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7篇
外科学   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文题释义: 寰枢椎脱位:是指先天畸形、创伤、退变、肿瘤、感染炎症和手术等因素造成的寰椎与枢椎(第一和第二颈椎)骨关节面失去正常的对合关系,发生关节功能障碍和(或)神经压迫的病理改变。 枢椎支点螺钉:利用杠杆原理将常规颈椎螺钉的钉槽底部加高,其产生的提拉复位能力较常规颈椎螺钉强,在寰枢椎脱位某些需行经口松解手术中,可应用枢椎支点螺钉的提拉复位能力直接行后路手术,从而避免行经口手术,降低感染、患者痛苦、术中改变体位等造成医源性损害的风险,可广泛应用于寰枢椎后路钉棒内固定。 背景:寰枢椎脱位常需要手术复位,后路钉棒固定融合是最常用的术式,但目前的钉棒固定系统常通过加大连接棒的弯曲度来增加复位效果,导致置棒操作困难,增加了脊髓损伤概率。 目的:评价枢椎支点螺钉应用于寰枢椎脱位治疗的初步效果。 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寰枢椎脱位患者11例,其中男4例,女7例,年龄8-51岁,均进行后路钉棒固定融合治疗:在寰椎双侧植入常规颈椎后路螺钉,枢椎双侧植入枢椎支点螺钉。记录手术前后的寰齿前间隙及颈椎JOA评分,术后定期随访复查X射线、CT检测以评价复位、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情况。试验方案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结果与结论:①1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发生椎动脉及脊髓神经损伤;②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6个月,所有患者术后颈部疼痛及神经功能障碍的症状均不同程度改善;所有患者均获寰枢椎间骨性融合,平均融合时间为6个月;③术后1周X射线片及CT检查显示寰枢椎复位满意,内固定位置良好;④11例患者末次随访时的寰齿前间隙明显低于术前[(6.8±1.5),(2.4±0.9)mm,t=17.854,P=0.000],颈椎JOA评分明显高于术前[(14.1±1.3),(15.9±0.9)分,t=-10,P=0.000];⑤随访期间无松动及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无复发脱位;⑥结果表明,在后路钉棒固定融合术中应用枢椎支点螺钉治疗寰枢椎脱位的复位效果良好,临床初步疗效满意。 ORCID: 0000-0002-5790-4030(葛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2.
文题释义: 寰枢椎脱位:可分为可复性、难复性和不可复性脱位3种类型,其可导致C1/2水平脊髓压迫而造成神经功能障碍症状,临床上多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后路钉棒固定融合术是最常用的手术方式。 寰枢椎板间融合器:与寰枢椎侧块关节融合器不同,其直接固定在寰椎后弓与枢椎椎板骨面上,是一种新型融合器,此融合器可配合广泛使用的后路钉棒内固定手术,置入简便,增加植骨与寰椎后弓及枢椎椎板骨面的接触应力,促进骨性融合。 背景:寰枢椎融合器一直以侧块关节融合器为研究热点,但其置入操作风险过大,目前临床上一直缺乏可广泛应用的寰枢椎融合器。 目的:探究成人后路寰枢椎板间融合器的CT影像解剖学可行性并给出初步设计。 方法:对100例成人(男50例,女50例)寰枢椎CT三维成像进行测量,测量指标包括寰椎单侧后弓长度、寰椎后弓厚度、枢椎单侧椎板长度、枢椎椎板厚度、寰椎后弓上缘至枢椎椎板下缘距离,分析寰枢椎后方部分结构的CT测量数据并设计寰枢椎板间融合器。 结果与结论:①男、女性的寰椎单侧后弓长度分别为(23.41±1.48) mm和(22.23±1.25) mm,寰椎后弓厚度分别为(6.00±0.96) mm和(5.28±0.78) mm,枢椎单侧椎板长度分别为(18.54±2.23 )mm和(17.31±0.91) mm,枢椎椎板厚度分别为(5.12±1.31) mm和(4.98±1.26) mm,寰椎后弓上缘至枢椎椎板下缘距离分别为(32.63±2.76) mm和(31.39±4.04) mm;②不同性别的双侧测量数据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男性的寰椎单侧后弓长度、寰椎后弓厚度、枢椎单侧椎板长度大于女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男性与女性的枢椎椎板厚度、椎后弓上缘至枢椎椎板下缘距离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③寰枢椎后方部分结构的CT测量结果提示寰枢椎板间融合器是可行的;④寰枢椎板间融合器初步设计成功,并获得国家专利;⑤提示寰枢椎板间融合器具有应用可行性,可用于寰枢椎后路钉棒固定融合过程中,提升寰枢椎间的植骨融合率。 ORCID: 0000-0002-2101-1900(邹小宝)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口咽病灶清除联合后路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上颈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3年1月~2013年12月,应用经口咽病灶清除联合后路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上颈椎结核患者19例,男12例,女7例,平均年龄41.9±8.3岁(6~71岁)。其中寰椎结核11例,寰枢椎结核6例,寰椎并寰枕关节结核2例,病灶均破坏累及寰枕关节或寰枢椎侧块,均伴有寰枢关节脱位,病灶周围脓肿形成。采用JOA评分评价脊髓神经功能,VAS评分评价枕颈部疼痛症状,寰齿间隙(ADI)评价复位情况,定时随访并复查X线片、CT评价植骨融合情况。结果:19例患者均成功接受手术,其中行枕颈融合11例,寰枢椎融合7例,C1~C3融合1例。术中未出现脊髓神经及血管损伤。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33.2±7.2个月(24~48个月)。