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68篇
内科学   38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31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5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心肌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后 Q- T离散度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急性心肌梗死 ( AMI)患者 1 1 6例分成心肌缺血预适应组 (预适应组 )和无心肌缺血预适应组 (无预适应组 ) ,测定 Q- T离散度值 ,结合临床室性心律失常和猝死发生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心肌缺血预适应组 Q- Tcd值 5 5 .1 3ms± 1 2 .71较无心肌缺血预适应组 69.2 2 ms± 1 0 .41小 ,两组比较 ,P<0 .0 1 ,室性心律失常和猝死发生率心肌缺血预适应组较无心肌缺血预适应组低 ,P<0 .0 1。结论 :心肌缺血预适应使 Q- Tcd值变小 ,是室性心律失常和猝死发生率降低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1 临床资料 1980 年 6 月 ~ 2000 年 6 月共收治男性性腺细胞肿瘤 60 例,其中睾丸胚胎类肿瘤 7 例(11 6%);精原细胞瘤 53 例(88 4%).精原细胞瘤发生在睾丸组织者 47 例(47/53,88 7%),发生在睾丸外者 6 例(6/53,11 3%),经查6 例异位精原细胞瘤患者,双侧睾丸均正常.睾丸外精原细胞瘤发生在腹膜后者 4 例,发生在前纵隔者 2 例.6 例均行术后区域性常规照射 DT35~ 45 Gy;Ⅰ期者仅行术后放疗,Ⅱ期以上者放疗后合并化疗 4 个周期.  相似文献   
3.
套细胞淋巴瘤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套细胞淋巴瘤(MCL)占全部成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4%~6%。常见于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2~3):1,诊断时平均年龄为54~68岁,60%~70%的患者确诊时已为AnnArbor Ⅳ期。MCL瘤细胞免疫表型为CD5(+),CD20(+),CD23(-),CD10(-),具有特征性的t(11;14)(q13;q32)细胞遗传学改变,并导致其基因产物cyclin D1过表达。MCL虽对诱导化疗敏感,但多在短时间内出现疾病进展,中位存活时间仅3年左右,尚无有效的治愈方法。因此,MCL在各类型淋巴瘤中预后最差,迫切需要探索新的方法来提高其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伴NPM-MLF1融合基因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特征.方法 分析1例伴有NPM-MLF1融合基因的AML患者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患者女性,诊断为AML-M6型.病程中出现2次血液学复发,2次复发时均NPM-MLF1融合基因阳性,经诱导治疗后均获得血液学完全缓解,复查NPM-MLF1融合基因均转为阴性.仅行化疗,生存期超过6年.结论 NPM-MLF1融合基因在AML中的发生率低,是否为独立的疾病类型,需要累积更多临床资料来明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患者FLT3(Fms-like tyrosine kinase)基因内部串联重复(internal tandem duplication,ITD)与其ASP835(D835)突变(mutation in the tyrosine kinase domain,FLT3-TKD)的发生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法(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扩增产物,采用限制性酶切产物分析法分析初诊患者基因易突变区的突变情况。结果147例ALL患者中,11例(7.5%)存在FLT3突变。FLT3突变患者与无突变患者在年龄、性别、骨髓原始细胞计数和外周血原始细胞计数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细胞型ALL(T-ALL)患者中FLT3突变的发生率为17.2%,其他类型ALL患者中FLT3突变的发生率为5.1%,差异具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ALL患者存在FLT3突变,且T-ALL患者的FLT3突变率高于其他类型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金属冠脉支架磁共振适用性实验平台,以实验室测试为基础,研究金属冠脉支架的磁共振适用性。方法:金属冠脉支架磁共振适用性试验分为四个部分,在3T磁共振环境下,分别进行磁位移力试验、磁扭矩试验、致热试验和图像干扰试验。结果:退磁效果好的金属冠脉支架,磁位移力小于其自身重力,磁扭矩小于其自身重力扭矩,温度升高值小,图像畸变值小。退磁效果不好的支架,磁位移力大于其自身重力,温度升高多,图像畸变值大。结论:实验平台可以对金属冠脉支架磁共振适用性进行检测,并对其退磁效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7.
