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0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36篇
药学   16篇
肿瘤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以重组淋球菌IgA蛋白酶为抗原制备的7株特异性McAb的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有5株(1C8、1E5、1F11、1G3和2E6)能中和淋球菌IgA蛋白酶活性。经相加试验初步证明,其中1F11、2G3与其它3株McAb的作用位点不同。因此,淋球菌IgA蛋白酶至少存在3个中和表位。  相似文献   
2.
AmpC酶在主要肠杆菌科和非发酵菌中的携带率及耐药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修礼  刘晓宇  孙怡群  樊新 《医学争鸣》2003,24(23):2150-2153
目的:调查主要肠杆菌科细菌和非发酵菌产AmpC酶和ESBLs的状况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常规培养分离细菌,应用VTTEK微生物自动分析仪和API鉴定系统鉴定病原菌;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AmpC酶检测采用三维试验法;ESBLs检测采用双纸片确认试验。结果:主要肠杆菌科细菌产AmpC酶和ESBLs的阳性率分别为18.9%,52.8%,其中以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产酸克雷伯、阴沟肠杆菌为主,同时产2种酶的菌株占15.4%;绿脓杆菌产AmpC酶和ESBLs酶的阳性率分别为18.2%,,42.0%,同时产2种酶的菌株占13.6%;不动杆菌的产酶率均在8.0%以下,产酶菌的耐药率高于非产酶菌,除绿脓杆菌外,产AmpC酶菌株的耐药率高于产ESBLs菌株.主要肠杆菌科细菌对泰能(IMP)的敏感性为99.5%,而对舒普深(CPZ)的耐药率平均为13.8%;非发酵菌对IMP,马斯平(FEP)、CPZ的耐药率平均分别为20.4%,44.3%,18.6%.结论:主要肠杆菌科细菌的产酶率高于非发酵菌,产AmpC酶的菌株已近20.0%,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绿脓杆菌产ES-BLs的菌株也较高,也应该加强监控.对产酶菌引起感染的治疗应根据细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联合治疗;对重症感染患的治疗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重点应用泰能或舒普深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万古霉素与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联用对MRSA的体外抗菌活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常规方法培养分离细菌,用VITEK微生物自动分析仪或API系统鉴定到种。MRSA鉴定应用乳胶凝集试剂盒,药敏试验采用肉汤倍比稀释法和琼脂平板稀释法。结果万古霉素对40株MRSA的MIC90为4mg/L,而与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联用MIC90降为0.25~1mg/L。结论万古霉素与上述三种药物联用以协同作用为主,抗菌活性提高4倍以上。临床上治疗由MRSA引起的重症感染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采用万古霉素与亚胺培南或头孢哌酮/舒巴坦或其它抗菌药物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4.
ICU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血清分型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确定重症监护室(ICU)铜绿假单胞菌流行菌株血清型别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研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控制措施,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日本生研株式会社的铜绿假单胞菌血清分型试剂盒,对某院呼吸内科、神经内科、麻醉科ICU住院患者痰液及相关环境标本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血清学分型及耐药性监测。结果3个ICU共检出铜绿假单胞菌88株,对其中80株进行了血清学分型,分型率90.91%;所占比率较大的血清型为:B型52.27%,G型22.73%,未分型菌9.09%。各型对1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种类数为:B与G型10种,未分型菌9种,D与E型8种,F型7种,I,M与K型<3种;铜绿假单胞菌对10种抗菌药物总的耐药率分别为:头孢曲松67.05%,阿洛西林61.36%,头孢吡肟44.32%,替卡西林/他唑巴坦54.55%,阿米卡星56.82%,头孢哌酮46.59%,左氧氟沙星54.55%,头孢哌酮/舒巴坦6.82%,亚胺培南55.68%,头孢他啶28.41%;B型菌的耐药率高于其他各型。结论该院ICU铜绿假单胞菌血清分型以B型为主;以多重耐药菌株多见;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头孢他啶耐药率较低,此两种药可作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治疗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5.
