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
目的:研究三入路和传统前内侧技术确立股骨骨道的位置、长度和冠状面角度以及前交叉韧带重建的早期疗效。方法:2018年12月到2019年6月收集36例诊断为单纯前交叉韧带断裂而且接受手术的患者,患者均有明确膝关节扭伤史,共分为两组,其中16例采用三入路技术钻取股骨骨道重建前交叉韧带,其中男11例,女5例,平均年龄(30.13±6.54)岁,受伤时间7~60(30.19±15.78) d;20例采用传统前内侧入路技术钻取股骨骨道重建前交叉韧带,其中男15例,女5例,平均年龄(30.80±8.60)岁,受伤时间7~60(27.35±15.50) d。通过CT三维重建技术评估钻取的股骨骨道,采用膝关节Lysholm评分评估患者膝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切口术后都达到Ⅰ期愈合,术中均未出现股骨骨道破裂,血管神经损伤、移植物通过困难及静脉血栓等情况。36例患者获得门诊随访,随访时间9~15(12.00±2.83)个月。采用CT三维重建评估两组患者股骨骨道,股骨骨道位置运用四分法描述为,三入路组:股骨外髁的下(27.83±1.97)%,后(25.57±3.20)%;传统入路组:股骨外髁的下(28.38±3.21)%,后(26.23±3.20)%。骨道长度,三入路组:全长(35.20±5.52) mm,粗骨道长(23.20±2.07) mm;传统入路组:全长(34.60±4.26) mm,粗骨道长(22.56±2.50) mm。冠状面角度,三入路组(47.93±5.98)°;传统入路组(41.78±6.62)°。膝关节Lysholm评分,三入路组:术前57.81±6.23;末次随访97.00±2.48;传统入路组:术前57.15±8.76,末次随访97.30±2.68,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方式所钻取的股骨骨道的位置均在前交叉韧带的解剖止点范围内,三入路法钻取的股骨骨道相对传统前内侧入路法来说冠状面角度较大,形成的骨道长度、两种手术方式的术后早期疗效、手术时间均无差异,但是三入路法的手术视野更宽阔清晰,而且对于术中钻取股骨骨道时需要的屈膝角度要明显小于传统入路技术,降低了手术的难度。  相似文献   
2.
Lysholm评分系统评价髌股关节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Lysholm评分系统评价髌股关节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方法笔者自2011-01—2014-06对63例膝关节髌股关节紊乱症行关节镜诊治术,术前根据Lysholm评分系统对患者进行评分。在关节镜下对每例膝的软骨损伤情况进行评估,采用Outbradge软骨损伤分度方法。评估区域根据Schematic髌股关节的分区方法,观察9个区域内软骨损伤的情况并记录。将Outbradge软骨损伤分度方法转换成计分方法,然后将软骨损伤的指数与Lysholm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本组术中术后均未发生并发症,Lysholm评分为(56.5±18.7)分,髌股关节软骨损伤病理程度的计分为(12.8±8.4)分。Lysholm评分与髌股关节软骨损伤病理程度的计分两者经相关性分析得出两者呈直线负相关(r=0.81)。结论Lysholm评分系统能简单直接、全面可靠地评价髌股关节。其有效性和可靠性不是单纯通过临床症状来验证,而是通过软骨退变的病理程度和临床症状来共同验证的,对髌股关节炎的诊治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关节镜下缝线“8”字打结空心钉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价值。方法以68例患者为对象,比较患者术前、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和Lachman试验阴性率。结果: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良好。术后Lysholm评分为(92.84±1.65)分,显著高于术前(28.46±1.37)的评分(t=33.486,P=0.000)。术后Lachman阴性率为0.00%,显著低于术前100.00%的阳性率(χ2=36.942,P=0.000)。结论关节镜下缝线“8”字打结空心钉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4.
