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7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32岁。临床诊断为晚期肝硬化(丙肝),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脾动脉栓塞术后,移植术前精神状况良好,三代无家族精神病史于2001年3月接受了原位全肝移植术,手术时间10h,术中出血1200 ml。术后常规抗排斥、抗感染、抗凝血三联治疗。术后的丙氨酸转氨酶(ALT)和直接胆红素(DBIL)在第6天又复持续性升高,伴胆汁明显减少和肝区隐痛不适,诊断为急性排斥反应,给予激素冲击治疗后进行性下降,第10天起渐伴兴奋多语、夜间失眠等精神症状,给予催眠等药物治疗未见改善。于术后第17天出现了明显的…  相似文献   
2.
夏湛联  梁柳森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23):1063-1064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再次手术治疗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对10年收治的甲状腺手术后病理证实为甲状腺癌,需要再次手术治疗的36例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再次手术的原因为将甲状腺癌误诊为甲状腺良性病变,手术切除范围不够;3例原因为甲状腺癌术后复发。随访31例,5年生存率为83.3%(30/36)。结论甲状腺癌的误诊是造成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因,提高术者对甲状腺癌的认识水平,强调术中快速冰冻检查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常规应用,选用恰当的手术方式,是避免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老年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樑  梁柳森  陈熙文 《河北医学》2006,12(5):397-399
目的:探讨老年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特点与治疗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3年至2004年间收治的45例≥60岁SAP患者的治疗方法,并发症和死亡率。结果:本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3.3%,常见并发症为休克(51.1%)、ARDS(40.0%)、肾功能不全(35.1%),病死率为51.1%。SAP I级患者早期非手术治疗与早期手术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发病为50.0%和84.6%(p<0.05),病死率分别为25.0%和61.5%(p<0.05)。结论:老年人SAP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高,对SAP I级患者应尽量采取早期非手术治疗为主,如确需手术治疗,术中和术后因采用合理的治疗措施,以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手术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提高临床医学专业的普外科教学质量的体会.方法 根据普外科学科自身的特点,在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辅以多媒体手段.结果 教学改革后充分调动了教与学双方积极性.结论 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辅以多媒体手段等改革对提高普外科临床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甲状旁腺癌(PTC)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6例PTC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有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表现,3例可扪及颈部肿块,4例高钙血症[(3.62±0.56 )mmol/L],4例血甲状旁腺素(PTH)升高达正常上限的2倍以上.3例术中快速病检确诊,2例术后石蜡病检及免疫组化确诊,1例术后石蜡病检及免疫组化结合临床资料确诊.5例行甲状旁腺切除术 患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随访1~5年,其中1例术后复发;1例仅行甲状旁腺肿瘤切除术的甲状旁腺癌伴多发性骨转称患者,术后16 d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PTC术前诊断困难,术前血生化检查,PTH,99mTc-MIBI,超声、CT检查及术中大体标本观察和快速病检有利于明确诊断.手术方式以选择甲状旁腺切除术 患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为宜.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76岁,因发现血钙升高3周于2009年2月6日入院,体格检查无特殊.住院手指或脚趾正斜位片示:双手诸骨普遍骨质疏松.全骨盆正斜位片:双髋退行性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EZH2(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 2)基因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EZH2基因在肿瘤分期和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50例癌旁肠壁组织(距肿瘤5 cm以上)作为对照组,50例结直肠癌组织作为实验组,用RT-PCR技术分析EZH2基因在结直肠癌及癌旁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1)EZH2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12%(6/50),而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84%(42/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9.05,P<0.05);(2)属Dukes A、B期的9例呈EZH2阳性表达,阳性率52.94%(9/17),属Dukes C、D期的33例全部为EZH2阳性表达,阳性率100%(3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5.15,P<0.005);(3)无淋巴结转移的24例中有17例呈EZH2阳性表达,阳性率为70.83%(17/24);有淋巴结转移的26例中25例呈阳性表达,阳性率为96.15%(25/26);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219,P在0.05-0.025之间<0.05)。结论 EZH2基因的表达对判断结直肠肿瘤的转移机制以及病情进展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并提示EZH2基因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提高临床医学专业的普外科教学质量的体会.方法 根据普外科学科自身的特点,在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辅以多媒体手段.结果 教学改革后充分调动了教与学双方积极性.结论 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辅以多媒体手段等改革对提高普外科临床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甲状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分子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探索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诊断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灶的价值。方法对21例甲状腺癌患者应用亚甲蓝染色法行SLNB,对SLN进行HE染色、细胞角蛋白19(CK19)的免疫组化染色(IHC)及RT-PCR检测,比较3种方法对SLN微转移灶检出的敏感性、准确率的差异。结果21例中,成功检出SLN 16例,检出率为76.2%。IHC、RT-PCR与HE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前哨淋巴结活检可有效判断甲状腺癌转移状态,应用RT-PCR检测CK19在SLN中的表达,可提高敏感度及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胎盘生长因子(PIGF)的表达量与肝癌临床病理的关系,并评估PIGF表达量对肝癌切除后复发的影响。
方法:随机收集2006年5月—2008年8月行肝癌切除患者的肿瘤标本63例。采用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检测肝癌组织VEGF-A,VEGF-C和PIGF的表达量;采用ELISA检测各个标本PIGF蛋白的浓度。以CD34免疫组化染色评估肝癌组织的微血管密度。分析上述3个血管生成因子与肝癌临床病理的关系,以及与肝癌切除术后早期复发的关系。并观察PIGF含量与肝癌微血管密度的关系。
结果:VEGF-A,VEGF-C和PIGF在肝癌早期转移病例中的高表达率分别为62.5%(10/16),68.8%(11/16)和87.5%(14/16),PIGF基因在早期转移病例中的高表达率高于前两者(P<0.05);VEGF-C和PIGF表达量与AFP浓度相关,AFP浓度>245 ng/dL时,VEGF-C和PIGF的高表达率明显增加(P<0.05);肝癌处于II期或III期时,PIGF蛋白含量越高,早期复发的可能性越大,有统计学差异(P<0.05)。肝癌II+III期患者的微血管密度明显高于I期患者的微血管密度(P<0.05),肿瘤直径大于5 cm患者的微血管密度与PIGF表达量呈正相关(r=0.58,P=0.025)。
结论:PIGF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量与肝癌切除后复发有关,尤其在肝癌的II,III期存在相关性。PIGF可以作为晚期肝癌复发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