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5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6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93篇
临床医学   59篇
内科学   30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0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4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从造血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分化的过程中,阐明干细胞质和量的衰老,端粒缩减、氧化应激均加速干细胞的衰老,组蛋白的编码和转录子的激活可导致DNA或蛋白质的损伤。在干细胞衰老中,异染色质结构和基因转录的异常是干细胞衰老的重要调节机制。如果干细胞的衰老不是发生在基因水平上,那么则是发生在转录水平之中。因此在干细胞的造血中,众多的转录错误导致细胞周期衰老,是异染色质扩展的恶果。在正常的情况下,上述机制通常是不会发生的。如果仅仅是异染色质的错位,则不是干细胞基因表达的结果,在干细胞自我更新中充分证明,异染色质的改变导致了组蛋白的改变。  相似文献   
2.
背景在骨组织工程研究中,面临从体外实验过渡到体内成骨时如何快速血管化的问题,尽早建立血运才能保留组织工程骨的成骨优势.在体外短时间内能大量扩增且纯度较高的细胞,才能成为组织工程化骨再血管化理想的种子细胞.目的探索肾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并对其进行鉴定和表型研究,拟为骨组织工程再血管化提供理想的种子细胞.设计单一样本研究.单位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骨科,苏州大学生命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材料实验于2003-05/2004-04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实验材料为CO2培养箱,M199,胎牛血清,Ⅳ型胶原酶,40 g/L多聚甲醛,20 g/L戊二醛,ECGF,鼠抗人第八因子单克隆抗体(抗FⅧ-RAg),多标记免疫分析系统(1 420,WALLAC BLCTOR2),离心机,倒置显微镜,免疫荧光显微镜等.方法采用三步梯度筛网法,先获得较高纯度的肾血管球,再应用肾血管球外植法体外培养肾微血管内皮细胞.进一步对肾微血管内皮细胞进行免疫组化法的Ⅷ因子相关抗原鉴定,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浆Weibel-Palade小体,以及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CD31,CD34及CD44表达.主要观察指标肾微血管内皮细胞形态、活性及表型.结果体外培养出纯度很高的血管内皮细胞并培养了11代.此外,免疫组化显示Ⅷ因子相关抗原阳性,电镜下观察到Weibel-Palade小体,以及间接免疫荧光检出CD31,CD34表达阳性,而CD44阴性.结论本实验方法可成功培养出肾微血管内皮细胞,且后者表达CD31,CD34细胞表型.  相似文献   
3.
1 OX40/OX40L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1.1 OX40与OX40L的生物学特征OX40(CD134)是TNFR超家族成员之一,为Ⅰ型跨膜糖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8~50 kD[1]。人的OX40基因位于第1号染色体上,并与其他TNF受体家族成员如  相似文献   
4.
目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是一种多功能、作用广泛的细胞因子。就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分子结构和生物学效应以及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1990-01/2006-10有关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的文章,检索词“FGF-2,molecular structure,biological effect,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rat and marrows tem cell”,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1990-01/2006-10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符合研究要求的有关文章找全文。纳入标准:①有关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分子结构、生物学特性的研究。②有关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34篇有关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分子结构和生物学效应的文章,67篇有关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选取其中31篇归纳总结。资料综合:①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在人体内普遍存在,许多体外培养的细胞也自分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包括18000的低相对分子质量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和高相对分子质量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翻译的起始密码子有两种:AUG和CUG。②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有两种不同的受体,它们可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发挥生物学功能。