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67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2.
目的:探讨腹腔镜改良性腹膜后淋巴清除术初步经验,评估其手术可行性和近期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10月~2006年7月,对7例临床诊断为Ⅰ期睾丸非精原细胞瘤患者,施行了经腹腔途径腹腔镜改良性腹膜后淋巴清除术,年龄26~36岁,平均年龄为30岁,睾丸肿瘤大小为3.0 cm×2.5 cm×2.0 cm~6.5 cm×4.5 cm×3.0 cm,左侧3例,右侧4例,均通过B超、腹膜后CT、胸片检查,并施行了根治性睾丸切除和病理证实。术后淋巴结阳性患者施行了3个疗程的化疗。结果:7例均获得成功,无1例改开放手术。手术时间为120~210 min,平均160 min,手术失血量50~200 ml,平均150 ml,均未输血。术后1~3 d肛门排气,于1~2 d拔除引流管;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5 d。病理报告6例均无转移性淋巴结,其中1例为1/18淋巴结转移,术后无明显并发症。随访6~32个月,平均14个月,阴茎勃起功能良好,射精功能正常。定期复查血hCG、AFP均阴性,B超复查均未发现腹膜后淋巴结,胸片表现均正常。其中淋巴结阳性1例患者术后接受3个疗程的辅助化疗,随访6个月,无瘤存活。结论:腹腔镜改良性腹膜后淋巴清除术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可以代替传统开放手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青蒿琥酯对人乳腺癌MCF-7血管生成及浸润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人乳腺癌MCF-7裸鼠移植瘤模型,给予不同剂量青蒿琥酯治疗并观察其对移植瘤的抑制作用;用免疫组化检测移植瘤组织细胞中VEGF、HIF-1α、uPA、E-cadherin蛋白表达和Western blot检测移植瘤组织细胞中HIF-lα、VEGF蛋白表达.结果:青蒿琥酯低、高剂量组抑瘤率分别为(24.39±10.20)%、(40.24±7.02)%;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生理盐水组比较,青蒿琥酯低、高剂量组VEGF、HIF-1α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uPA和E-cadherin蛋白在生理盐水组和青蒿琥酯低、高剂量组中的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IF-1 α/VEGF之间表达呈正相关(r =0.983,P=0.000);West-em blot结果显示,青蒿琥酯低、高剂量组中VEGF、HIF-1α蛋白下调,表达量低于生理盐水组,青蒿琥酯高剂量组的蛋白表达量最低.HIF-lα与VEGF蛋白表达之间存在一致性.结论:青蒿琥酯可显著抑制乳腺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抗肿瘤血管及抑制肿瘤侵袭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胆总管窗显露联合中路纵剖法在腹腔镜下困难胆囊三角解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08年11月~2013年11月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1328例资料,困难胆囊三角解剖104例,包括急性胆囊炎96例(其中坏疽性胆囊炎11例,胆囊穿孔2例,Mirizzi综合征18例,腹腔严重粘连13例,Calot三角严重粘连7例),胆囊萎缩8例(其中3例Calot三角呈冰冻状致密粘连)。改变传统顺逆分离的方法,采用中路纵剖法联合胆总管窗显露,分析其手术效果及技巧。结果 102例采用中路纵剖法成功完成LC,其中88例行胆总管窗显露;中转开腹手术2例,包括1例术中证实胆囊管腺癌,1例萎缩性胆囊炎右肝动脉损伤出血。102例LC手术时间(62.0±16.4)min,术后3~5 d出院,无出血、感染、胆漏、黄疸,无死亡病例。结论显露胆总管窗,联合中路纵剖法,能更好地显示肝总管、胆总管、胆囊管之间的关系,预防胆管损伤,完成复杂困难LC。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腹腔镜和开腹胆囊癌根治术的近期临床疗效及远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浙江省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接受胆囊癌根治术的133例胆囊癌患者的临床及术后随访资料。其中80例完成腹腔镜胆囊癌根治术(腹腔镜组), 男性23例, 女性57例, 年龄[M(IQR)]66.0(12.8)岁(范围:28.0~82.0岁);53例完成开腹胆囊癌根治术(开腹组), 男性8例, 女性45例, 年龄63.0(6.0)岁(范围:45.0~80.0岁)。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术前白蛋白、术前总胆红素、N分期、脉管侵犯、神经侵犯及肿瘤分化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而术前CA19-9(Z=-2.955, P=0.003)、术前ALT水平(Z=-2.801, P=0.031)、T分期分布(χ2=19.110, P=0.007)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定量资料的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 分类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阳性淋巴结数目、术中胆囊破裂, 术后胆瘘、腹腔出血、腹腔感染发生率, 术后30 ...