组织中CINC-1的水平可能是其镇痛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测电针委中穴干预后大鼠腰椎间盘中Akt活化及凋亡因子(Bcl-x L、Bax和Fas、Fas L)蛋白的表达,探讨电针委中穴抑制椎间盘退变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三月龄健康的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模型组(n=10)和电针组(n=10)。模型组和电针组通过纤维环穿刺法建立大鼠腰椎间盘退变模型。造模成功4周后,电针组予电针委中穴,连续4周。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Western blotting检测Akt、P-Akt、Bcl-x L、Bax、Fas、Fas L蛋白表达。结果 HE染色显示,腰椎间盘组织退变程度由轻至重依次是假手术组、电针组、模型组。Akt蛋白表达量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的P-Akt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Bcl-x L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Bax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Fas蛋白及Fas L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电针组的P-Akt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Bcl-x L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Bax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Fas蛋白及Fas L蛋白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电针委中穴治疗腰椎间盘退变,可能与上调P-Akt蛋白、Bcl-x L蛋白表达,并抑制Bax蛋白、Fas蛋白及Fas L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9,25(22):1745-1751
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病变(lumbar disc herniation with radiculopathy)是以腰痛和下肢放射痛为主要表现的临床常见疾病。2013年北美脊柱协会(NASS)发布了新版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病变的临床指南,该指南通过对文献的系统评价和循证医学证据分析来确定不同的推荐强度,着重讨论在诊断和治疗中常见的问题,提供最佳、有效的诊断及临床诊疗方案。本文在全面解读最新版诊疗指南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临床实践,提出临床和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益气逐瘀利水方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1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7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与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成年患者)与观察组(青少年患者),对照组40例,观察组30例。所有患者进行益气逐瘀利水方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情况。结果:①观察组治疗后JOA评分高于对照组,ODI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②两组吸收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对于后纵韧带破裂型和后纵韧带非破裂型的吸收率比较,差异比较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青少年患者采用益气逐瘀利水方治疗效果较好,虽然青少年患者与成年患者再吸收几率方面无明显差异,但后纵韧带破裂型重吸收较容易。  相似文献   
9.
10.
彭波 《江西中医药》2020,51(9):57-60
目的:探讨局部多针刺法加热敏灸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局部多针刺法加热敏灸,对照组采取普通针刺加温针灸。治疗2周后,采用改良日本骨科学会腰痛评分表(JOA)、简式McGill疼痛问卷评分(SF-MPG)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改善,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总评分差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显愈率(77.7%、30.0%)经卡方检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多针刺法加热敏灸对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普通针刺加温针灸更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