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非损伤阈值下微脉冲激光(subthreshold micropulse laser,SML)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R)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非随机病例对照研究。慢性CSCR患者60例(60眼),分为3组:非治疗观察(non-therapeutic observation,NTO)组、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组、SML组,每组20例(20眼)。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自发荧光、黄斑完整评估仪等获取研究前后患眼的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视网膜敏感度(retinal sensitivity,RS)、视网膜下液(subretinal fluid,SRF)高度及消失时间、中心黄斑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ubfoveal choroidal thickness,SFCT)、脉络膜毛细血管血流面积(choriocapillaris flow area,CFA)等数据以及评估椭圆体带、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等损伤。结果 NTO组仅4眼SRF消失,消失时间为(2.98±0.34)个月;PDT组患眼经(1.25±0.44)次PDT治疗后SRF均消失,消失时间为(1.87±1.32)个月;SML组患眼经(2.70±1.63)次治疗后SRF均消失,消失时间为(3.50±2.06)个月,PDT组与SML组治疗次数及SRF消失时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末次随访时,NTO组BCVA、RS稍改善,CMT、SCFT及CFA均较入组时下降,但末次随访时NTO组上述指标与PDT组、SML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PDT组、SML组BCVA、RS及CFA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CMT与SCFT均较治疗前下降,两治疗组间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均为P>0.05)。NTO组持续存在椭圆体带损伤,PDT组、SML组椭圆体带形态均改善,自发荧光均未见明显变化,均未见脉络膜新生血管,SML组未见滴定激光斑点。结论 慢性CSCR积极治疗可以避免黄斑结构与功能进一步损伤;SML治疗与PDT治疗结果类似,均能有效改善慢性CSCR患眼视功能与恢复视网膜形态结构,但SML治疗次数相对较多、恢复时间相对较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单纯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与合并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的T2DM患者临床特征及甲状腺功能差异,探讨合并冠心病对T2DM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影响以及甲状腺功能异常与血糖控制的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根据是否合并冠心病,将168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T2DM组和T2DM+CHD组。比较两组间甲状腺功能差异及对血糖控制的影响,评价甲状腺功能指标与血糖控制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与T2DM组比较,T2DM+CHD组患者TSH升高,FT3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组甲状腺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明显升高,以TPO-Ab阳性的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亚临床甲减)为主要类型。与甲状腺功能正常的T2DM患者比较,甲状腺功能障碍的T2DM患者,病程明显延长,FPG、2hPG和HbA1c明显升高(P<0.05)。T2DM患者血清TSH水平与HbA1c之间呈正相关(P<0.05),FT3和HbA1c之间呈负相关(P<0.05)。结论 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甲状腺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更高, TPO-Ab阳性的亚临床甲减为最常见的类型。当合并甲状腺功能障碍时患者血糖控制呈现更加不良的趋势,提示血糖控制不良可能与甲状腺功能紊乱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3.
成骨不全是一种遗传性全身结缔组织疾病,以编码Ⅰ型胶原蛋白的基因(COL1A1和COL1A2)突变为主要致病机制,导致Ⅰ型胶原合成障碍,骨脆性增加。本文就成骨不全的临床分型、分子遗传学及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兰丽霞  黄海  任旋  叶波 《西南军医》2017,(4):361-363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后巩膜加固治疗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伴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8例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伴视网膜脱离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撕除,B组采用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撕除+后巩膜加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伴视网膜脱离治疗后黄斑裂孔闭合率;视网膜解剖复位情况、再次手术发生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最佳矫正视力的差异.结果 B组患者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伴视网膜脱离治疗后黄斑裂孔闭合率高于A组,P<0.05;B组视网膜解剖复位情况、再次手术发生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A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最佳矫正视力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B组最佳矫正视力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 玻璃体切割联合后巩膜加固治疗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伴视网膜脱离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黄斑裂孔闭合率,改善视力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作为一种新方法引导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的疗效。方法 非随机病例对照研究。慢性CSC患者60例(60眼),按引导PDT光斑设计方法分为三组,每组各20例,A组由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设计、B组由吲哚菁绿血管造影设计、C组由OCTA设计,同时选入正常眼36例(36眼)作为对照;患者均采用半剂量维替泊芬PDT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不同时期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视网膜下液(subretinal fluid,SRF)吸收时间、光感受器内外节至Bruch膜厚度(photoreceptor inner/outer segment to bruch member thickness,IOBT)、中央视网膜厚度(central retinal thickness,CRT)、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ubretinal fovea choridial thickness,SFCT)、后极部6 mm×6 mm区域脉络膜毛细血管血流密度(choriocapillary layer angio-flow density,CFD)以及治疗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PDT光斑大小A组(1500.00±79.47)μm、B组(2800.00±629.95)μm、C组(2700.00±553.46)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A组明显小于B、C组(均为P=0.000),B、C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8)。