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8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目的 观察利多卡因混合不同剂量肾上腺素局部浸润麻醉对全麻下鼻内窥镜手术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69例拟在全身麻醉下行鼻内窥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n=23),采用含不同剂量肾上腺素的1%利多卡因进行鼻粘膜下多点浸润注射。Ⅰ组:含1:20万肾上腺素的1%利多卡因4ml(20μg);11组:含1:10万肾上腺素的1%利多卡因4ml(40μg);Ⅲ组:1%利多卡因4ml(不含肾上腺素)。采用阻抗心动图(ICG)测量并记录浸润麻醉开始前(基础值)、浸润麻醉开始后0.75、1.5、2.25、3、3.75、4.5、5.25、6min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脏排血指数(CI)、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和加速度指数(ACI),同时评价术中出血状况。结果与基础值比较,Ⅰ组和Ⅱ组在浸润麻醉开始后1.5min时MAP下降,HR增快(P〈0.01);从浸润麻醉开始后1.5minSVRI下降,CI、ACI上升,到浸润麻醉开始后6min时仍未恢复(P〈0.05或0.01)。与Ⅱ组比较,Ⅰ组在浸润麻醉开始后2.25、3、3.75minMAP下降,从2.25min起CI下降(P〈0.01或〈0.05)。与Ⅲ组比较,Ⅰ组、Ⅱ组出血较少(P〈0.01);Ⅰ组和Ⅱ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全身麻醉下鼻内窥镜手术中局部浸润麻醉时,局麻药中肾上腺素的吸收会引起明显的血液动力学变化,推荐在鼻内窥镜手术中使用含有5μg/ml肾上腺素的利多卡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经右颈内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采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准确定位导管位置,构建置入导管深度简易预测公式。方法选择择期行心脏手术患者172例,男101例,女71例,年龄18岁。于麻醉诱导后放置TEE探头,经右颈内静脉穿刺置入导丝,初次导丝置入深度为Peres公式计算深度(身高÷10 cm),TEE观察导丝尖端是否位于合适区域内(上腔静脉右心房入口上2 cm至入口下1 cm)。根据观察结果调整深度,使导丝尖端位于理想位置(上腔静脉右心房入口上1 cm处)。沿导丝送入中心静脉导管,置入导管深度等于此时置入导丝深度。记录性别、身高、体重、BMI、置入导管深度、Peres公式计算深度以及穿刺置管相关并发症。结果 TEE观察下根据Peres公式计算深度置管,有126例导丝尖端位于合适区域内,46例导丝尖端不在合适区域内,置入导管深度合适比例为73.3%。172例患者的Peres公式计算深度明显深于置入导管深度[(16.5±0.8)cm vs(14.9±1.2)cm,P0.01]。男性身高明显高于女性,体重明显重于女性,Peres公式计算深度、置入导管深度明显深于女性(P0.01)。男、女性患者Peres公式计算深度均明显深于置入导管深度(P0.01)。身高与置入导管深度相关,采用回归方程进行相关分析,得出在环状软骨水平行右颈内中心静脉穿刺,置入导管深度(cm)=身高(cm)÷10-1.5(r~2=0.437,P0.01)。17例患者出现心律失常,未观察到误穿动脉、血肿形成、气胸等现象。结论对于我国成年患者行右颈内中心静脉置管,Peres公式计算深度有一定局限性,利用TEE完成置管安全有效。所构建的简易预测公式男女均适用,可为临床操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术中早期应用个体化呼气末正压(PEEP)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7—10月择期行瓣膜手术的患者33例,男11例,女22例,年龄40~70岁,BMI 18~26 kg/m~2,ASAⅡ或Ⅲ级,心功能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n=17)和个体化PEEP组(P组,n=16),两组术中麻醉维持为全凭静脉麻醉。停机后P组采用阶梯PEEP法滴定适宜的PEEP,并维持至手术结束,C组设置固定PEEP 4 cmH_2O。记录手术前(T_0)、肺复张前(T_1)、肺复张后40 min(T_2)、术后2 h(T_3)、术后24 h(T_4)的氧合指数(PaO_2/FiO_2),T_0—T_2时的HR、MAP、CVP,T_1—T_3时的肺动态顺应性(Cdyn)。使用经胸超声检查并记录T_0、T_2—T_4时的肺超声评分(LUS评分)和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T_1时比较,T_2、T_3时P组PaO_2/FiO_2和Cdyn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T_2时P组PaO_2/FiO_2和Cdyn均明显升高(P0.05),T_2—T_4时P组LUS评分明显降低(P0.05),P组术后肺水肿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其余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心脏瓣膜手术心肺转流停机后早期应用个体化PEEP具有肺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氯诺昔康复合二异丙酚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研究氯诺昔康(商品名:可塞风)复合二异丙酚的麻醉效果及其对人工流产手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90例自愿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组:D组单用二异丙酚麻醉;DF组使用芬太尼1μg/kg和二异丙酚麻醉;DL组使用氯诺昔康16mg和二异丙酚麻醉。