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28篇
药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serratus plane block,SPB)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围术期镇痛的疗效,探讨其对预防乳腺癌术后疼痛综合征(post-mastectomy pain syndrome,PMPS)的作用.方法:择期拟行单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女性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全麻组(G组)和全麻联合神经阻滞组(GB组).麻醉诱导前,GB组行超声引导下术测SPB,注射0.33%罗哌卡因30 mL;G组行模拟阻滞,相同位置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术后2组均给予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随访术后4 h、12 h、24 h、48 h疼痛数字等级(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及术后补救镇痛情况;记录术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NRS评分和PMPS发生率.结果:①GB组术后4 h(P=0.000)、12 h(P=0.000)、24 h(P=0.000)、48 h(P=0.001)静息NRS评分低于G组;术后4 h(P=0.000)、12 h(P=0.000)、24 h(P=0.002)、48 h(P=0.001)活动NRS评分低于G组;②GB组术后PCA按压次数(0.07± 0.34)比G组(0.56±0.82)减少(P=0.001);镇痛补救比例(4.77%)比G组(35.90%)降低(P=0.000).③GB组患者术后6个月(47.62%)PMPS发生率低于G组(71.80%)(P=0.041);术后9个月(35.71%)PMPS发生率低于G组(61.54%)(P=0.020).④GB组在术后6个月(P=0.020)、9个月(P=0.016)静息NRS评分均明显低于G组.⑤急性NRS评分与术后慢性NRS评分有一定相关性.结论:超声引导下SPB可显著改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围术期疼痛、减少阿片类药物消耗,并降低PMPS发生率及疼痛程度.此外,术后急性疼痛NRS评分和PMPS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技术因为精准及安全性高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住院医师掌握该技术必须通过正规培训。但住院医师对神经阻滞相关解剖结构不熟悉、缺乏超声基础知识及操作技巧、欠缺模拟训练、缺少对相应并发症的认识、缺乏局麻药物最佳浓度及剂量;针对上述问题研究组采取了基础理论知识学习、解剖学和超声软件的应用、模拟训练和分级培训等对策,麻醉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能充分掌握超声引导外周神经阻滞技术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股神经阻滞联合无止血带技术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在减轻术后疼痛中的作用及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行TKA患者251例,男117例,女134例,年龄18~80岁,BMI 16.9~31.7 kg/m~2,ASAⅠ—Ⅲ级,随机分为四组:止血带下膝关节置换+静脉镇痛组(PT1组,n=56);止血带下膝关节置换+股神经阻滞镇痛组(PT2组,n=63);无止血带下膝关节置换+静脉镇痛组(P1组,n=56);无止血带下膝关节置换+股神经阻滞镇痛组(P2组,n=76)。分别于术前1 d、术后1、2、3 d测量术侧大腿中上1/3处周长,并于同时点采集外周静脉血测定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C-反应蛋白(CRP)浓度。分别于术前1 d、术后1、2、3、7 d和3个月评测患侧膝关节活动度(AROM),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评估静息和活动时的疼痛VAS评分。分别于术前1 d、术后1、2、3 d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患者认知功能,记录术后3 d内认知功能损害发生情况和恶心呕吐(PONV)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2、3 d PT1组和PT2组大腿周长增加值明显大于P1组和P2组(P0.05)、CRP浓度明显低于P1组和P2组(P0.05)。术后1、2 d PT1和P1组AROM明显小于PT2组和P2组(P0.05),PT1组静息和活动时VAS评分明显高于PT2组、P1组和P2组(P0.05),且P1组活动时VAS评分明显高于PT2组和P2组(P0.05)。术后1 d PT1组和PT2组MoCA评分明显高于P1组和P2组(P0.05)。术后3 d内PT1组和PT2组认知功能损害总发生率明显低于P1组和P2组(P0.05),PT1组和P1组PONV的总发生率明显高于PT2组和P2组(P0.05)。结论持续股神经阻滞联合无止血带技术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大腿肿胀及疼痛程度较轻,利于膝关节功能锻炼,关节活动度恢复快,但术后全身炎症反应较重且术后早期认知功能损害发生率增加。  相似文献   
4.
