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9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25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128篇
预防医学   14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97篇
中国医学   55篇
肿瘤学   2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胃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一直位居前列。由于早期表现不明显,在确诊后多为晚期,转移和复发十分常见,已不再适应手术治疗[1]。为此当前化疗的应用比较多,但是对于化疗药物与剂量的选择还存在一定的差异。目前,基于许多临床试验结果,使用紫杉醇联合其他药物已被全世界广泛作为标准一线化疗方案[2]。本文具体探讨了不同剂量紫杉醇治疗晚期胃癌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我科收治晚期胃癌住院患者56例,入选标准:预计生存  相似文献   
2.
《陕西医学杂志》2016,(8):1047-1048
目的:分析二氢嘧啶脱氢酶(DPD)组织和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蛋白在青年结肠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青年结肠癌患者67例(实验组)和癌旁正常组织(对照组)65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DPD组织和Ki-67蛋白的表达,并对比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实验组二氢嘧啶脱氢酶组织阳性率与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二氢嘧啶脱氢酶组织与细胞增殖核抗原蛋白在青年结肠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中呈正相关关系(P<0.05);二氢嘧啶脱氢酶、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二者之间与结肠癌及癌前病变中的病理特征关系:与PTNM分期、分化程度等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性别、年龄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PD组织和Ki-67蛋白均参与了结肠癌以及癌变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
《辽宁中医杂志》2017,(10):2155-2157
目的:建立九香虫药材中尿苷、尿嘧啶、黄嘌呤、次黄嘌呤等4种核苷类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柱Agi Lent zorbax 250 mm×4.6 mm,5μm,流动相0.05 mol·L-1磷酸氢二铵、pH7.8~8.0;流速1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54 nm。结果:13批次九香虫药材样品中,除10#药材未检出次黄嘌呤成分外,其余均检出尿苷、尿嘧啶、黄嘌呤、次黄嘌呤4种成分;但4种成分的含量均较低,可能与样品均经过炮制有关;方法学考察结果符合分析要求。结论:该实验所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适用于九香虫药材中尿苷、尿嘧啶、黄嘌呤、次黄嘌呤等4种核苷类成分的含量测定,为九香虫药材质量控制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4.
细胞移植疗法是现代医学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之一。采用干细胞治疗技术修复退变的椎间盘.是治疗早中期椎间盘退变的理想方法。为了解细胞移植后在体内的存活、迁徙、分布和转归等情况,需要依赖合适的示踪技术将细胞加以标记.以进行识别和监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枸橼酸咖啡因(CC)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神经细胞增生与凋亡及长期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7日龄SD新生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HIBD组、CC组,每组16只;HIBD组及CC组经左颈总动脉结扎并缺氧制作HIBD模型,CC组在HI前、HI后0 min、24 h、48 h、72 h给予CC 20 mg/kg腹腔注射,假手术组和HIBD组分别在同一时间点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同时从生后10日龄起腹腔注射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 U)标记新生细胞,剂量50 mg/kg,每12 h 1次,共5次。12日龄时每组随机选取8只大鼠处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海马齿状回颗粒下层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 U)和海马CA1区活化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活化Caspase-3)的表达情况,TUNEL法测定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情况,其余各组大鼠28日龄时行Y迷宫学习和记忆能力测试。结果三组新生大鼠脑组织中均可见Brd U阳性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1.38,P0.01);HIBD组、CC组Brd U阳性细胞数均较假手术组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新生大鼠海马CA1区均可见活化Caspase-3阳性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9.77,P0.01);CC组活化Caspase-3阳性细胞较HIBD组显著减少,但仍多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新生大鼠海马CA1区中均可见TUNEL阳性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5.92,P0.01),以HIBD组最多,假手术组最少,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Y迷宫实验结果,各组大鼠达标所需训练总次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05,P0.01),以HIBD组所需训练次数最多。24 h后正确反应率在三组间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F=24.99,P0.01),以HIBD组大鼠正确反应率最低。结论枸橼酸咖啡因可以改善HIBD大鼠长期学习记忆力,其机制可能与通过减少缺氧缺血后神经细胞的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6.
