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88篇
预防医学   23篇
药学   14篇
  1篇
中国医学   2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文研究一种基于组织修复方式实现脑肿瘤磁共振图像与正常脑磁共振图像准确配准的方法。首先在BraTS2018数据集使用分割网络分割脑部肿瘤,然后根据肿瘤分割掩膜,使用组织修复网络模拟生成肿瘤区域内缺失的正常组织以替换肿瘤区域。最后,将修复后的脑图像与标准的正常脑图像配准。我们通过对修复前后图像和正常图像配准结果来评估我们的方法有效性。配准实验结果表明,我们提出的方法降低了脑肿瘤图像中病理变异对配准结果的影响,与传统的直接配准的算法相比,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能获得更准确的配准结果,可以有效模拟生成正常组织替换肿瘤区域,从而提高脑肿瘤图像与正常大脑图像的配准准确度。  相似文献   
2.
局部注射抗痨药物治疗颈淋巴结核的临床疗效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淋巴结结核全身均可发生,是较为常见的肺外结核,以颈部淋巴结最为常见,占淋巴系统疾病的80%~90%,临床即使按十字方针规范化疗,部分患者仍发生肿大淋巴结周围炎,干酪样坏死、液化,继而出现寒性脓肿,发病率高达20%以上,且常规用药疗程长,效果差,也易发生肝肾功能损害及胃肠道的不良反应。作者通过临床实践,总结出治疗时间短,病灶愈合快的方法,即将颈淋巴结核分为单纯肿块型和寒性脓肿破溃型,局部应用抗痨药物,同时全身规范化疗,一般1~3月能达到临床治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小青龙汤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同时联合应用三子养亲汤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枣庄市妇幼保健院在2018年5月~2020年2月期间收治的82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进行此次回顾性分析,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41例。其中,参照组使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应用小青龙汤和三子养亲汤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FVC、FEV1以及PEF等肺功能指标、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少于参照组,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儿对于治疗工作的依从性对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治疗过程中,使用小青龙汤和三子养亲汤进行联合治疗,能够明显的改善患儿的肺功能,提高患儿治疗的有效性,同时减少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提高患儿的安全性,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盐酸羟考酮在颅脑创伤急诊手术中的麻醉镇痛效果及其对髓鞘碱性蛋白(MB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蛋白、D-二聚体(D-D)及C反应蛋白(CRP)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因急性颅脑损伤在北海市第二人民医院行急诊开颅手术治疗的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麻醉维持:对照组给予丙泊酚4~8 mg/(kg·h),瑞芬太尼0. 1~0. 15μg/(kg·min),观察组给予丙泊酚4~8 mg/(kg·h),盐酸羟考酮0. 1~0. 15 mg/(kg·h)。预痛处理:手术结束前15 min,对照组予舒芬太尼0. 15μg/kg预先镇痛,观察组予盐酸羟考酮0. 08 mg/kg预先镇痛。比较分析两组麻醉效果、镇痛效果、MBP、NSE、S-100B、D-D、CRP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麻醉术后恢复时间、开眼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术中MAP及HR低于对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术后1 h、6 h、12 h、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在T1、T2时血清MBP、NSE、S-100B、D-D、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丙泊酚联合羟考酮用于急性颅脑外伤手术的麻醉维持阶段,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在预镇痛处理时应用羟考酮可较好管理术后疼痛,降低疼痛引起脑组织氧化应激反应及炎症反应,减少脑组织的二次损伤,为急性脑损伤手术麻醉及镇痛处理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总结分析临床大量输血情况,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水平,节约血液资源。