随访复查X线片、CT显示椎前脓肿消失、寰枢椎复位良好,未发生内固定松动、断裂等;17例术后3个月实现后路骨性融合或前路骨缺损部植骨骨性愈合,另2例术后6个月达骨性融合。术后病理检查均证实结核杆菌感染病灶,术后抗结核药物平均用药时间16.9±1.3个月。随访期间结核无复发,术后18个月结核病变均达到临床治愈。JOA评分由术前的7.9±1.1分上升到末次随访时的14.7±1.2分(P0.05);枕颈部VAS评分由术前的6.5±0.4分下降到末次随访时的1.0±0.5分(P0.05),ADI由术前5.6±1.3mm减小至术后1.6±0.9mm(P0.05),围手术期及术后随访未发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经口咽病灶清除联合后路融合内固定术是治疗上颈椎结核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制订难复性寰枢椎脱位临床分型亚分型, 并探讨其可靠性。方法 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难复性寰枢椎脱位患者48例, 男19例、女29例, 年龄(39.2±13.3)岁(范围16~65岁)。根据全身麻醉后大重量牵引(1/6体重)状态下寰枢椎相对解剖位置的变化制订新的亚分型, 即牵引松动型(寰椎枢椎角变化≥5°)和牵引稳固型(寰椎枢椎角变化<5°)。对牵引松动型不必行前路或后路软组织松解, 直接采用后路钉棒复位固定融合术;对牵引稳固型先行经口咽软组织松解, 再行经口咽前路寰枢椎复位钢板(transoral atlantoaxial reduction plate, TARP)固定融合术或后路钉棒复位固定融合术。观察指标包括寰齿间距(atlantodental interval, ADI)、寰椎枢椎角(atlantoaxial angle, AAA)评价复位效果;脊髓有效空间(space available for the spinal cord, SAC)评估脊髓压迫情况;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估枕颈部疼痛程度;日本骨...  相似文献   
5.
[目的]介绍一期前后入路平齐截骨矫形法治疗先天性颈椎半椎体畸形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效果。[方法]对1例先天性C6半椎体畸形采用上述手术治疗。该患者C6右侧半椎体且椎动脉穿过横突孔,术前行3D打印建立实体模型,设计截骨。先行前路手术,截除C6、C7部分椎体,使C6、C7下方获得平齐,无需处理C6右侧椎动脉;再行后路截骨及C5~T1椎弓根螺钉固定;再次自前路行前侧钢板固定矫形。[结果]术程顺利,术中未出现脊髓神经及椎动脉损伤等并发症。手术时间为5 h,术中出血量约400 ml。术后患者斜颈明显好转,颈椎Cobb角由术前33°改善至术后的5°。术后X线片及CT示颈椎冠状面平衡良好、内固定满意。[结论]一期前后联合入路平齐截骨矫形法治疗先天性颈椎半椎体畸形效果满意,可避免截骨时处理椎动脉,提升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后路寰枢椎固定融合术中不同枕颈角(C0~C2)、C1~C2角与术后下颈椎曲度(C2~C7角)之间的相关性,探索最佳的寰枢椎固定角度并评估两种指标对下颈椎曲度影响的可靠性,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对上颈椎疾病行后路寰枢椎固定融合术中78例患者进行术后随访。分别测量术前及末次随访颈椎侧位片C0~C2、C1~C2角、C2~C7角,前凸为“+”值,后凸为“-”值,并观察夹角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8月,平均16月,术前及末次随访时C0~C2角平均值分别为(11.87±1.36)°、(20.14±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635,P<0.001);术前及末次随访时C1~C<...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利用单开门小钛板经口复位固定治疗寰椎前后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11月—2015年11月,应用经口单开门小钛板复位固定术治疗寰椎前后弓骨折患者13例,其中寰椎前弓1处骨折合并后弓1处骨折6例,寰椎前弓2处骨折合并后弓1处骨折3例,寰椎前弓1处骨折合并后弓2处骨折和寰椎前弓2处骨折合并后弓2处骨折各2例。记录手术前后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及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术后定期随访复查X线片、CT以评价寰椎骨折复位、骨折愈合和内固定情况以及寰枢椎的稳定性。结果 1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发生脊髓及椎动脉损伤。术前ASIA分级D级2例,E级11例,术后均为E级;VAS评分由术前的(6.2±1.8)分降低至术后的(2.0±0.8)分。随访3~24个月,X线片、CT复查示小钛板固定良好、无松动,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无寰枢椎失稳、脱位发生。结论经口单开门小钛板复位固定是治疗寰椎前后弓骨折的有效方法,初步临床应用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一期极外侧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闭式冲洗引流联合后路内固定术治疗原发性腰椎间隙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2016年6月收治的23例原发性腰椎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3例,女10例;年龄16~78岁(55.2±17.0岁)。均为单一腰椎间隙感染,其中L1/2 3例,L2/3 5例,L3/4 8例,L4/5 7例。