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不同器械经脐单切口与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安全性、手术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2年6月胆囊切除术150例,随机分为3组:A组行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转腕器械);B组行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普通器械);C组行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满意程度、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及T淋巴细胞亚群等损伤指标。结果中位手术时间A组40min和B组37.5min显著长于C组25min(X2=25.165,P=0.000;X2=16.184,P=0.000),但A、B2组无统计学差异(X2=0.987,P=0.610)。中位术中出血量A组10.0ml和B组10.0ml显著多于C组7.5ml(X2=12.571,P=0.002;X2=13.619,P=0.001),但A、B2组无统计学差异(X2=0.021,P=0.989)。3组术后疼痛评分、满意程度、创伤及对免疫系统影响均无差异(P〉0,05)。发生并发症4例,其中胆漏3例(B组1例,C组2例),术中胆道损伤l例(B组),A组未发生并发症。结论SILC是一种兼顾安全与美观的胆囊切除术式,可转腕器械使SILC更具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腹腔镜脾切除和断流术的手术方法、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从2000年1月至2007年4月为3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继发性脾功能亢进和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进行了腹腔镜脾切除和门奇静脉断流术,其中2例于上腹部作小切口,再行管型吻合器完成食管下段横断再吻合术,3例完全腹腔镜下应用腔内管型吻合器行食管下段横断和吻合术.结果 该组30例病人手术均获成功.无1例中转开腹手术,手术时间4~5.5 h,出血量60~400 ml,术后24 h~5 d肛门恢复排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8~15 d,平均12 d.术后1个月复查食管吞钡显示食管曲张静脉较术前明显减轻.随访22例1个月至4年,脾功能亢进基本纠正、无肝性脑病、未再发生呕血或黑便.结论 腹腔镜脾切除和门奇静脉断流术是安全、有效的,为临床处理门静脉高压症和上消化道出血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8.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肝恶性肿瘤,但因其早期诊断的困难、复发率较高等特点,患者预后仍较差.因此寻求有效的早期诊断以及治疗后早期复发监测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生物标志物在HCC的诊断、进展监测以及预后评估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多种新型生物标志物的发现、血清标志物相关模型的构建以及液体活检技术的出现, HCC的诊疗现状得到了极大改善.本文就近年来生物标志物在HCC的诊断与治疗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改善患者的预后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结石嵌顿性胆囊炎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9例结石嵌顿性胆囊炎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急性结石嵌顿性胆囊炎8例,慢性结石嵌顿性胆囊炎21例。结果:LC全部成功,其中8例行肝下间隙引流,术后1~2 d拔除。结论:严格掌握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手术时机,仔细、熟练的LC操作技术,术中根据情况选择适当的腹腔引流,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腹腔镜脾切除和断流术的手术方法、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从2000年1月至2007年4月为3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继发性脾功能亢进和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进行了腹腔镜脾切除和门奇静脉断流术,其中2例于上腹部作小切口,再行管型吻合器完成食管下段横断再吻合术,3例完全腹腔镜下应用腔内管型吻合器行食管下段横断和吻合术.结果 该组30例病人手术均获成功.无1例中转开腹手术,手术时间4~5.5 h,出血量60~400 ml,术后24 h~5 d肛门恢复排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8~15 d,平均12 d.术后1个月复查食管吞钡显示食管曲张静脉较术前明显减轻.随访22例1个月至4年,脾功能亢进基本纠正、无肝性脑病、未再发生呕血或黑便.结论 腹腔镜脾切除和门奇静脉断流术是安全、有效的,为临床处理门静脉高压症和上消化道出血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