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目的对新型腰椎后路动态稳定系统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研究其在稳定节段及邻近节段的生物力学影响,为下腰痛的脊柱内植物的设计和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正常腰椎有限元模型,构建腰椎不稳损伤模型,即腰椎切除腰4和腰5之间的双侧小关节、腰4椎板下1/2、后纵韧带,形成脊柱失稳模型,分别在失稳模型上进行坚强内固定系统和后路动态稳定系统,比较两种术式对手术节段和临近阶段的活动度、各个节段的弯曲刚度、椎间盘应力水平、前纵韧带应力水平及小关节韧带拉力的变化情况。结果对内固定桥接节段(腰4/腰5)应用新型腰椎后路动态稳定系统和坚强内固定系统后,在屈伸、侧屈、轴向旋转方向上的活动度均明显减小,但坚强固定后活动度减小更明显,应用动态稳定系统活动度更接近于正常腰椎节段;腰4/腰5椎间盘最大应力均减小,但坚强固定后活动度减小更明显,应用动态稳定系统活动度更接近于正常腰椎节段;对邻近节段(腰3/腰4、腰5/S1)应用新型腰椎后路动态稳定系统和坚强内固定系统后,在屈伸、侧屈、轴向旋转方向上的活动度均有所增大,但坚强固定后活动度增加更明显,应用动态稳定系统邻近节段活动度更接近于正常腰椎节段;邻近节段椎间盘最大应力均增大,但坚强固定后增大更明显,应用动态稳定系统更接近于正常腰椎节段;应用腰椎内固定后,邻近节段的小关节应力峰值增大,并且应用腰椎坚强内固定模型的小关节应力增大更多;应用腰椎动态固定的模型邻近关节应力峰值更加接近完整腰椎模型。结论新型腰椎后路动态稳定系统对比坚强内固定系统能够使失稳节段的活动更加接近于正常,减小邻近节段的活动度增加,减小邻近节段椎间盘及小关节压力,说明新型腰椎动态稳定系统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新鲜人体标本,对新型腰椎后路动态内固定进行体外生物力学试验,进一步明确动态内固定对受试节段及邻近节段的活动度影响,最终为临床应用动态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提供参考提供.方法 选用6具腰椎尸体标本,固定于脊柱生物力学试验机上,测试的状态依次为完整腰椎状态、失稳腰椎状态、动态内固定状态及坚强内固定状态,分别在前(后)屈、左(右)侧弯和左(右)旋转3个运动平面上施加7.5 N·m的力矩,计算并比较腰3-腰4、腰4-腰5、腰5-骶1之间3个运动平面的脊柱运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及中性区(neutral zone,NZ).结果 在所有的3个运动平面上(侧弯、屈/伸、轴向旋转),与完整腰椎状态对比,失稳腰椎状态增加了ROM和NZ(P<0.05).坚强内固定和动态内固定状态均使侧弯和屈曲ROM和NZ较正常腰椎减少1个数量级(P<0.05),屈/伸时,坚强内固定组ROM和NZ明显减小(P<0.05),动态固定组的ROM和NZ较完整腰椎状态无明显改变(P>0.05).轴向左右旋转时,坚强内固定状态ROM和NZ明显减小,动态内固定状态ROM则较正常腰椎状态有所增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3-腰4及腰5-骶1邻近节段的3个运动平面上(侧弯、屈/伸、轴向旋转)的ROM和NZ均未明显受到固定节段的影响(P>0.05).结论 相对坚强内固定,动态内固定能够稳定失稳的脊柱节段,允许更多的节段活动,可考虑将动态内固定作为坚强内固定的替代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测伴C5/C6椎间孔狭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间孔形态及三维空间下的各相关径值,分析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492例伴C5/C6椎间孔狭窄,在上海长征医院于2014年9月至2019年7月期间行手术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行颈椎正侧位X线、颈椎CT、颈椎磁共振等检查,数字骨科系统重建后观测椎间孔形态并测量最佳投射角度下的纵径、上前后径、下前后径、横截面积、椎间隙高度等径值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处理,比较病例组与正常成人组C5/C6椎间孔之间、病例组病变椎间孔与对侧椎间孔以及病例组中男女患者之间的差异。结果 病例组C5/C6椎间孔形态因骨赘增生等,以纺锤形、不规则形为主,病例组C5/C6椎间孔横径均值、纵径、横截面积、椎间隙平均高度分别为(5.81±1.40)mm、(10.45±1.70)mm、(50.02±15.46)mm2、(4.99±0.89)mm,均比正常成人组减小,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伴C5/C6椎间孔狭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间孔的形态发生改变,导致椎间孔的横径均值及横截面积值均明显减小;椎间孔的横径在诊断颈椎间孔狭窄方面敏感性及特异性高;术中减压时应更加注重椎间孔横径的有效扩大,以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评价颈后路单侧显露选择性通道辅助下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selective channel-assisted laminoplasty,SCA-LP)治疗多节段颈椎行性疾病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并对比3种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laminoplasty,LP)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1年7月共114例行颈后路LP的患者资料,其中男62例、女52例,年龄58.27±7.36岁。其中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52例、颈椎管狭窄症25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37例。39例患者接受了颈后路单侧显露SCA-LP,33例患者接受了颈后路单侧显露完全保留对侧椎旁肌的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muscle-preserved laminoplasty,MP-LP),42例患者接受了常规的颈后路单开门LP。随访12~28个月(18.46±5.75个月)。比较三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记录并比较三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平均住院日。于术前、术后即刻、术后2个月、术后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  相似文献   
8.