③在体外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过程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可促进其向心肌样细胞分化,在相对缺氧的环境下,提高心肌样细胞存活率。结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作为一种多功能的细胞生长因子,在胚胎发育,创伤修复以及缺血、炎症、肿瘤等情况下,可作用于靶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发挥多种生理功能。它对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的毛细血管基底膜降解、内皮细胞迁移增殖、胶原合成及小血管腔形成等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相对缺氧的环境下,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提高心肌样细胞存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实验旨在克隆大鼠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CDS区基因全长,并将其于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相连接,构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的真核表达载体.方法:实验于2007-03/06在苏州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完成.①实验材料:克隆载体PMD18-T-vector(takara):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由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科叶建新博士惠赠:大肠杆菌TOP10购自英俊公司:清洁级新生一两天SD大鼠2只.②实验过程及评估:体外分离培养新生SD大鼠心室肌细胞.Trizol法抽提心室肌细胞总mRNA,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的方法反转录获得总的cDNA,聚合酶链反应的方法扩增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基因的CDS区片断全长.将扩增出来的基因片断和克隆载体PMD18-T-vector连接,转化TOP10感受态细菌,阳性克隆经电泳,质粒聚合酶链反应和酶切等鉴定正确后送去测序确认.测序正确后抽重组质粒,bgl Ⅱ和pst Ⅰ同时双酶切PMD18-T-FGF-2和PIRES2-EGFP,将切下的目的基因片段和线性PIRES2-EGFP空质粒载体在T4DNA连接酶作用下进行连接,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结果:①成功培养出了形态典型的SD大鼠的心室肌细胞.②所获的大鼠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DNA序列与GeneBank中收录的大鼠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序列完全一致.③PIRES2-EGFP-bFGF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测序表明,成纤维生长因子2成功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之中.结论:实验成功克隆了大鼠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基因全长,并构建了其真核表达载体.为转基因细胞制备和移植治疗心肌梗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小鼠B7-H3作为协同刺激分子的生物学功能至今尚未明确.本文拟通过构建小鼠B7-H3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获取稳定表达小鼠B7-H3基因的细胞株,并进一步通过体外实验研究其对T淋巴细胞体外活化及功能的调节作用.作者运用RT-PCR技术从小鼠肝脏组织中获得全长小鼠B7-H3基因,并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IRES2-B7-H3,...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制特异性识别人PD-L2(B7-DC,CD273)的鼠单克隆抗体,并对其生物学特性和PD-L2分子的表达特性进行初步分析。以高表达人PD-L2分子的基因转染细胞L929/PD-L2作为免疫原,常规免疫BALB/c小鼠,采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进行细胞融合,以L929/PD-L2作为抗体筛选细胞,L929/mock为对照细胞,经间接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术分析、反复筛选和多次克隆化培养,筛选出分泌特异性鼠抗人PD-L2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采用Western blot、Ig亚型快速定性试纸法、间接免疫荧光法和竞争结合抑制实验对单抗进行生物学特性的分析,继而利用该单抗进行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术检测PD-L2在肿瘤细胞株和免疫细胞上的表达特性。结果显示,通过多次融合和反复筛选,成功获得一株特异性鼠抗人PD-L2(B7-DC)的杂交瘤,该杂交瘤分泌的单克隆抗体能特异识别人PD-L2分子。继而利用上述研制获得的单克隆抗体8F2进行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PD-L2上调性表达在成熟的树突状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上。