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头MasonⅡ、Ⅲ型骨折的疗效. 方法 2006年4月至2010年6月共收治19例桡骨头MasonⅡ、Ⅲ型骨折患者,男13例,女6例;年龄19 ~ 52岁,平均36.7岁;左侧12例,右侧7例.骨折按Mason分型:Ⅱ型6例,Ⅲ型1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8d,平均5.8d.所有患者均采用微型螺钉或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术后根据Broberg和Morrey评分标准评定肘关节功能. 结果 19例患者术后获1~3年(平均1.6年)随访.骨折愈合时间为3~6个月,平均4.8个月.术后未发生关节感染、神经损伤、金属异物反应及腕部畸形等并发症.肘关节功能根据Broberg和Morrey评分标准评定:优7例,良9例,可2例,差1例.结论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头MasonⅡ、Ⅲ型骨折可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GQ-B型骨科多功能复位器辅助下闭合复位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实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1年2月手术治疗的34例胫骨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术中是否应用GQ-B型骨科多功能复位器辅助手术分为2组:A组为辅助下手术组,B组为非辅助手术组.按照患者性别、年龄、骨折AO分型、内固定方式的对应相似关系进行配对入组.本研究共纳入20例患者,男14例,女6例.A组年龄为19 ~48岁,平均31.4岁;B组年龄为21 ~46岁,平均32.1岁.全部采用胫骨交锁髓内钉固定.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手术时间、手术医生人数等指标进行比较. 结果A组和B组的术中出血量平均分别为(43.0±14.2)、(95.0±47.2) mL,术中透视次数平均分别为(26.4±4.9)、(50.5±14.1)次,手术时间平均分别为(61.5±13.9)、(92.0±22.9)min,手术医生人数平均分别为(2.4±0.5)、(3.3±0.5)人,以上项目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平均分别为(16.2±6.8)、(16.6±8.3)周;Johner-Wruhs胫骨干骨折评分系统评定患肢功能:A组优6例,良4例;B组优6例,良3例,可1例,以上项目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GQ-B型骨科多功能复位器辅助下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量,特别是在降低术中X射线损害及减少手术人员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1991年8月~1999年6月采用Holo-Vest技术用于治疗C2齿突Ⅲ型骨折5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5例,男性4例,女性1例。年龄12~71岁,平均36岁。5例均为车祸致伤。伤后来院时间:最短30分钟,最长7天,平均1.5天。全部病人均有颈项痛,C1~2棘突压痛,颈部僵直,活动明显受限。住院时间:3~16天,平均6天。 方法:采用Holo-Vest装置,在X线监视下,根据患者的受伤机制、C2齿突骨折及移位情况调节头环的方向和牵引力大小,在矢、轴、水平三维力的作用下使颈椎骨折得以复位。治疗期间需定期拍摄X线片,对骨折的愈合过程进行动态观察,纠正移位,避免颈椎过牵。 结果 本组5例经单纯采用Holo-Vest技术,治疗期间均未出现颅钉穿透颅骨或滑脱、钉道局部感染、胸部压疮等情况。于10~12周拍X线片复查,证实骨折已临床愈合,去除此装置,改用颈围领保护4~6周,治疗结束。随访6个月~7年,平均2年6个月,5例患者颈部活动良好、无痛、无神经症状,恢复正常工作及生活。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PFNA-Ⅱ髓内钉与微创INTERTAN髓内钉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6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微创组和基础组,每组33例。微创组患者采用INTERTAN髓内钉固定,基础组患者采用PFNA-Ⅱ髓内钉固定。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髋关节恢复情况。结果微创组手术出血量、术后输血量均少于基础组,手术时间、负重时间均短于基础组,疼痛评分低于基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03%,明显低于基础组的18.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髋关节恢复优良率为93.94%,明显高于基础组的72.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NTERTAN髓内钉固定效果好,可改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预后,并发症少,且髋关节恢复优良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北京地区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患者术后抗骨质疏松症药物(AOM)治疗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横断面研究。纳入2018年11月—2019年11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医院、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昌平区医院、北京市顺义区医院、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收治的髋部脆性骨折患者1 963例,总结其人口学特征,并收集患者入院后30、120、365 d的临床资料,AOM治疗及健康基本补充剂使用情况。