不同剂量照射后猪垂体和靶腺器官的放射损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幼年小型猪垂体不同单次剂量照射的放射反应。方法用依附于直线加速器的立体定向放射系统对小型猪垂体一次施照,40周后活杀,对垂体和靶腺器官行组织学检查。结果照射后睾丸间质细胞含量及细胞分泌功能明显下降,且与剂量相关;甲状腺病检见10Gy组增生,15Gy以上组则不同程度退变;光镜观察未见肾上腺及垂体明显改变。结论垂体腺组织单次20Gy的剂量照射后无光镜下结构改变;垂体激素分泌细胞有不同的放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以硼替佐米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加或不加造血干细胞移植(SCT)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31例初治或复发(难治)MM患者接受硼替佐米为主治疗.之后有6例患者接受SCT治疗.按照EBMT标准评价疗效,WHO标准判断不良反应.结果 ①有5例患者由于急性肾功能衰竭、肿瘤溶解综合征等原因终止治疗,其中3例死亡.可以统计疗效的26例患者共完成了99个疗程的治疗,总有效率(ORR)为80.8%.15例初治患者的ORR为100.0%.11例复发(难治)患者的ORR为54.6%.②15例初治患者中有7例完成了8个疗程的治疗,动态观察发现随着疗程的延长疗效不断提高.③6例初治患者化疗达完全缓解(CR)或接近CR(mCR)后行SCT治疗,其中1例复发,5例随访至移植后6~11个月仍持续CR.未采取SCT巩固的9例初治患者中除1例持续CR外有6例在停药后1~3个月复发或进展,2例失访.④多数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为l~2级,有3例患者因为末梢神经炎、窦性心动过缓等原因降低硼替佐米的用量,5例因严重不良反应终止治疗.结论 硼替佐米治疗初治及复发(难治)MM疗效肯定,但可能需要进行巩固治疗(如SCT)以维持疗效.硼替佐米不良反应多数轻微且可以耐受,但也应注意少见的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应用动态心电图 (DCG)检测 2 64例高血压病 (EH)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探讨发生率与左室肥厚 (LVH)的关系。结果表明LVH组 (A组 )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非左室肥厚 (NLVH )组 (B组 ) ,(P <0 0 1)提示EH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与LVH有密切关系。本文对 5年来收治的 2 64例EH者的DCG检测结果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近 5年来心内科门诊与住院确诊的EH 2 64例 ,行超声心动图 (UCG)检查 ,室间隔和 或左室后壁≥ 12mm者为LVH。同时作DCG检测 ,A组 144例 (占5 4 5 % ) ,B组 12 0例 (占 45 5 % )。表 1…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妇科门诊就诊女性阴道微生态特征。方法:选择2012年1月1日-2021年8月30日在本院因外阴瘙痒、白带增多、阴道分泌物异味、外阴灼痛或刺痛就诊的174 290例女性,对其阴道微生态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4 290例就诊者中诊断阴道炎45 995例(26.4%),包括细菌性阴道炎(BV)23 332例(13.4%),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17 753例(10.2%),滴虫性阴道炎(TV)628例(0.4%),VVC+BV 3330例(1.9%)和TV+BV 952例(0.5%)。未诊断阴道炎且菌群正常者中pH值>4.5及清洁度III度分别占菌群正常患者的37.9%和10.7%。菌群抑制、pH值>4.5的非阴道炎患者中,≥50岁占比例高于<50岁者,而清洁度III的≥50岁患者占比低于<50岁者(均P<0.05)。结论:妇科门诊有阴道症状就诊者存在不同阴道微生态失调状态;阴道微生态评价能够指导临床医师针对不同年龄患者准确、全面评价阴道微生态状况,减少阴道感染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