随着医学实验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快速发展,临床细菌学检验对控制医院内感染和疾病的诊治显得更为重要,对细菌检验实验室数据的统计、调查、查询等分析用传统的手工方法不仅费时费力,且不能满足准确快速的为临床提供诊治信息和实验室自身快速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研究设计编制了细菌检验实验室数据微机程序管理系统。该系统具有将病人资料和实验数据按组段录入数据库,以备查询、统计、打  相似文献   
6.
<正>普卢利沙星(prulifloxacin,PRU)为第四代喹诺酮类产品,由日本新药公司和明治制果公司共同研发成功,于2002年7月获准在日本上市。该药在化学结构上作了重要改变,在C-2位上引入硫原子,因而除了保持第三代喹诺酮如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洛美沙星、氧氟沙星等的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头孢吡肟对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常规培养分离细菌,应用VITEK微生物全自动分析仪和API鉴定系统鉴定细菌,药敏试验应用K-B纸片法和肉汤倍比稀释法,按NCCLS标准进行。结果125株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来源于呼吸道标本(占80.0%),产AmpC酶的阳性率分别为25.3%和10.0%,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40.0%和6.0%,对头孢吡哌酮/舒巴坦耐药率分别为17.3%和26.0%,头孢吡肟对两种菌的最低抑制浓度(MIC50)为8.0 mg/L和16.0 mg/L、MIC90为32.0 mg/L和>64.0 mg/L,抑菌率分别为61.3%和48.0%。结论对两种细菌引起的重症感染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首选头孢哌酮/舒巴坦或亚胺培南治疗。头孢吡肟对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抗菌活性近2年比较稳定,临床应加强该药物的管理和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常用抗菌药物对外伤后细菌性致死性肉芽肿(FBGT)病原菌的体外抗菌活性,为该病的诊治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应用改良的新鲜兔脑厌氧肉汤分离培养病原菌,用API鉴定系统20A鉴定细菌,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采用肉汤稀释法。结果从4例FBGT患者中分离到5株疮疱丙酸杆菌,其对青霉素、氨苄西林、替卡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克林霉素、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MIC值均在0.125~1.0 mg/L,对甲硝唑的MIC为64~128 mg/L。结论FBGT病原菌生长缓慢,需在营养丰富的厌氧肉汤中生长增殖,增殖成功后可在厌氧血平板中生长,该病原菌对甲硝唑全部耐药,不能应用该类药物治疗;青霉素、氨苄西林、克林霉素等常用抗菌药物体外抗菌活性较高,临床可选择这些不同种类的药物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9.
结核分枝杆菌新型改良罗氏快速培养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结核分枝杆菌(结核菌)快速培养方法,提高阳性率,以协助临床早期诊断。方法在新型改良罗氏快速培养基和改良罗氏培养基上接种结核菌后置5.0%的CO2环境中培养,观察结核菌生长情况。结果10株结核菌生长平均所需时间在改良罗氏培养基上为(17.25±5.88)d,而在新型改良罗氏快速培养基上仅为(9.75±1.64)d,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01);在后者,结核菌生长更快速,菌落形成茂盛。结论新型改良罗氏快速培养基比改良罗氏培养基培养结核菌所需时间明显缩短,且生长结果更易观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患者和正常健康人群血浆内毒素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用定量动态比浊法和鲎试剂定性凝胶法检测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和正常健康对照血浆内毒素含量.结果正常对照组血浆内毒素定量(3.30±1.73)pg/ml,定性全部为阴性;革兰阴性菌感染组内毒素(945±2 244.43)pg/ml,定性阳性率为68.19%;经SPSS统计软件t检验分析,对照组与革兰阴性菌感染组内毒素平均值差异显著(t=2.608,P=0.025),相关性分析表明定量动态比浊法和鲎试剂定性凝胶法在0.01水平相关.结论检测血浆内毒素含量有助于早期判断感染的细菌种类及是否存在内毒素血症,有利于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和及时对症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