正亨廷顿舞蹈症虽同属于退行性神经系统病变~([1]),其临床症状与颈椎病的表现却差异明显。有报道称亨廷顿舞蹈症患者中能够观察到颈椎滑脱和脊髓高信号等类似颈椎病脊髓压迫病变的影像学表现,提示两者间可能存在相关性~([2])。颈椎病是一种由于慢性颈椎退行性改变导致脊髓神经压迫而引起神经症状的常见疾病~([3]);其临床表现通常以颈痛、受累神经根支配区域的疼痛麻木以及脊髓受压引起的肢体运动障碍症状为主~([4、5])。然而,目前国际上尚缺乏颈椎病合并亨廷顿舞蹈症患者的临床诊疗的相关报道~([6、7])。本科室收治了1例颈椎病合并亨廷顿舞蹈症的患者,在其诊疗过程中发现存在不同于颈椎病手术诊疗的特殊问题,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提出一种采用动态骨骼肌肉综合分析系统(comprehensive musculoskeletal analysis system,CMAS)测量颈椎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的新方法,并探讨其测量的重复性和可靠性.方法 选择本院脊柱外科门诊就诊的颈部疼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CMAS测量和DSA动态影像测量颈椎ROM.50名受试者采用CMAS进行测量(A组),15名受试者同时采用动态X线(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影像进行测量(B组).对两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相关性分析;对A组进行观察者内、观察者间一致性分析.采用测量标准误(standard error of measurement,SEM)和最小可检测变化(minimum detectable change,MDC)对两种测量方法进行可靠性分析.结果 两种测量方法在两组不同性别、年龄分组的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观察者内一致性分析ICC=0.947,95%CI(0.763,0.980),P<0.01,两次测量具有高度一致的观察者内一致性;观察者间一致性分析ICC=0.899,95%CI(0.799,0.947),P<0.01,不同测量者测量具有高度一致的观察者间一致性.A组颈椎ROM测量的SEM为3.0°,MDC为6.9°;B组SEM为1.8°,MDC为4.1°;相关性分析显示,两种测量方法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相关系数为0.758;Bland-Altman分析显示,两种测量方法的平均差值为0.29°,差值分布接近于0,所有测量的数据点均在95%CI内.结论 CMAS测量颈椎ROM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可靠性,是用于测量颈椎ROM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退行性颈脊髓病(degenerative cervical myelopathy,DCM)是全球范围内成人发生慢性脊髓神经功能障碍的最主要原因,包括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等。临床上,DCM患者常于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T2加权像(T2-weighted image,T2WI)上出现髓内高信号(increased signal intensity,ISI)表现,其发生率可高达58%至85%。ISI反映了脊髓组织的水肿、炎症、出血、缺血、坏死及胶质增生等一系列急慢性病理改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科研价值。目前,国内外学者已针对ISI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报道。然而,既往研究中应用的ISI评价方法种类繁多,评价标准不完全统一,这可能是目前部分研究结果存有一定争议的原因。笔者通过系统回顾相关文献,对现有研究中应用的ISI评价方法进行归纳、分类与总结,分析各常用评价方法的应用现状、研究进展及其优势与不足,旨在为ISI的临床评价、治疗策略和预后评估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