以VAS评分评价患者清醒后即刻、5、10、20min及离院时的疼痛强度,同时观察术中体动反应强度、二异丙酚用量、唤醒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结果:①术后疼痛VAS评分:DF组和DL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两组均明显低于D组(P〈0.05),DL组清醒后20min及离院时明显低于DF组(P〈0.05);清醒后各时间点VAS评分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麻醉效果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和其他两组比较,DF组术中体动反应轻、二异丙酚用量少、唤醒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短(P〈0.05);和麻醉前相比,DF组麻醉后3min的血压、心率、脉血氧明显降低(P〈0.05);DF组心动过缓、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D、DL组(P〈0.05)。结论:氯诺昔康复合二异丙酚麻醉,可有效地控制人工流产手术后疼痛,但术中镇痛作用欠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术后吗啡自控镇痛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手术患者4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在手术结束前30 min缓慢静注(10 min)Dex0.8μg/kg(Dex组)和对照组(C组)。患者进入麻醉后恢复室静脉缓慢推注吗啡0.05 mg/kg作为负荷量,之后接镇痛泵行PCIA,设定吗啡bolus剂量0.02 mg/kg。记录PCIA开始后1、2、6、12和24 h的VAS、Ramsay镇静评分(RSS)和吗啡累积消耗量;记录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和寒战等发生情况。结果 PCIA后各时点两组VAS评分和RS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ex组吗啡累积消耗量明显少于C组(P<0.05或P<0.01)。Dex组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和寒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手术结束前30 min缓慢静注(10 min)0.8μg/kg Dex可显著降低术后吗啡用量,并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和寒战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胸骨旁胸大肌肋间肌平面(PIFP)阻滞与胸横肌平面(TTP)阻滞用于全麻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效果。方法择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90例, 性别不限, 年龄50~79岁, ASA分级Ⅱ或Ⅲ级,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30):PIFP阻滞联合全麻组(PG组)、TTP阻滞联合全麻组(TG)和单纯全麻组(G组)。麻醉诱导后, PG组和TG组在超声引导下分别进行双侧PIFP阻滞和TTP阻滞。3组全麻方法相同。术后均采用PCIA。于术后6、12、18和24 h时记录静态和动态(咳嗽、体位变动等)VAS评分;记录术中舒芬太尼总用量、气管拔管时间、ICU停留时间、补救镇痛率、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术后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发生情况以及神经阻滞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记录PG组和TG组神经阻滞操作时间、超声下穿刺针显像清晰度评分。结果与G组比较, PG组和TG组术中舒芬太尼总用量减少, 气管拔管时间和ICU停留时间缩短, 术后6、12、18 h时静态和动态VAS评分降低, 补救镇痛率降低, 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减少(P<0.05);PG组和TG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在心肺转流(CPB)期间输注小剂量尼卡地平对脑血流和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择CPB下CABG患者64例,男41例,女23例,年龄60~79岁,BMI 18~29 kg/m2,ASA Ⅱ或Ⅲ级,NYHA分级Ⅱ或Ⅲ级,左室射血分数≥50%。采用随机双盲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尼卡地平组(N组)和生理盐水组(C组),每组32例。N组在CPB开始后输注尼卡地平0.2~0.5 μg·kg-1·min-1,于CPB停机后停止输注。C组于相同时点输注同等容量生理盐水。记录麻醉诱导前(T0)、外科切皮时(T1)、CPB 30 min(T2)、60 min(T3)、停CPB 30 min(T4)、60 min(T5)的动脉血气、心输出量(CO)、颈内动脉血流量(Q-ICA)、颈内动脉直径(D-ICA)和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2)。记录术中去氧肾上腺素用量、术后拔管时间、ICU停留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

