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251篇
  免费   38349篇
  国内免费   18745篇
耳鼻咽喉   3612篇
儿科学   6121篇
妇产科学   2394篇
基础医学   23461篇
口腔科学   7239篇
临床医学   43541篇
内科学   33354篇
皮肤病学   4160篇
神经病学   9489篇
特种医学   1519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7篇
外科学   31960篇
综合类   98168篇
一般理论   2篇
预防医学   39946篇
眼科学   5007篇
药学   44697篇
  791篇
中国医学   37671篇
肿瘤学   17513篇
  2024年   506篇
  2023年   4674篇
  2022年   11460篇
  2021年   14833篇
  2020年   14966篇
  2019年   14068篇
  2018年   7161篇
  2017年   10352篇
  2016年   6914篇
  2015年   13763篇
  2014年   18644篇
  2013年   23246篇
  2012年   33567篇
  2011年   35486篇
  2010年   31202篇
  2009年   27814篇
  2008年   28786篇
  2007年   27591篇
  2006年   24576篇
  2005年   19379篇
  2004年   13806篇
  2003年   11435篇
  2002年   8698篇
  2001年   7870篇
  2000年   5724篇
  1999年   2564篇
  1998年   810篇
  1997年   825篇
  1996年   667篇
  1995年   535篇
  1994年   531篇
  1993年   307篇
  1992年   244篇
  1991年   235篇
  1990年   196篇
  1989年   147篇
  1988年   113篇
  1987年   118篇
  1986年   96篇
  1985年   75篇
  1984年   47篇
  1983年   53篇
  1982年   31篇
  1964年   10篇
  1959年   25篇
  1958年   28篇
  1957年   27篇
  1956年   17篇
  1955年   19篇
  1953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First-line chemotherapy for advanced/metastatic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HER2)-negative gastric/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 cancer (GC/GEJC) has poor median overall survival (OS; <1 year). We report efficacy and safety results from Chinese patients in the phase III global CheckMate 649 study of nivolumab plus chemotherapy vs chemotherapy for the first-line treatment of GC/GEJC/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 (EAC). Chinese patients with previously untreated advanced or metastatic GC/GEJC/EAC were randomized to receive nivolumab (360 mg Q3W or 240 mg Q2W) plus chemotherapy (XELOX [capecitabine and oxaliplatin] Q3W or FOLFOX [oxaliplatin, leucovorin and 5-fluorouracil] Q2W), nivolumab plus ipilimumab (not reported) or chemotherapy alone. OS, blinded independent central review-assessed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 objective response rate (ORR), duration of response (DOR) and safety are reported. Of 1581 patients enrolled and randomized, 208 were Chinese. In these patients, nivolumab plus chemotherapy resulted in clinically meaningful improvement in median OS (14.3 vs 10.2 months; HR 0.61 [95% CI: 0.44-0.85]), median PFS (8.3 vs 5.6 months; HR 0.57 [95% CI: 0.40-0.80]), ORR (66% vs 45%) and median DOR (12.2 vs 5.6 months) vs chemotherapy, respectively. The safety profile was acceptable, with no new safety signals observed. Consistent with results from the global primary analysis of CheckMate 649, nivolumab plus chemotherapy demonstrated a clinically meaningful improvement in OS and PFS and higher response rate vs chemotherapy and an acceptable safety profile in Chinese patients. Nivolumab plus chemotherapy represents a new standard first-line treatment for Chinese patients with non-HER2-positive advanced GC/GEJC/EAC.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TAVI)术前合并心房颤动(房颤)是否会对患者的预后产生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入选2016年5月至2020年11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住院并成功接受TAVI治疗且顺利出院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115例。根据入选患者是否合并房颤将其分为房颤组(21例)及非房颤组(94例)。随访纳入患者的术后抗栓治疗情况及终点事件的发生情况, 终点事件为12个月的净不良心脑血管事件(NACCE), 包括心原性死亡、因心力衰竭再入院、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及严重出血[出血学术研究联合会(BARC)定义的3~5型出血]。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ACCE事件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15例成功接受TAVI并顺利出院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 年龄(73.8±6.9)岁, 男性63例, 其中21例(18.2%)在TAVI术前诊断为房颤。在术后抗栓治疗方面, 非房颤组患者中48.9%(46/94)接受了单药抗血小板治疗, 47.9%(45/94)接受了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房颤组患者中47.6%(10/21)使用抗凝药, 33.3%(7/21)接受了双联抗血小板...  相似文献   
5.
Cardiovascular Drugs and Therapy - Histone deacetylase 3 (HDAC3) and 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 (SIRT1) are histone deacetylases that regulate important metabolic pathways and play important...  相似文献   
6.
Journal of Thrombosis and Thrombolysis - Newer generation durable polymer drug-eluting stents (DP-DES) and biodegradable polymer DES (BP-DES) have similar efficacy with dual-antiplatelet therapy...  相似文献   
7.
