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49篇
内科学   22篇
神经病学   49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64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目的:分析小脑梗死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改变,以减少误诊。方法:对24例小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18例,女6例,平均年龄60岁。合并高血压病15例(62.5%),脑血栓形成5例(20.8%),糖尿病2例(8.3%),心脏病8例(33.3%)。一侧小脑半球梗死16例,两侧小脑半球梗死3例,小脑蚓部梗死1例,小脑半球和蚓部梗死2例,合并大脑枕叶梗死2例。临床表现主要为眩晕、小脑性共济失调。结论:小脑梗死极易误诊,头颅MRI确诊小脑梗死优于头颅CT。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甘露醇与甘油果糖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8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应用20%甘露醇125ml和甘油果糖250ml静脉滴注q6~8h交替应用5天后全部改用甘油果糖,并逐渐减量连续15天后停药。对照组全部应用20%甘露醇125ml脱水治疗15天。所有患者均给予吸氧、控制血压和血糖,保持水电酸碱平衡,脑细胞保护等治疗。30天后均复查CT。结果:观察组30天后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T显示观察组30例血肿周围组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血肿吸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甘油果糖治疗脑出血有效。  相似文献   
3.
樊璠  肖成华  葛巍 《安徽医学》2019,40(5):484-488
目的通过3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CADASIL)家系的临床随访,分析CADASIL表型差异。方法选择2012~2015年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3个CADASIL家系的7例患者,进行NOTCH3基因的检测,分析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并完成3年左右的随访。结果家系1(p. C67S)的首发症状多为无先兆偏头痛,并可在头痛10年后发生缺血性卒中;家系2(p. G149V)均为头晕起病,早期即出现认知障碍及球麻痹;家系3(p. R182C)表现为缺血性卒中反复发作。随访发现影像学表现与病情进展基本一致,但个体化特征明显。结论 CADASIL早期症状无特异性易被误诊,家系间及家系内患者的表型及病程演变各有不同,影像学检查对早期诊断敏感性高,却不能完全反映病情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天舒片治疗后循环缺血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内皮细胞膜微粒(EMPs)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后循环缺血合并高血压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天舒片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眩晕程度评定量表评分、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外周血EMPs表达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眩晕程度评定量表评分、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眩晕程度评定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快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外周血CD_(31)~+/CD_(42)b~-微粒、CD_(144)~+微粒、CD_(62)E~+微粒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外周血CD_(31)~+/CD_(42)b~-微粒、CD_(144)~+微粒分数低于对照组,而外周血CD_(62)E~+微粒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患者出现2例轻微胃部不适。结论天舒片治疗后循环缺血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减轻患者眩晕程度,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调节EMPs的表达,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轻型卒中与非轻型卒中患者rt-PA溶栓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取2017-01-2019-04徐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时间窗内溶栓患者为研究对象,单因素分析二者短期预后及不良事件的差异,二元Logistic回归比较二者对神经功能改善的影响。结果轻型卒中与非轻型卒中在溶栓后症状性颅内出血、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及神经功能改善方面无明显差异,但是症状性颅内出血及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比例相对较低。结论轻型卒中患者溶栓治疗也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区域化协同救治网络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救治效率的影响。方法以网络信息为核心,120急救为纽带,建立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所辖的8个社区医院AIS区域化协同救治网络。比较区域化协同救治网络实施前(实施前组,180例)、实施后(实施后组,218例)AIS的救治效率、治疗效果及经济学指标的变化。结果与实施前组相比,实施后组AIS患者时间窗内静脉溶栓比例明显提高(31.2%比2.8%,P0.05),到院至静脉溶栓时间明显缩短[(58.7±11.3)min比(101.6±14.5)min,P0.05],急诊45 min内完成头颅CT比例显著提高(61.9%比32.8%,P0.05)。住院期间病死率实施后组低于实施前组(5.5%比8.3%,P0.05)。与实施前组相比,实施后组住院天数明显缩短,住院费用明显减少(P0.05)。与实施前组相比,实施后组1个月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显著增高,NIHSS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实施区域化协同救治网络可明显提高AIS的救治效率,改善患者临床预后,降低经济负担,其是提升AIS救治能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析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动脉溶栓联合血管内治疗发病时间6 h内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9年3月徐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发病<6?h ACI患者160例,按照患者及家属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意愿分组,观察组采取rt-PA+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对照组采取rt-PA动脉溶栓,每组80例。