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72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5 毫秒
1.
肱骨干骨折是人体常见的骨折,大多数肱骨干骨折可通过非手术治疗或开放复位钢板内固定获得治愈,但易造成骨折的再移位、骨不连及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我们自2003年5月~2008年2月应用手法复位经皮髓内针内固定结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共34例,经6~24个月随访,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
背景:随着疾病治疗模式的改变,人们已经意识到中医药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因此利用生物信息学从分子水平分析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构建疾病风险模型,并预测具有潜在治疗作用的中药,为后期中医药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挖掘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竞争性内源RNA(ceRNA)调控网络,分析其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的分子调控机制,预测相关疾病靶点并构建疾病风险模型,同时预测具有潜在治疗作用的中药。方法:检索GEO数据库,下载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矩阵文件GSE123568和基因注释文件GPL15207。借助R语言等软件分析得到差异表达的长链非编码RNA与mRNA,并通过公共数据库预测与差异表达长链非编码RNA关联的miRNA-mRNA,再将预测到的mRNA与差异表达mRNA取交集,整合得到ceRNA网络。随后采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筛选关键基因,利用R语言分析关键基因的功能与相关通路,并挖掘关键ceRNA网络。最后根据关键基因构建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风险模型,并进行中药预测。结果与结论:(1)与健康对照相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共有7个长链非编码RNA和1763个mRNAs存在差异表达;(2)筛选出STAT3、KAT2B、AGO4、JAK2、JAK1、PTGS2共6个关键基因;(3)关键基因所富集的功能包括对肽激素的反应、白细胞介素6介导的信号通路、细胞对白细胞介素6的反应等生物学过程,涉及JAK-STAT、脂肪细胞因子、催乳素等信号通路;(4)4种mi RNAs(mi R-135a-5p、mi R-137、mi R-17-5p、miR-20b-5p)和2种长链非编码RNA(SNHG11、C20orf197)可能在导致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5)KAT2B最有可能是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发生发展的风险因子;(6)郁金、淫羊藿、黄芪具备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疾病靶点的可能。通过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相关长链非编码RNA介导的ceRNA网络进行分析,识别出潜在的疾病靶点、信号通路及潜在治疗中药,为进一步阐明其发病机制,并为后续的实验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扫描电镜下我们观察到了一定强度电脉冲致 S- 180细胞电穿孔的现象。同时分别改变电压、电容、脉冲个数 ,对 S- 180离体细胞进行电脉冲作用 ,通过苔盼蓝追踪 ,发现在一定的条件下 ,随着对 S- 180离体细胞电穿孔的电压越大、电容越小、脉冲个数越多 ,其穿孔百分率越大。  相似文献   
4.
基于尿沉渣图像特征选择问题,提出一种新的特征优选方法,首先引入类空间分层分类思想,将多类成分特征集优选问题转化为两类成分的特征集优选问题以减少特征数,从而减少了后续分类器的维数复杂度并提高了优选后的特征集对成分的识别率;针对红细胞和白细胞的特征集优选问题,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进行处理,先根据统计实验结果,锁定待选特征集中形态特征和纹理特征相应的两个可分度最大且相互独立的特征,然后使用基因位逐步锁定技术,结合小生境技术和自适应交叉变异算子,提高了遗传算法的搜索性能;最后,为了提高特征集的优选效果和稳定性,引入"多票投选"机制。就多个尿沉渣成分样本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优选的特征集与通过其他方式获得的特征集相比,识别率较高,而且明显减少了后续分类器的维数复杂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联合百令胶囊治疗狼疮性肾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本院的70例狼疮性肾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取环磷酰胺治疗,观察组采取环磷酰胺联合百令胶囊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血肌酐、24h尿蛋白定量、胱抑素C和血尿素氮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肌酐、24h尿蛋白定量、胱抑素C和血尿素氮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血肌酐、24h尿蛋白定量、胱抑素C和血尿素氮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SLEDAI评分、补体C3、血清ANA阳性率、补体C4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SLEDAI评分、补体C3、血清ANA阳性率、补体C4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SLEDAI评分、补体C3、血清ANA阳性率、补体C4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环磷酰胺联合百令胶囊治疗狼疮性肾炎的效果较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纳米乳(NEA)和商品化的氢氧化铝[Al(OH)3]作为配方组分,制备出新型NEA/Al(OH)3复合佐剂系统,并对增强MRSA重组亚单位疫苗免疫应答效应的作用进行研究。方法 以血清特异性IgG作为评价指标,将2种乳剂(NEA和MF59)和2种铝盐[Al(OH)3和AlPO4]进行复配筛选;采用多因素实验设计,对初步筛选出的复合佐剂成分进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确定优选的NEA/Al(OH)3复合佐剂系统处方;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国际标准株(MRSA252)建立Balb/c小鼠脓毒血症动物感染致死模型,进一步对新型NEA/Al(OH)3复合佐剂系统增强MRSA重组亚单位疫苗抗原HI的免疫应答效应(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细胞免疫应答、免疫保护效力)进行比较研究,评价其免疫增强的保护效果及初步机制。结果 NEA和Al(OH)3的复配是优选的乳剂与铝盐复合佐剂组分;通过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确定优化的NEA/Al(OH)...  相似文献   
7.