背景:近年报道,腓骨长肌腱可作为重建前交叉韧带新的移植材料,且能取得与腘绳肌腱同等效果,有必要对这2种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移植材料进行系统评价。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腓骨长肌腱和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英文分别在中文数据库(万方医学、中国知网、维普医药、中国生物医学)、英文数据库(Ovid、Pub 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检索腓骨长肌腱和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从自建库至2019年3月,并由2名评价员通过筛选文献、文献评价、提取数据,并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1)通过制定的检索式共检索出中英文文献413篇,最终符合纳入标准10篇,包括647例重建前交叉韧带患者,其中271例使用腓骨长肌腱重建,376例采用腘绳肌腱重建;(2)Meta分析显示:腓骨长肌腱组术后12个月的Lysholm评分、术后6个月的IKDC评分高于腘绳肌腱组(MD=1.23,95%CI[0.31,2.51],P=0.0009;MD=3.19,95%CI[0.07,6.31],P=0.0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腘绳肌腱组(OR=0.15,95%CI[0.03,0.69],P=0.01);两组术后6,12个月的Tegner评分、关节活动度、关节松弛程度,以及术后6个月的Lysholm评分、术后12个月的IKDC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0.05);(3)结果表明,腓骨长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与腘绳肌腱相当,术后12个月的Lysholm评分、术后6个月的IKDC评分优于腘绳肌腱组,并且可减少术后并发症。临床上可推荐腓骨长肌腱代替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但是纳入文献质量限制,需要更高级别的证据。  相似文献   
5.
刘晓伟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10):1329-1332
目的:观察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早期与恢复期开始实施康复治疗的不同疗效及术后综合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65例随机分为3组,第1组26例,采用术前康复教育及早期主动和被动功能训练的综合康复治疗;第2组20例,只接受术后早期主动功能训练康复治疗;第3组19例,在手术30 d后X线检查骨折部位对位正确、稳定、拆除外固定后介入康复治疗。比较3组术后6个月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膝关节活动范围。结果: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膝关节活动范围测量,第3组与第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1组效果最佳,第3组效果不理想。结论: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康复治疗能最大限度防止肌肉萎缩、关节粘连、恢复肢体功能,使患肢功能障碍降低到最低程度,而采用术前康复教育及早期主动和被动功能训练的综合康复治疗是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康复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解剖型钢板结合CPM功能锻炼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解剖型钢板结合CPM功能锻炼治疗,对照组不予CPM功能锻炼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患膝关节屈曲度数、治疗后骨折复位程度。结果术后半年,Lysholm膝关节评分、患膝关节屈曲度数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在骨折复位程度方面也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解剖型钢板结合CPM功能锻炼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疗效较好,解剖复位及功能恢复方面疗效均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膝关节后外侧结构分为静力装置和动力装置。膝关节后外侧结构(Posterolateral stucture,PLS)具有复杂的解剖关系以及重要的膝关节静态和动态稳定作用。该结构的损伤导致严重的膝关节功能障碍,包括胫骨外旋不稳和关节软骨退变,且常合并膝前后交叉韧带、内外侧副韧带、胫骨平台、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关节镜引导下复位内固定对胫骨平台骨折(FTP)患者的疗效和膝关节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8月-2018年3月收治的FTP患者104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观察组行膝关节镜辅助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切口长度、出血量、手术用时、术后引流量及下床时间)、骨生化指标[Ca~(2+)、降钙素(CT)、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和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NBAP)]、治疗疗效、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生活质量SF-36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骨生化指标、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生活质量SF-36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切口长度、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下床时间、NBAP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1),观察组手术时间、Ca~(2+)、CT、BMP水平、Lysholm评分和SF-36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38%,明显高于对照组80.77%(P 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54%,明显低于对照组28.84%(χ~2=4.69,P=0.002)。结论关节镜引导下复位内固定能够明显提升FTP患者的疗效,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改善患者骨代谢指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向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干预疗法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80例,术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术后给予常规处置、康复训练并配合中西医结合干预康复治疗,对照组术后仅行常规处置及康复训练治疗。对2组均行3个月随访,对比2组骨折愈合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采用 Lysholm 膝关节功能评价系统评价患者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术后3个月骨折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术后3个月 Lysholm 膝关节功能各项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干预可明显降低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骨折愈合,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并研究膝关节骨折术后采取疼痛控制护理的临床效果及对疼痛程度的相关性影响.方法 以2018年8月—2020年10月为研究区间,以该区间本科室接诊的72例膝关节骨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入院单双号分组,分为对照组(n=36)和观察组(n=36),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疼痛控制护理,比较两组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