方法利用临床输血信息管理系统与发血记录本,回顾该院2018年9月至2019年10月28例大量输血患者的用血情况。结果 28例患者共输注386.0U红细胞,平均每例13.8U;输注新鲜冰冻血浆42 850.0mL,平均每例1 530.4mL;输注冷沉淀65.0U,平均每例2.3U;输注单采血小板3.0个治疗量,平均每例0.1个治疗量。结论根据临床症状、出血和相关实验室指标,依据大量输血预案对大出血患者优先使用红细胞,对血浆的使用稍加限制,加强患者血液保护,提高临床医生的合理用血意识。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叶酸缺乏对斑马鱼胚胎造血干细胞发育的干扰作用以及对胚胎造血区凋亡的影响,初步探讨叶酸缺乏导致血液生成异常的机制。方法将二氢叶酸还原酶基因(DHFR)功能阻断构建叶酸缺乏斑马鱼模型,分别用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甲氨蝶呤(MTX)以及DHFR表达阻抑技术处理斑马鱼胚胎,造成胚胎体内叶酸缺乏的模式。在显微镜下观察胚胎发育情况,用胚胎固兰染色观察斑马鱼胚胎血细胞生成量,并用原位杂交和Real-timePCR方法检测血细胞分化和生成密切相关基因FLK-1、GATA1和GATA2的表达情况,利用TUNEL法检测斑马鱼胚胎造血区的凋亡状况。结果与各对照组相比,叶酸缺乏组斑马鱼胚胎的造血区形态学发育异常,血细胞数量明显减少,FLK-1、GATA1和GATA2的表达显著下降,胚胎造血区的凋亡增加。结论叶酸缺乏干扰了血细胞的生成,叶酸缺乏组胚胎FLK-1、GATA1和GATA2的表达降低和造血区的凋亡增加与胚胎血液系统发育异常相关。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技术和移动终端(“本研究采用手机”)健享互联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简称“手机APP”)对结核病患者居家隔离期间活动轨迹和服药情况进行监测的情况,本研究选择深圳市南山区慢性病防治院(简称“南山慢病院”)2017年8—11月登记管理并自愿签署居家隔离治疗知情同意书的10例处于传染期但病情较轻的涂阳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对10例患者居家隔离期间进行手机APP管理,2周(即1个居家隔离周期)后到南山慢病院进行痰涂片检查,依据痰涂片结果决定解除隔离或继续隔离。最终进行1个居家隔离周期者7例,进行2个居家隔离周期者3例;使用APP上传服药视频率≥95%者8例;3例患者居家隔离期间全程在家庭范围内活动,7例患者未能全程在家庭范围内活动但活动轨迹明晰。7例外出者中,2例患者因病外出就诊5次均上报;2例患者因病和其他事由外出3次和4次均未上报;1例患者因病外出就诊4次均上报,但因搬家外出1次未上报;1例患者因就医检查外出2次均上报,但因其他事由外出3次均未上报;1例患者因就医检查外出5次均上报,因购买生活用品外出1次未上报。结果表明,基于GPS技术的涂阳肺结核患者居家隔离治疗模式,为精确有效地隔离涂阳肺结核患者、减少结核病传播可提供防控监督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在彩色多普勒超声辅助下调整体外膜肺氧合(ECMO)管道位置、离心泵转速等可变指标,能否优化患者组织氧供及改善预后。 方法 将经机械通气效果不佳的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10)及对照组(n=9),观察组根据血流动力学结果,调整离心泵转速等指标,让远端桡动脉血氧分压>90 mmHg;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的工作负荷指标及预后的差异。 结果 观察组ECMO优化后在血流动力学(肺动脉楔压及心脏指数)及氧动力学方面(桡动脉氧分压)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含有造影剂的膜肺血流到达的位置较对照组远(P<0.05);观察组中肾脏和肝脏的形态结构基本处于正常,而对照组肾脏和肝脏均存在萎缩和肿胀的现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ECMO优化后总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病死率低于对照组(10%vs 55.6%,χ2=4.550,P<0.05)。 结论 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辅助下,调整ECMO管道位置、离心泵转速等可变指标,可以减少无效“小循环”的发生,提高组织器官氧供,减少酸中毒和器官衰竭的发生,从而缩短ICU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体外腹主动脉末端阻断辅助标准心肺复苏(CPR)提供影像解剖学基础。 方法 75名患者的CT影像解剖图中,以脐为标志点,主要观测:①脐中点水平面对应椎体的位置;②腹主动脉末端与脐中点的关系;③腹主动脉下段、下腔静脉下段与腰椎的相对位置关系。 结果 腹主动脉末端、腰椎与脐标志点基本重叠于人体正中线位置:①脐中点位于腰4椎体下缘以上40.31mm,以下32.82 mm范围内;②腹主动脉末端在脐上、下35 mm范围内;③腹主动脉末端所在的横切面上腹主动脉位于脊柱椎体前略偏左侧,下腔静脉在此平面位于椎体前偏右侧。 结论 可以脐为重要的标志点定位腹主动脉末端以进行体外腹主动脉远端阻断,辅助标准CPR改善血流动力学机制,保证心脑等重要器官血供,从而增高冠状动脉灌注压和CPR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