膝关节病是一种多患于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临床上以老年女性患者多见.中老年人肝肾渐亏,气血不足则筋骨不坚,营养失源,更易遭受功损,正气亏虚,外患风寒湿邪,痹阻筋脉,经脉壅滞,不通则痛.经脉壅滞,气血不通,则又致筋骨失养;加之湿邪粘滞,风寒湿邪杂至造成膝关节病的缠绵难愈.笔者在临床上采用艾柱触肤灸,配合周围点穴按摩手法,并外敷活血膏,适当安排"阶段动静"综合治疗本病共144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1 病历摘要 陈某,男,67岁,农民,2001年2月15日入院。主诉:黄疸、腹泻、喘促3d。现病史:4年前出现胸闷气喘、心悸咳嗽等症而至我院住院治疗,诊断为“肺心病”,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经治疗后病情缓解出院。3d前又因起居不慎再发胸闷气喘,心悸,咳嗽,咯泡沫痰、量少,昨起又出现腹泻,解水样大便,日行8~10次,遂至我院门诊就医,以肺心病、泄泻收入住院。刻下胸闷,气喘,心悸,微咳,咯吐少量白色泡沫痰,腹泻,神疲乏力,口渴欲饮,头晕肢凉,大便次数增多,小便量少、色黄,纳少寐不安,面色黧黑。既往有冠心病、高血压病、肺气肿、心衰病史,无肝脏、胆系、肾脏、血液及神经系统疾病,无外伤手术史。中医检查:神志清楚,精神萎靡,颜面  相似文献   
9.
章真如主任医师从医五十余载 ,擅治疑难杂病 ,经多年的积累 ,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章师认为 :“阴精为人身之本” ,“阴虚为百病之因与果” ,“滋阴为临床常用手段”。这里的“阴虚”是指机体精血津液等物质亏耗 ,一般以肝肾阴虚为主 ,阴不制阳 ,导致阳气相对亢盛 ,成为一种虚性机能亢奋的病理状态。章师尤善治肝病 ,认为肝病日久常见肝肾同病 ,肝肾阴虚 ,以致肝风内动。笔者就一则典型病例将章师经验介绍如下。1 典型病例患者某 ,女 ,62岁。因周身麻木一个月于 2 0 0 0年 7月入院。时当盛夏 ,常人汗流夹背 ,而患者却怕冷恶风 ,…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脑深部刺激(DBS)治疗运动障碍性疾病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方法自2000年1月至2004年3月采用DBS治疗67例(101侧)患者,其中帕金森病63例,特发性震颤2例及扭转痉挛、舞蹈病各1例。手术采用磁共振扫描结合微电极记录技术进行靶点定位。术后随访3个月~4年,平均7.3个月,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DBS后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有电极放置不准确需要重新调整2例,刺激电极与皮下导线连接处头皮切口破溃1例,胸部脉冲发生器植入处皮下感染1例,记忆力轻度减退2例,情绪改变7例,肢体异动20例,睁眼困难1例;均未发生明显的致残性永久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DBS是一种较为安全的微创外科治疗手段,提高术者的手术熟练程度可降低其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