三组SRF吸收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其中A组比B、C组时间延长(均为P=0.000),B、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1)。SRF吸收后三组BCVA 显著提高、IOBT显著增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0),三组间BC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6)、IOB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SRF吸收后三组CRT、SFCT与CFD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0),三组间CRT、CF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0),但SF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5)。CSC患者治疗前后BCVA、CRT、SFCT、IOBT以及治疗前CFD与正常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后未见与视力相关的眼部及全身并发症。结论 适当大小PDT光斑有利于缩短CSC病程,但对最终视力影响不大;OCTA引导与FFA、ICGA引导PDT治疗CSC有相似的效果;因为无创及经济,OCTA引导更优于FFA及ICGA引导。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ranibizumab)联合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TA)治疗Ⅱ型视盘血管炎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Ⅱ型视盘血管炎继发黄斑水肿患者19例(19眼),所有患眼均行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2周后行TA玻璃体内注射.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视力、眼压、眼底表现、三维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及相关并发症.随访期间若黄斑水肿复发则再次行雷珠单抗联合TA治疗,直至黄斑水肿消退.结果 治疗前患眼视力为0.16±0.09,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为(694.88 ±79.06) μm.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与治疗前相比,视力显著提高,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05);治疗后3个月、6个月分别与治疗后1个月相比,视力及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无显著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 >0.05).除1眼在首次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后出现一过性眼压升高外,其余患眼随访期间眼压均在正常范围.治疗后1个月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示视网膜出血、渗出明显吸收,视盘及黄斑部荧光素渗漏明显减轻.患眼平均注药次数为2.11次.随访期间均未观察到与玻璃体内注射及药物相关的并发症.结论雷珠单抗联合TA治疗Ⅱ型视盘血管炎继发性黄斑水肿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可以明显缩短治疗周期、减少药物注射次数,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es,DN)是糖尿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其基本病理是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系膜区大量细胞外基质(ECM)集聚.祖国医学认为,DN的病机特点是本虚标实,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中医药被广泛用于DN的临床研究之中,其中黄芪对DN保护作用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黄芪具有益气升阳、利水消肿、健脾利湿等功效.药理研究证明,黄芪含有多种皂苷、多糖、黄酮,以及氨基酸、亚油酸等成分,具有提高免疫力、抗氧化、抗肿瘤、降糖、降脂、降压、利尿、减少蛋白尿等作用.本文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黄芪对DN的保护作用的最新文献进行归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改良鼻腔泪囊造孔术联合鼻腔泪囊支撑管置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106例慢性泪囊炎行鼻内窥镜下改良鼻腔泪囊造孔术联合鼻泪支撑管置入术,评价其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结果106例均完成了6-18个月的临床随访观察。所有随访患者在3个月取出鼻泪支撑管时,泪道冲洗均通畅。随访6-18个月,治愈101眼(85.6%),好转9眼(7.6%),8眼(6.8%)无效。结论鼻内窥镜下改良鼻腔泪囊造孔术联合鼻泪支撑管置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具有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成功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视网膜内界膜移植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5年4月~2017年1月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46例,并分为两组,常规组用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内界膜移植组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和视网膜内界膜移植治疗.就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视力水平、IS/OS缺损直径和裂孔闭合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内界膜移植组裂孔闭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内界膜移植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和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内界膜移植组术前视力水平、IS/OS缺损直径和常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内界膜移植组患者术后视力水平和常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内界膜移植组治疗后IS/OS缺损直径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视网膜内界膜移植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的疗效确切,可有效促进黄斑裂孔闭合,缩小IS/OS缺损直径,手术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诊断意义进行分析.方法 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进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根据分期情况选择合理治疗方案.结果 40例患者(共80只患眼)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后,有38例患者(76只患眼)得到确诊,诊断准确率为95.00%.38例确诊患者中,Ⅰ期患者10例,Ⅱ期患者9例,Ⅲ期患者7例,Ⅳ期患者6例,Ⅴ期患者4例,Ⅵ期患者2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主要表现为眼部毛细血管发生不同程度黄斑囊样水肿以及扩张、微动脉血管瘤.结论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诊断价值高,可有效提高其早期检出率,并根据检出的分期结果进行针对性治疗,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