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27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84篇
药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高频电刀龈成形术后烤瓷冠修复的牙周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烤瓷冠修复前行高频电刀龈成形术对基牙牙周组织的影响.方法:收集需行高频电刀龈成形术后再作烤瓷冠修复的患者91例135颗牙,修复后1年复查牙周情况,分析患者术后1年牙龈成形效果、牙龈指数、牙菌斑指数、牙周探诊深度、牙齿动度.结果:龈成形术后烤瓷冠修复1年5.9%患者出现牙龈增生或退缩;牙龈指数轻度上升,有显著性差异;菌斑指数、牙周探诊深度、牙齿动度无明显差异.结论:高频电刀龈成形术对其后烤瓷冠修复基牙牙龈成形效果良好,对基牙牙周健康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
不同桩长对后牙核桩冠牙本质应力的三维有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长度桩的后牙桩核对牙本质应力分布的影响,以探讨后牙桩核修复时合理的桩的长度,从而指导临床进行合理设计。方法:通过磨片法结合数码相机获取断层图片的建模方法,建立了上颌第一磨牙近中腭尖缺损的桩核冠有限元模型,在其上进行加载,分析牙本质的应力大小和分布。结果:用中熔合金桩核修复的上颌第一磨牙近中腭尖缺损的烤瓷冠修复体,在桩长取其腭根根长的1/2,2/3两种不同长度的情况下,其剩余牙本质的Von mises应力,最大主应力,最小主应力的峰值均相同。且牙本质应力分布模式二者也完全一样。结论:中熔合金桩核修复的上颌第一磨牙近中腭尖缺损的烤瓷冠修复体,桩长度在其腭根根长1/2-2/3之间变化时,对其剩余牙本质应力及应力分部模式不产生任何影响。  相似文献   
3.
金属铸造支架义齿越来越被人们接受,但是义齿经长时间取戴以及在咀嚼过程中随周期性的咬颌力反复运动,势必会产生疲劳破坏,导致支架的断裂[1].Vermeulen对748例使用5年以上的支架式可摘局部义齿使用寿命统计,以支架的断裂作为失效因子,有10%~20%的义齿在使用5年后出现断裂.27%~44%10年后出现断裂,可以推断支架的断裂应属于疲劳破坏[2].在金属结构的失效形式里,疲劳断裂是一种主要形式,它约占失效结构的90%,而疲劳断裂是由于金属结构在循环载荷的作用下,由于各种原因(如应力集中等),引起疲劳强度降低而产生裂纹,最终由裂纹的扩展而导致结构失效[2].本文对当前疲劳断裂的几种学说作一综述,并展望如何提高铸造件的疲劳强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种植修复患者种植牙及天然牙龈沟液中氧化应激标记物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浓度,探讨种植体周围炎与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修复科完成种植上部修复1年后的患者62名,共计81个种植牙位,实验分为4组:炎症种植体(peri-implantitis group,PI)组,15颗;健康种植体(health implant group,HI)组,66颗;炎症种植体患者口内天然牙(tooth in peri-implantitis group,TPI)组,15颗;健康种植体患者口内天然牙(tooth in health implant group,THI)组,66颗。检查所选牙位的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探诊深度(pocket depth,PD)、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改良龈沟出血指数(modified sulcus bleeding index,m BI)并收集龈沟液;利用ELISA法检测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β(IL-lβ)、SOD、GP-x和MDA的浓度。结果:PI组的PLI、PD、m BI、IL-1β值以及龈沟液的量(2.20±0.78,4.63±0.92,2.60±1.12,21.07±2.29,1.34±0.17)较HI组(1.03±0.89,1.76±0.73,1.14±0.97,18.79±2.07,0.83±0.2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0.001,0.000,0.000);较TPI组(1.13±0.92,1.53±0.72,1.00±0.93,18.52±2.37,0.74±0.26)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000,0.001,0.000,0.000)。PI组SOD及GP-x浓度(218.65±16.27,178.66±21.77)低于HI组(243.52±19.71,211.96±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也低于TPI组(230.63±26.91,213.04±25.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0.000)。HI组的PLI、PD、m BI、IL-1β、SOD、GP-x值以及龈沟液量与THI组无统计学意义,MDA在各组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炎症种植体龈沟液内SOD、GP-x的浓度较健康植体、炎症种植体患者口内天然牙均低、MDA浓度无明显改变,提示氧化应激可参与种植体周围炎,抗氧化应激酶可为种植体周围炎的一个临床诊断指标,为种植体周围炎的诊断以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锥形束CT分析不同磨牙关系患者下颌第一磨牙咬合接触情况,并探索该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于我院放射科就诊需行锥形束CT检查的患者,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遴选出347例患者,按照Ⅰ、Ⅱ、Ⅲ类磨牙关系分别记录患者下颌第一磨牙面上近中、中、远中3部分的A、B、C咬合接触点分布情况,并利用SAS 9.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类接触点总数比较,Ⅰ类130例(26.62±10.79)、Ⅱ类131例(26.75±10.81)、Ⅲ类86例(19.16±9.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8.346,P=0.000),组间比较Ⅲ类接触点较其余2类均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 7)。近中接触点数目比较,Ⅰ类(5.62±3.56)、Ⅱ类(7.96±4.06)、Ⅲ类(4.47±3.