肾移植病人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及生化血气变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肾移植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以及电解质、血生化的改变.方法:分析92例肾移植患者麻醉前(T1)、肾动脉血流开放前(T2)、血流开放后15分钟(T3)、手术结束时(T4)各时点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率(HR)、电解质、血生化参数的变化.结果:T3和T1比较MAP、CVP、pH、HCO3-、BE有显著降低(P<0.01),K 和GLU明显增加(P<0.01).T3和T2比较CVP、GLU、PH、HCO3-、BE明显降低而HR明显增高(P<0.05).结论:肾移植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电解质和血生化变化随手术步骤而不同,供肾恢复血供后变化最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将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HH40)用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控制性降压前的扩容治疗效果,并观察其对患者电解质、酸碱平衡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ASA Ⅰ或Ⅱ级择期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40例,随机分至羟乙基淀粉溶液组(c组)和HH40组(H组),每组20例.2组患者从手术开始至硬膜切开前均输注复方电解质溶液.硬膜切开后H组开始输注HH40液250ml,C组输注羟乙基淀粉溶液500ml,均在30min内输完,其后至术毕两组均输注复方氯化钠溶液.测定并记录切皮前(T_0)、硬膜切开时(T_1)、硬膜切开后30min(T_2)、降压开始时(T_3)、动脉瘤夹闭后即刻(T_4)、术毕(T_5)、术后1h(T_6)、2h(T_7)、24h(T_8)的HR、MAP、CVP、动脉血气、电解质,血糖并计算各时点晶体渗透浓度,测定 T_(1~5) 时全血粘度.术毕统计出血量、输液量、尿量.术后4h、术后第1d、第3d、及第7d随访病人,记录有无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如偏瘫、失语及精神障碍等.结果:H组1例术中输注甘露醇,C组1例在动脉瘤夹闭前发生破裂出血,均除外本试验.与T_0时相比,T_4 时2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均降低,C组CVP降低,而T_(5~7)时两组中心静脉压(Centrol venous pressure,CVP)均升高(P<0.05);与C组比较,T_(3~5)时H组CVP较高(P<0.05).T_2时H组血浆Na+浓度及晶体渗透浓度均较T_0时升高(P0.05).结论:动脉瘤夹闭术控制性降压前使用HH40液250ml可有效扩容并降低血粘度,改善脏器灌注.输入HH40后可短暂升高 Na~+ 浓度,但并不引起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相似文献   
6.
连续周围神经阻滞术后镇痛效果好,副作用少,能够有效地缓解术后疼痛,促进手术后功能恢复,而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近年来,神经刺激器、超声引导下定位技术的出现,使得连续周围神经阻滞定位更加准确,技术日趋完善,而对于局部麻醉药的选择、药物浓度等的相关研究使这一技术更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肝缺血与再灌注损伤的预防和预防方法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缺血与再灌注损伤是在休克的复苏、行肝门阻断的肝叶切除以及肝移植等手术过程中常见的病理生理过程,也是引起术后原发性移植物无功能,导致肝移植失败的重要原因。因此,如何减轻肝缺血与再灌注损伤是目前肝脏外科特别是肝移植外科的研究热点之一。肝脏缺血与再灌注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体外静脉静脉转流下行猪原位肝移植术观察其血流动力学及血气电解质变化情况。-,方法:选健康猪12头,体重±,静脉复合麻醉。经右颈内静脉及颈动脉插管后连接测压仪,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右颈动脉抽血监25.502.10kg测血气及电解质。无肝期行体外静脉静脉转流。-结果:无肝期和新肝期早期显著下降。体外静脉转流中血气指标以MAP,BEHCO3及血钙变化显著。结论:无肝期体外静脉静脉转流有助于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但在无肝期和新肝期早期仍有显著-变化;术中血气及电解质变化不容轻视。  相似文献   
9.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麻醉医学教研室在实施临床麻醉学理论课教学前安排相关临床见习课程,采用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BL)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开设临床见习课程并引入PBL教学模式,使麻醉医学专业学生对各类麻醉及手术过程具备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和临床思维能力,促进了学生对麻醉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国产顺式苯磺酸阿曲库铵(Cisatracurium)在国人中的临床药效及对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手术成人患者30例,美国麻醉师协会分级(ASA)Ⅰ~Ⅲ级,单次注射顺式苯磺酸阿曲库铵0.15mg/kg诱导麻醉.观察心率、血压和全身皮肤情况以及连续4个成串刺激(TOF)的变化,当每串刺激的第一个肌颤抽(T1)达到最大抑制时行气管插管的情况.记录拇收肌诱发颤搐反应的抑制时程和恢复过程,术后24h测定肝肾功能.肌肉松弛效应观察指标包括:T4/T1抑制和恢复25%、75%、100%的时间.结果:所有患者在抑制达到100%时,完成气管插管,插管条件达到1级28例(93.3%),2级2例(6.7%).所有患者无皮肤潮红和支气管痉挛的表现.麻醉诱导后心率,血压比诱导前显著下降(P<0.05).术后肝、肾功能与术前比较无差异.顺式苯磺酸阿曲库铵起效时间为(4.46±0.91)min,25%恢复时间为(42.02±6.73)min,100%恢复时间为(64.69±9.47)min,25%~75%恢复指数为(11.59±3.11)min.结论:麻诱导时用3倍ED95(95%有效药物剂量)顺式苯磺酸阿曲库铵可提供满意的插管状态;对血压、心率、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肌松恢复迅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