作为标准化的非手术治疗,诱导化疗(ICT)在治疗局部晚期头颈鳞癌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是关于其作用尚存争议。同期放化疗(CRT)是目前标准化的非手术治疗,然而由于ICT能够使肿瘤体积缩小,提高放疗的可行性,改善患者对放疗的耐受力,增加放疗后器官功能保留的可能性及降低远处转移率。所以,对ICT的研究从未停止。该文对近期随机试验进行回顾分析,与手术或单独CRT比较,评估ICT中紫杉醇的价值。Meta分析比较ICT中紫杉醇和顺铂及5氟尿嘧啶的作用。之前的随机试验中,并没有ICT提高生存率的报道。但  相似文献   
7.
二氢嘧啶脱氢酶(DPD)是5-Fu代谢的限速酶,本文论述了DPD生物学标准、检测方法、组织病理学改变及DPD与肿瘤化疗敏感性及预后的关系。提示DPD作为预测与预后双重因子可指导5-Fu为基础化疗用药,从而提供个体化治疗方案,提高5-Fu疗效,减少其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张玉秋  龚岚 《眼科研究》2014,(9):856-859
干眼是一类累及眼表和泪膜的多因素疾病.临床上治疗干眼的传统方法主要是被动性增加泪液,如人工泪液点眼、泪小点栓塞等,但新的关于干眼发病机制的研究表明,理想的干眼治疗方法是促进泪腺分泌泪液.研究已经证实,P2Y2受体激动剂具有促进水分及黏蛋白分泌的作用,可以促进泪腺主动分泌泪液.目前研制了多种人工合成的P2Y2受体激动剂并用于干眼的治疗,临床研究证实,P2Y2受体激动剂能够明显增加水性泪液的分泌和黏蛋白的分泌,改善临床症状,且Ⅰ期临床试验证实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就近年来P2Y2受体激动剂在干眼治疗方面的作用机制、临床疗效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杨正明  刘哲  邓秋林  陈雨  张亚琴  刘圆  王少军  章卉  陈兴福 《中草药》2018,49(23):5657-5664
目的建立UPLC法同时测定附子和川乌中尿嘧啶、腺苷、鸟嘌呤核苷和尿嘧啶核苷4种核苷类成分含量的方法,并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比较附子和川乌中的核苷类成分的含量差异。方法水超声提取附子和川乌中的核苷类成分,采用BEH C18(100 mm×2.1 mm,1.7μm)色谱柱;乙腈-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2 mL/min,柱温30℃;进样体积4μL;检测波长260nm。采用差异显著性分析、聚类热图分析、主成分分析和TOPSIS分析进行数据处理,综合评价附子和川乌的质量。结果方法学考察结果符合规定,尿嘧啶、腺苷、鸟嘌呤核苷和尿嘧啶核苷线性关系良好(r20.9993),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86%、99.14%、99.74%和98.71%,RSD均小于2.0%。以4种核苷类成分为评价指标,18号附子样品质量最优,23号川乌样品质量最优。结论建立的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可靠,具有良好的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可用于附子和川乌中核苷类化合物的定量测定,为附子和川乌水溶性成分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背景:近年来,神经干细胞移植已成为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和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研究热点。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的定向分化调控机制和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研究进展。 方法:以“neural stem cells,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ischemic brain injury”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1990至2012年相关文献;以“神经干细胞,干细胞移植,缺血性脑损伤”为检索词,检索CNKI数据库2005至2012 年相关文献。分析神经干细的定向分化调控机制和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内容,排除重复研究。 结果与结论:①体外分离培养的神经干细胞有胚胎来源、脐血来源和成体来源,主要采用机械分离法和胰酶消化法进行分离。②目前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分离鉴定的标记物有巢蛋白、波形蛋白1、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等。③神经干细胞的分化调节是通过正负双重作用实现的,负性调节是通过对称性的分裂来增加神经干细胞数量,包括Notch信号途径和一些生长因子等。正性调节诱导神经干细胞分化,包括参与细胞合成的骨形态发生蛋白信号途径等。④神经干细胞移植的时间窗选择在实验动物脑缺血两三周后,时间过早和过晚均不适合细胞的存活。神经干细胞通过脑立体定位仪直接进行脑内移植治疗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移植后可见细胞在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室内和梗死中心均可长期存活,并可广泛迁移,移植神经干细胞后观察到其运动行为学评分有明显提高。缺血性脑卒中的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未来的临床应用前景广阔,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新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