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45.045,P=0.000),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 7);中部接触点数目比较,Ⅰ类(10.3±4.74)、Ⅱ类(9.24±4.54)、Ⅲ类(6.53±4.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32.390,P=0.000),组间比较Ⅲ类最少,余无统计学差异;远中接触点数目比较,Ⅰ类(10.7±4.89)、Ⅱ类(9.55±5.35)、Ⅲ类(8.16±4.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2.025,P=0.002),其中Ⅲ类数目较Ⅰ类少(P<0.0167),余无统计学差异。A点数目比较,Ⅰ类(10.46±5.75)、Ⅱ类(9.53±5.2)、Ⅲ类(7.83±5.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8.466,P=0.015),组间比较Ⅲ类较Ⅰ类少(P<0.016 7),余无统计学差异;B点数目比较,Ⅰ类(9.66±5.58)、Ⅱ类(10.87±5.08)、Ⅲ类(6.17±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39.598,P=0.000),组间比较Ⅲ类数目最少(P<0.016 7),余无统计学差异;C点数目比较,Ⅰ类(6.49±3.46)、Ⅱ类(6.34±4.63)、Ⅲ类(5.16±3.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7.179,P=0.028),组间比较Ⅲ类较Ⅰ类少(P<0.016 7),余无统计学差异。结论:Ⅲ类磨牙关系患者三点式咬合接触点总数、3个部位及B点数目均较其他2类少,牙尖交错位时咬合接触稳定性差;锥形束CT可作为一种新方法分析咬合接触情况。  相似文献   
6.
病历书写是口腔医师临床实习中的重要的环节,我院口腔医学本科生实习过程中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使用电子病历系统,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本科生在实习时电子病历的使用情况,通过抽查分析电子病历的质量,认为电子病历能够指导实习生提升临床各方面能力,但存在着对模板病历依赖,未能充分调动临床思维能力等不足,提出通过加强岗前教育,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等解决方法,为医学教育者教学及科研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不同抛光方法对烤瓷表面粗糙度的影响,以及不同粗糙度烤瓷表面对口腔变异链球菌黏附的影响。方法采用原子力显微镜测量不同抛光方法对瓷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并通过细菌实验观察不同粗糙度的瓷表面对细菌黏附的影响。结果用抛光膏抛光或者上釉后,瓷面平整且有光泽。无论是表面粗糙度还是表面黏附的细菌数,橡皮轮组都大于抛光膏组和上釉组(P<0.05)。结论建议调改过的瓷表面进行抛光膏抛光或上釉以恢复瓷表面的光滑度和减少口腔致龋菌的黏附。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纳米羟磷灰石-脂肪族聚酯酰胺(nHA—PEA)对成骨细胞的生物学作用。方法以含有nHA—PEA的达尔贝科极限必需培养(DMEM)浸提液作用于试验组细胞,DMEM作用于对照组细胞,以甲噻唑四唑氮检测nHA—PEA对成骨细胞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计数细胞周期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细胞碱性磷酸酶(AKP)活性的变化。将细胞和材料联合培养,观察细胞在复合材料上的黏附和生长情况。结果试验组细胞的相对增殖率为92%.107%且无量效关系,试验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细胞的细胞周期及AKP活性表达相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骨细胞直接培养于复合材料上,显现出良好的黏附、铺展和生长行为。结论nHA—PEA对成骨细胞的生长和功能无不良影响,具有骨细胞相容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HPV16E6和抑癌基因p53在口腔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口腔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49例口腔癌、88例口腔癌癌前病变和49例癌周正常组织标本中HPV16E6和p53的表达,统计口腔癌不同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中HPV16E6和p53的阳性表达率.结果 口腔癌组织、口腔癌癌前病变组织和口腔癌癌周正常组织中HPV16E6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9% (119/149)、38.6% (34/88)和2.0% (1/49),p5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4.2%(36/149)、55.7%(49/88)和91.8% (45/49).随着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的增加,HPV16E6阳性表达率明显增加,而p53阳性表达率却明显减少(P<0.05).结论 HPV16E6蛋白的表达升高和p53蛋白的表达降低可能会导致口腔癌的发生和发展.检测患者口腔癌组织中HPV16E6和p53的表达可用于评定口腔癌的恶性程度.  相似文献   
10.
成骨生长肽对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研究成骨生长肽(osteogenic growth peptide, OGP)在体外对骨髓基质细胞增殖和成骨向分化的影响.方法 在体外培养的大鼠骨髓基质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的OGP(10-11~10-7 mol/L),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酶联免疫法检测细胞内碱性磷酸酶(ALP)的表达,RT-PCR法检测细胞内核心结合因子1(Cbfa1) mRNA的表达.结果 OGP对骨髓基质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P《0.05),最大效应浓度为10-9 mol/L;能增加细胞内ALP活性(P《0.05),最大效应浓度为10-8 mol/L;可诱导Cbfa1 mRNA的表达(P《0.05).结论 OGP可促进骨髓基质细胞的增殖,并通过诱导其内Cbfa1 mRNA的表达促进其成骨向的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