比较两组术前、术后24?h、7?d、3个月NIHSS评分、ADL评分,观察患者血管再通情况,记录不良反应及临床预后。结果 两组不同时间点的NIHSS评分和ADL评分有差异(P?<0.05),两组的NIHSS评分和ADL评分有差异(P?<0.05),两组的NIHSS评分和ADL评分变化趋势有差异(P?<0.05)。观察组血管再通率为100%(完全再通76例,部分再通5例),对照组血管再通率为95%(完全再通62例,部分再通14例,未通4例),两组血管再通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仅2例再发脑梗死,未出现死亡病例,对照组术后12例再发脑梗死,且4例因脑梗死伴脑疝死亡,两组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I发病6?h内采取rt-PA联合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可提高溶栓效果,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安全性良好。但受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及术前准备耗时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延长溶栓处理时间,抵消早期动脉溶栓的优势,建议视患者病情制订个体化溶栓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动脉粥样硬化(AS)患者血清Nε-羧甲基赖氨酸(CML)、血浆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水平变化与血管性眩晕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分析2015年1月-2019年12月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54例AS合并血管性眩晕患者进行研究,按照1:1原则纳入同期本院接受治疗的54例AS未合并血管性眩晕患者进行研究,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清CML水平、血浆sCD40L水平,分析血清CML、血浆sCD40L水平与血管性眩晕关系.结果 AS合并血管性眩晕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血清CML水平、血浆sCD40L水平及水平变化均高于AS未合并血管性眩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S患者治疗前血清CML水平(OR=1.034,95%CI:1.009-1.060)、治疗3个月血清CML水平(OR=1.051,95% CI:1.021-1.081)、治疗3个月内血清CML水平变化(OR=1.333,95% CI:1.049-1.693)及治疗前血浆sCD40L水平(OR=1.025,95% CI:1.012-1.039)、治疗3个月血浆sCD40L水平(OR=1.040,95% CI:1.021-1.059)、治疗3个月内血浆sCD40L水平变化(OR=1.177,95% CI:1.079-1.284)均是血管性眩晕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发现,AS患者治疗3个月内血清CML及血浆sCD40L水平变化单项及联合预测血管性眩晕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5、0.807、0.876,均有一定预测价值(均>0.80),cut-off值分别取16.370 ng·mL-1、22.790 pg·mL-1时可以获得最佳预测效能.结论 AS患者血清CML、血浆sCD40L水平变化与血管性眩晕发生存在密切联系,可将血清CML、血浆sCD40L水平变化作为血管性眩晕发生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估血清白介素32(IL-32)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61例首诊AD患者和40例老年体检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所有受试者行MMSE评分,并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32水平。分别对患者和对照组一般资料和血清学资料进行比较。分析血清IL-32水平与MMSE评分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AD的危险因素,并绘制ROC曲线分析IL-32在AD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AD患者组既往吸烟史、糖尿病病史、MMSE评分、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和血清IL-3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32水平与MMSE评分呈负相关(r=-0.663,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既往糖尿病病史、血清LDL-C水平、血清IL-32水平和MMSE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32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1,敏感度为88.5%,特异性为70.0%。联合LDL-C、血清IL-32、既往糖尿病病史、MMSE评分构建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6,敏感度为95.1%,特异性为72.5%。结论 血清IL-32在AD患者血清中明显升高,可作为AD患者的病情评估和辅助诊断的良好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运用经颅多普勒超声对高血压病患者大脑中动脉(MCA)和眼动脉(OA)血流储备及血管反应性研究,探讨其检查结果及临床意义。方法门诊随机抽取2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40只眼及同时期体检健康20例正常对照组40只眼,运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2组患者MCA及OA的平均血流速度(Vm)、屏气后的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屏气后的搏动指数(PI’)和屏气指数(BHI)的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高血压组与对照组比较:OA的平均血流速度(Vm)、屏气后的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屏气指数(BHI)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CA的搏动指数(PI)、屏气后的搏动指数(PI’)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高血压患者MCA、OA的脑血管反应性检测,可以为高血压病患者早期及时提供防治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