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OM治疗的影响因素。结果 1 963例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患者,住院时年龄65~102(79.3±7.2)岁,≥80岁患者占56.7%(1 113/1 963);男性患者占30.8%(604/1 963),女性患者占69.2%(1 359/1 963);股骨颈骨折84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1 077例,股骨粗隆下骨折40例。综合3个时间点,在髋部骨折后1年内,33.0%(648/1 963)的患者接受过AOM治疗,71.0%(1 394/1 963)的患者使用过健康基本补充剂。入院后30、120、365 d患者AOM治疗率分别为23.0%(451/1 963)、17.9%(353/1 963)、21.0%(412/1 963),健康基本补充剂使用率分别为59.0%(1 158/1 963)、45.0%(883/1 963)、38.0%(746/1 96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80岁[粗比值比(OR)=0.645,95%可信区间(CI) 0.495~0.840]、男性(粗OR=0.760,95% CI 0.581~0.996)、共管模式(粗OR=3.025,95% CI 0.973~9.405)、居住地农村(粗OR=0.523,95% CI 0.388~0.704)、AOM服用史(粗OR=7.612,95% CI 2.227~26.020)、既往骨质疏松症史(粗OR=5.065,95% CI 3.149~8.147)、骨质疏松评估(粗OR=1.379,95% CI 1.105~2.451)是AOM治疗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80岁(调整后OR=0.618,95% CI 0.488~0.781)、男性(调整后OR=0.716,95% CI 0.565~0.908)、居住地农村(调整后OR=0.492,95% CI 0.375~0.645)是AOM治疗的危险因素;共管模式(调整后OR=2.632,95% CI 1.004~6.897)、AOM服用史(调整后OR=4.870,95% CI 2.080~11.402)、既往骨质疏松症史(调整后OR=4.804,95% CI 3.253~7.096)、骨质疏松评估(调整后OR=1.393,95% CI 1.041~1.862)是AOM治疗的保护因素。结论 北京地区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患者的AOM治疗率偏低。年龄≥80岁、男性、在农村居住的髋部脆性骨折患者治疗率较低,可采取共管模式,术前进行骨质疏松诊断与评估,提高骨质疏松治疗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脑血管病后遗症患者患侧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38例脑血管病后遗症患者股骨颈骨折,所有病例均合并有一种或一种以上内科疾病。积极治疗内科疾病和充分术前准备后,人工股骨头置换22例,全髋关节置换16例。术后患肢外展位,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前合并内科疾病给予相应治疗,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第2天开始被动或主动关节练习,髋部及肢体肌力康复训练,并加强髋外展肌力康复训练。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关节脱位现象,没有出现假体松动下沉及髋臼磨损病例。3例发生患肢深静脉血栓,1例泌尿系感染,1例异位骨化,6例行走时出现髋关节疼痛。按Harris评分标准,优良率89.5%。结论人工关节置换适应症取决于患者手术耐受性、患者的预期寿命,股骨颈骨折合并脑血管病后遗症患者经过认真调整重要器官功能和营养状况,严格掌握手术禁忌证,效果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7.
8.
9.
断层甲床游离移植一期修复手指甲床缺损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甲床与甲板的生长来源及组织学特征,探讨断层甲床游离移植一期修复手指甲床缺损的治疗方法的可行性、安全性,综合评价术后手指功能情况.方法 通过考证甲床与甲板的基础研究方面的进展,总结我院于2003年8月~2005年8月临床应用第一足趾断层甲床游离移植治疗外伤性甲床缺损15例20指.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7~26个月,移植甲床全部成活,甲板生长平整无明显畸形,对指端软组织保护、防止指腹软组织向背侧旋转作用明显,同时保留甲板对手指的修饰作用.结论 断层甲床游离移植符合甲床与甲体生长及生发规律,甲板外形良好,尽可能的保留了甲板基本功能,手术方法操作简单,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9—2017-08诊治的75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39例(63椎)采用PVP手术治疗(PVP组),36例(55椎)PKP手术治疗(PKP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发生率、非手术椎体再骨折发生率,术后疼痛VAS评分、ODI指数、伤椎前缘高度比值与后凸Cobb角。结果 75例均获得至少12个月随访。PKP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较PVP组长,骨水泥注入量较PVP组多,骨水泥渗漏发生率较PVP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VP组与PKP组术后疼痛VAS评分、非手术椎体再骨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KP组术后1周、3个月ODI指数、伤椎前缘高度比值、后凸Cobb角均优于PV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PVP与PKP手术均可以有效缓解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症状,但PKP手术对伤椎前缘相对高度恢复、后凸畸形改善的效果更好,进而更能够减轻患者脊柱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