吴俣  刘民 《中国全科医学》2022,25(11):1309-1313
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初始至今,COVID-19的病原体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不断进化和变异,产生传播力和毒力变化的变异株,如Alpha(B.1.1.7)、Beta(B.1.351)、Gamma(P.1)、Delta(B.1.617.2)以及Omicron(B.1.1.529)变异株。深入研究不同变异株感染所致的COVID-19潜伏期有助于追溯传染源,确定密切接触者的留验、检疫和医学观察期限,为及时调整COVID-19疫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本文主要综述了国内外感染SARS-CoV-2野生株和不同变异株的COVID-19潜伏期的相关研究,研究发现,感染SARS-CoV-2野生株的潜伏期在4~8 d,中位潜伏期约为5.5 d。感染Beta、Gamma变异株的潜伏期与野生株基本类似,约为5 d。感染Alpha、Delta和Omicron变异株的潜伏期则低于其他毒株,分别为4 d、4 d和3 d。  相似文献   
8.
持续性生殖器官兴奋紊乱/生殖器官-骨盆感觉障碍综合征(PGAD/GPD)为持续性生殖器官兴奋紊乱(PGAD)和生殖器官-骨盆感觉障碍(GPD)的合称,是国外近年发现的一种以自发或继发出现的持续性性兴奋状态以及生殖器官和骨盆区域的感觉异常为特征的独特病症,但在国内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尚未查到PGAD/GPD的相关报道。姿势解密技术(DPS)是在融合国际上各种主流姿势矫正技术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以4R原则为核心的手法治疗技术,对改善肌骨疼痛和体态异常等病症疗效独特。本文报道了国内1例运用DPS治疗PGAD/GPD症状完全缓解的病例,并复习国外关于PGAD/GPD的相关文献,以期引起国内同行对此病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背景 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与个体健康息息相关,低出生体质量是早期新生儿死亡的高危因素,而巨大儿的发生不仅可增加母婴产时并发症发生风险,还可增加个体成年后罹患各种慢性病的风险。因此,寻找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影响因素十分重要。 目的 探讨孕妇肠道菌群对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影响。 方法 以2017年1—9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出生的516例新生儿及其孕母为研究对象,根据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将其分为低出生体质量儿组(LW组,n=24)、正常体质量儿组(NW组,n=479)、巨大儿组(OW组,n=13)。采集孕母的肠道菌群参数及临床实验室检测指标,采用QIIME软件进行孕期肠道菌群组成分析和多样性分析;采用LEfSe分析,分别对三组孕妇肠道菌群属水平上的相对丰度进行两两比较,识别组间具有明显差异的菌群;通过线性模型MaAsLin进行多元分析,以捕获各实验室检测指标与微生物属之间的相关性;通过Boruta随机森林分类器模型分别基于实验室检测指标和肠道菌群分类操作单元(OTUs)构建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分类预测模型,探究孕妇肠道菌群对新生儿体质量的影响。 结果 三组孕母的肠道菌群组成分析发现,门水平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物种丰富度最高,属水平里普拉梭菌(Faecalibacterium)明显富集,三组间门水平的香农指数和辛普森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的LEfSe分析发现:与LW组比较,NW组链球菌(Streptococcus)和罗氏菌(Roseburia)明显富集(P<0.05),而芽孢杆菌(Bacillaceae)、萝卜属菌(Raphanus)、甲烷球形菌(Methanosphaera)、巴氏杆菌(Barnesiellaceae)、普雷沃氏菌(Paraprevotella)丰度明显降低(P<0.05);与NW组比较,OW组属巨单胞菌(Megamonas)、属粪球菌(Coprococcus)、韦荣氏菌(Veillonellaceae)、cc-115、梭菌(Closrtidiaceae)、另枝杆菌(Alistipes)明显富集(P<0.05),而布劳特氏菌(Blautia)和伊格尔兹氏菌(Eggerthella)丰度明显降低(P<0.05);与LW组比较,OW组Closrtidiaceae、Alistipes菌群明显富集(P<0.05),而Barnesiellaceae丰度明显降低(P<0.05)。基于实验室检测指标分类器模型、肠道菌群OTUs分类器模型,区分NW组与LW组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2、0.77,区分NW组与OW组的AUC分别为0.65、0.78。 结论 不同出生体质量新生儿对应孕母的肠道菌群存在差异,孕母肠道菌群OTUs模型可区分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大小,孕妇肠道菌群可能是预测新生儿体质量的一个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0.
家庭医生工作室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全科诊室衍生的新概念,是全科医学团队服务签约居民的平台和载体,但我国家庭医生工作室研究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随着医防融合概念的不断深入,也为了提高卫生服务质量,急迫需要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家庭医生工作室建设的评价体系。基于此,本文基于结构-过程-结果(SPO)模型,综述国内外有关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结构、过程及结果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为进一步规范建设家庭医生工作室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