结果 与C组比较,T2—T5时N组Q-ICA和D-ICA明显增加,rScO2明显升高(P<0.05)。两组T0—T5时动脉血气指标、T0、T1时Q-ICA、D-ICA和rScO2、术中去氧肾上腺素用量、术后拔管时间、ICU停留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CABG患者CPB期间输注小剂量尼卡地平可以增加颈内动脉血流量,升高rScO2,减轻围术期神经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小剂量地尔硫在心肺转流(CPB)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中应用是否产生抗动脉痉挛作用及左心室负性肌力作用。方法选择择期行CPB下CABG患者43例,男27例,女16例,年龄45~79岁,BMI 18~30 kg/m2,ASAⅡ或Ⅲ级,NYHAⅡ或Ⅲ级,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5%。随机分为两组:地尔硫组(D组)和对照组(C组),术中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在置入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探头后,D组静脉输注地尔硫0.5μg·kg-1·min-1,C组给予生理盐水,均连续静脉输注至手术结束。在置入TEE探头即刻(T 0)、置入TEE探头后30 min(T1)、CPB断流20 min(T2)、50 min(T3)采用TEE探头采集心脏超声图像,通过斑点追踪技术(STI)离线处理图像,分析并记录左心室功能STI指标:整体纵向应变力(GLS)、整体环向应变力(GCS)、整体纵向达峰时间标准差(GLTSD)、整体环向达峰时间标准差(GCTSD);同时记录传统心功能指标:CI及LVEF;记录左侧乳内动脉桥(LIMA)血流及术后房颤(POAF)发生率、呼吸支持时间、ICU停留时间及总住院时间等术后恢复指标。结果两组不同时点左心室收缩功能及运动同步化指标GLS、GCS、GLTSD、GCTS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CI、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组LIMA血流量高于C组(P<0.05);D组术后6 h cTnI浓度明显低于C组(P<0.05),两组POAF发生率、呼吸支持时间、ICU停留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地尔硫在CABG术中应用可增加动脉桥血管血流量,同时不产生左心室负性肌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静脉输注甲氧明和去氧肾上腺素对冠状动脉(冠脉)搭桥术患者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心脏泵功能及心肌耗氧的影响.方法 64例择期心肺转流下行冠脉搭桥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麻醉诱导期间,M组静脉泵注甲氧明3μg·kg1·min-1,P组静脉泵注去氧肾上腺素0.24μg·kg1·min1,根据BP调整泵药速度,维持MAP波动在基础值的±20%.记录泵药前(T0)以及泵药后1 min(T1)、5 min(T2)、10 min(T3)和15 min(T4)的SBP、MAP、HR、心脏指数(CI)、心率收缩压乘积(RPP)、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氧供(DO2)、氧耗(VC2).结果 与T0时比较,M组、P组T1?T4时SBP、MAP无统计学差异(P>0.05);M组T2~T4时HR下降(P<0.01),P组T3时HR下降(P<0.01);P组T4时CI下降(P<0.05);M组T2~T4时RPP下降(P<0.01),P组T3时RPP 下降(P<0.01);M组T2~T4时SvO2上升(P<0.05或P<0.01);M组T3?T4时VO2下降(P<0.05).结论 与去氧肾上腺素比较,麻醉诱导期静脉泵注甲氧明可以较好地维持冠脉搭桥术患者BP、HR和CI平稳,降低心肌和全身耗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FloTrac/Vigileo系统在单肺通气心输出量(CO)监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期单肺通气手术患者17例,ASAⅡ或Ⅲ级,使用FloTrac/Vigileo系统观察CO变化,记录诱导后(T0)、单肺通气5 min(T1)、10 min(T2)、30 min(T3)以及双腔管双肺通气时(T4)、关胸时(T5)的HR、MAP、心脏指数(CI)、每搏量变异度(SVV)和气道峰压(Pmax)。结果与T0时比较,T1、T5时CI明显增加(P<0.05);T1~T5时SVV均明显下降(P<0.05);T1~T3时Pmax显著增加(P<0.05)。结论 FloTrac/Vigileo系统能快速、持续地监测单肺通气时CO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