均经保守治疗2周无效或效果不佳,均行一期极外侧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闭式冲洗引流联合后路内固定术,术中留取病灶组织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病理学检查,术后感染椎间隙持续闭式冲洗引流2~3周,术后抗生素应用4~6周。手术前后采用VAS评分评价腰痛程度,JOA评分评价神经功能,Barthel指数(BI)评价日常生活能力,检测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术后定期复查腰椎X线片、CT,评价内固定和植骨融合情况。结果:均成功实施手术,术中及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病灶组织细菌培养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大肠埃希菌1例、肺炎克雷白杆菌1例、缓症链球菌1例,余18例均为阴性;病理检查结果均符合急慢性炎性反应表现。随访12~24个月(18.0±3.5个月)。术后1、3、6、12个月腰痛VAS评分、JOA评分、BI、ESR、CRP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随访期间无感染复发,无内固定松动,术后3~12个月(6.0±1.7个月)植骨均获骨性融合。结论:一期极外侧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闭式冲洗引流联合后路内固定术治疗原发性腰椎间隙感染临床疗效满意,具有病灶清除彻底、植骨充分、操作安全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陈旧性Ⅱ型齿状突骨折的临床术式选择及其治疗效果。方法:2010年6月~2015年6月收治77例骨折时间超过3周的陈旧性Ⅱ型齿状突骨折患者,其中男52例,女25例,年龄16~65岁(37.0±14.5岁),根据骨折后时间长短和复位的难易程度,5例患者采用前路单枚中空拉力螺钉固定,6例采用寰枢椎后路钉棒固定非融合,40例采用后路寰枢椎钉棒固定融合,26例采用经口咽前路寰枢椎复位钢板(transoral atlantoaxial reduction plate,TARP)固定融合。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分级及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对神经功能进行评价,术前ASIA分级D级32例,E级45例;术前J0A评分12.9±2.4分。术后定期复査X线片、CT,评价齿状突骨折愈合、寰枢椎复位、植骨融合情况。结果:77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术中未发生椎动脉、脊髓损伤。术后颈项部疼痛、四肢麻木及肌力下降等症状均不同程度改善,术前32例ASIA分级为D级的患者中20例术后改善为E级,其余患者分级无变化;术后J0A评分改善至15.2±1.2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211,P=0.000)。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36个月(27.0±9.6个月),1例前路单枚中空螺钉固定者齿状突骨折呈纤维/瘢痕愈合,4例前路单枚中空螺钉固定及6例寰枢椎后路钉棒临时固定者的齿状突骨折均获复位及骨折端的骨性愈合,40例后路及26例前路固定植骨融合者的寰枢椎脱位均获复位及寰枢椎间的骨性融合。结论:陈旧性Ⅱ型齿状突骨折根据骨折时间及骨折复位情况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一期后路寰枢椎固定融合术联合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可复性寰枢椎脱位合并下颈椎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6月~2017年12月,采用一期后路寰枢椎钉棒系统固定融合术联合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寰枢椎脱位合并下颈椎椎管狭窄的患者21例。患者均为可复性寰枢椎脱位,下颈椎椎管狭窄原因包括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9例,发育性颈椎管狭窄6例,后纵韧带骨化6例。手术前后和末次随访时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对患者神经功能状态进行评估,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价枕颈部疼痛程度,测量手术前后寰齿前间隙(atlanto-dental interval,ADI)、下颈椎椎管矢状径(lower cervical sagittal diameter,LCSD)。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和CT评价内固定情况、寰枢椎复位状态、植骨融合情况及椎板成形稳定性。结果:21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术中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术后1例患者出现手术切口感染,经抗感染、清创后治愈。术后患者神经功能障碍症状及枕颈部疼痛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JOA评分、VAS评分、ADI及LCSD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随访12~45个月(24.9±9.2个月),随访期间X线片、CT示内固定无松动或断裂,寰枢椎脱位无复发,无"再关门"发生,所有患者在术后3~12个月(7.0±2.7个月)获寰枢椎间骨性融合。结论:一期后路寰枢椎固定融合术联合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是治疗可复性寰枢椎脱位合并下颈椎椎管狭窄的有效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