提示,成功地获得一株特异性鼠抗人PD-L2单克隆抗体,并对其生物学特性和表达谱进行初步分析,证明其识别抗原表位不同于商品化抗体,是一株新型鼠抗人PD-L2单抗,这为进一步研究PD-1/PD-L2信号通路在免疫应答中的生物学作用提供了有价值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建立CHO/BTLA-Fc基因转染细胞株,使之能稳定分泌BTLA-Fc融合蛋白,采用PCR法从本单位构建的pEGZ-Term/B7-H1-Fc重组质粒中扩增人IgG1(Fc)恒定区,Xho I、BamH I双酶切后与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连接为重组质粒pIRES2-EGFP-Fc,同时PCR法从pEGZ-Term/BTLA重组质粒中获得人BTLA胞外段基因片段,用Nhe I、Xho I双酶切插入上述pIRES2-EGFP-Fc构建重组载体pIRES2-EGFP/BTLA-Fc。脂质体法以该重组载体转染鼠CHO细胞,G418筛选并亚克隆化。Protein G亲和层析柱对上清中的融合蛋白进行纯化,Western blot作定性分析。CCK-8检测BTLA-Fc融合蛋白对抗人CD3单抗激发的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因转染CHO细胞培养上清中表达的BTLA-Fc融合蛋白能与L929/HVEM细胞有效结合,纯化的融合蛋白经Western blot鉴定有清晰的目的条带,而且BTLA-Fc融合蛋白对T细胞的体外增殖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检测肺癌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程序性死亡配体-1 (sPD-L1)的表达水平,探讨其生物学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09年6月至2011年3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科收治的肺癌患者81例,男55例,女26例,年龄34 ~ 87岁,平均(65±6)岁.所有肺癌患者均为初诊且经组织或细胞病理学确诊;同时选择88名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Western blot方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检测上述人员血清中sPD-L1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 肺癌患者外周血中sPD-L1平均水平为1.6(0.7~7.8) μg/L,明显高于健康人的0.9(0.4~3.7) μg/L(P<0.001);肺癌患者血清中sPD-L1的高表达与有无远处转移及转移程度密切相关(x2=5.636,P<0.05;x2=4.601,P<0.05).治疗后达客观缓解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sPD-L1的含量分别为2.7(1.6~7.0) μg/L和1.1(0.8~1.7) μg/L(P<0.01);病情进展的患者治疗后sPD-L1含量为1.9(1.3~8.5) μg/L,比治疗前的1.4(0.8~2.2) μg/L明显升高(P<0.01).肺癌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和B细胞亚群也呈异常改变,其中CD8+T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0.05),CD4/CD8比值显著升高(P<0.05),进一步行双标检测发现T细胞亚群中CD4+ PD-1+及CD8+PD-1+百分率均增高(P<0.05).结论 肺癌患者外周血清中sPD-L1的表达异常增高,且与肺癌的分期、转移和疗效有关,有助于判断肺癌患者的预后,可能成为重要的抗肿瘤靶点或分子标记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重组人可溶性CD40配体(rhsCD40L)及CD40L基因转染细胞(CD40L-TC)对恶性B淋巴细胞体外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探讨rhsCD40L在肿瘤生物治疗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了rhsCD40L和CD40L-TC,分别与恶性B淋巴细胞株XG2,XG7,U266,8226,Raji及Daudi共同作用,分析了CD40激发对肿瘤细胞的体外增殖(锥虫蓝计数法),细胞周期(碘化丙锭掺入法),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的表达(免疫荧光标记法)以及细胞凋亡(Anexin-V-ETTC法)的效应。结果 (1)恶性B淋巴细胞株CD40表达呈异质性,XG2高表达CD40,8266,Raji和Daudi中度表达,而XG7和U266不表达CD40。显微镜下观察发现,rhsCD40L(5μg/ml)可引起XG2或Daudi细胞的同型聚集,该效应在作用6-8h后即可出现;与CD40L-TC细胞共育后(肿瘤细胞;CD40L-TC=5:1),XG2,Raji和Daudi细胞可粘附于CD40L-TC表面;(2)rhsCD40L和CD40L-TC均可显著抑制XG2,Raji和Daudi细胞的体外增殖,导致XG2细胞呈现G1期阻滞,而Raji和Daudi细胞阻滞于G2期,并诱导XG2,Raji,Daudi细胞的凋亡,凋亡率分别为:XG2细胞23.3%和18.8%,Raji细胞阻滞于G2期,并诱导XG2,Raji,Daudi细胞的凋亡,凋亡率分别为:XG2细胞23.3%和18.8%,Raji细胞11.6%和8.9%,Daudi14.2%和15.9%;(3)表型分析显示;rhsCD40L/CD40L-TC可明显上调XG2,Raji和Daudi细胞CD95的表达水平以及Raji细胞CD80的表达,而下调Raji细胞CD18的表达。结论 rhsCD40L能直接并显著地抑制恶性B淋巴瘤细胞株Raji,Daudi和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XG2的体外增殖,诱导其凋亡,并上调Raji细胞免疫共刺激株Raji,Daudi和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XG2的体外增殖,诱导其凋亡,并上调Raji细胞免疫共刺激分子CD80的表达,具有膜型CD40L的同样生物学功能,故rhsCD40L具有潜在的抗恶性B淋巴细胞肿瘤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