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1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结合减重平板训练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7月住院治疗的84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采用虚拟现实结合减重平板训练(VR+BWSTT),训练15 d、1个月、3个月时比较两组患者康复训练的效果。结果康复训练15 d时,两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及步行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1,3个月时,研究组下肢运动功能及步行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VR+BWSTT能促进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脑外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危险因素及手术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626例接受脑外伤手术患者临床病理资料,记录术中脑膨出发生率,根据术中是否发生急性脑膨出分为观察组(发生急性脑膨出,72例)和对照组(未发生急性脑膨出,554例)。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疾病类型、致伤原因、受伤至手术时间、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颅内压及缺氧状态、合并症、中线移位距离等基本资料和临床特征。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术中脑膨出的危险因素,建立危险因素对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风险预测模型。结果受伤至手术时间是脑外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保护因素,手术远隔部位骨折、术前颅内压、术前缺氧及合并迟发性颅内血肿(DTIH)或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PADBS)是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急性脑膨出的预后指数(PI)为0.764X_1+1.089X_2+1.225X_3+0.953X_4+1.426X_5+0.857X_6(X_1=受伤至手术时间,X_2=手术远隔部位骨折,X_3=术前颅内压,X_4=术前缺氧,X_5=DTIH,X_6=PADBS)。当PI≥1.679时,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风险显著增加。结论受伤至手术时间、手术远隔部位骨折、颅内高压、术前缺氧及合并DTIH和PADBS是术中急性脑膨出的独立影响因素,针对危险因素进行术前和术中干预有助于降低急性脑膨出风险。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比较超声心动图与肺动脉导管测量肺动脉收缩压(PASP)在急性中高危肺血栓栓塞症(PTE)血管内介入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0年2月滨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1例急性PTE患者临床资料。其中中危21例,高危10例,均伴有下肢不同部位深静脉血栓形成。所有患者介入术前均接受经胸超声心动图和DSA下肺动脉导管直接测量PASP,并序贯接受临时腔静脉滤器置入、肺动脉吸栓及导管接触溶栓,回收滤器时肺动脉导管复测PASP,次日或出院前超声心动图复测PASP。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描述超声心动图与肺动脉导管测量PASP值间相关性,配对t检验比较介入术前后两者测得PASP值变化。结果 31例患者介入术后肺栓塞症状均消失,25例血栓完全清除,6例大部分清除。平均溶栓时间(4.65±1.17) d,平均住院时间(10.55±1.89) d。治疗期间1例患者牙龈出血,未发生其他严重并发症。超声心动图测量与肺动脉导管实时直接测量PASP间具有显著相关性(术前r=0.99,P<0.05;术后r=0.67,P<0.05)。超声心动图、肺动脉导管测得介入术前后PASP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79,P<0.05;t=11.64,P<0.05)。术前肺动脉导管测压值高于超声心动图(t= 5.34,P<0.05),术后测压值低于超声心电图组(t=4.21,P<0.05)。结论 介入治疗急性PTE患者效果显著。超声心动图与导管测量PASP值虽略有偏差,但有显著相关性。超声心动图无创测量PASP,可为介入治疗效果评估、预后分析、随访观察提供重要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丙嗪持续静脉滴注治疗早期高热性重度脑出血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发病后72小时内体温39℃以上重度脑出血患者共67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在锥颅血肿抽吸引流的基础上,加用氯丙嗪25mg加5%葡萄糖溶液250-500ml持续静脉滴注,并配合物理降温;对照组只采用一般解热药物配合物理降温治疗。结果:观察组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两组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氯丙嗪持续静脉治疗早期高热性重度脑出血,无明显副作用,使用安全,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海绵窦区显微手术的不断开展,迫切需要海绵窦区颅神经血供的显微解剖资料。方法借助手术显微镜对40例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头颅的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artery,ICA)海绵窦段分支及颅神经血液供应进行了显微解剖研究。结果动眼神经和滑车神经的近段主要由小脑幕动脉供血、外展神经近段主要由脑膜背侧动脉分支供血。三者的远段主要由海绵窦下动脉前支供血;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及远端分支主要由海绵窦下动脉供血。结论海绵窦下动脉是供应所有入眶颅神经最重要的供血动脉,在海绵窦区进行显微手术时,保护好各颅神经的血供是减少术后颅神经损伤、获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病例介绍患者女 ,5 8岁。因“头晕半个月、发作性抽搐 1d”于 2 0 0 4年 12月 12日入院。 5 0年前因外伤而出现右额部头皮肿物 ,未行诊治。肿物在卧位、头低位或用力时明显 ,坐位或站立时缩小 ,5 0年来肿物稍增大 ,无红肿和疼痛。体格检查 :神清 ,语利 ,神经系统无阳性发现。右额部自眉弓至前发际处有约 8.0cm× 5 .0cm大小肿物 ,质软 ,无搏动 ;挤压可缩小至消失 ;松开又膨出。压迫颈静脉明显增大 ,肿物皮肤颜色和温度未见异常 (见图 1)。其下颅骨凹凸不平。左眼睑有两处约2 .0cm× 1.0cm褐色皮肤色素沉着。颅脑MRI发现 :额叶、骨、皮下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枕骨大孔区肿瘤的MRI诊断、类别和显微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MRI诊断和显微手术治疗51例枕骨大孔区肿瘤,根据肿瘤的MRI及类别选择手术入路,经枕下后正中入路手术切除41例,经枕下远外侧入路手术切除10例。结果肿瘤全切除37例(72.5%),次全切除13例,部分切除l例。临床症状改善者40例,保持原有症状者5例,症状较术前加重4例,术后死亡2例。术后随访到45例,随访期内复发3例。结论枕骨大孔区肿瘤种类及表现差异性大,MRI检查可提供准确的定位和诊断;根据MRI成像特点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和采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肿瘤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张洪海  翟秀云  石英  孙玉  陈德喜 《临床荟萃》2013,28(10):1083-1086
目的研究我国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儿童长期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后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线粒体DNA基因D环(D-loop)区序列的影响。方法选择34例ART的HIV感染儿童与21例正常对照儿童,提取两组儿童PBMC内DNA,普通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扩增线粒体DNA D-loop区序列并测序。结果 ART组儿童PBMC内线粒体DNA D-loop区碱基变异数(6.29±2.25)bp高于对照组儿童(4.71±2.53)bp(P〈0.05),ART组患儿PBMC线粒体DNA D-loop区共有50个位点出现碱基改变,其中有3个位点的变异频率在两组儿童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16362T→C、131T→C、489T→C。结论 ART可能导致儿童PBMC线粒体DNA Dloop区基因变异增加。  相似文献   
10.
正表皮样囊肿,发生率约占颅内肿瘤的1%,最常见于桥小脑角区,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发病年龄以20~40岁多见[1-2]。多发性颅脑表皮样囊肿罕见,我科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1病例患者,男,27岁。因"左枕部肿物10余年,咽部不适2个月"于2014年03月17日入院。枕部肿物起初如黄豆大小,质软,局部无明显红肿破溃,一直未就医治疗,后逐渐增大。2个月前患者出现咽部不适,偶饮水呛咳,后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