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2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8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99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96篇
内科学   168篇
皮肤病学   20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96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624篇
综合类   812篇
预防医学   72篇
眼科学   40篇
药学   209篇
中国医学   99篇
肿瘤学   29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192篇
  2008年   226篇
  2007年   244篇
  2006年   192篇
  2005年   227篇
  2004年   170篇
  2003年   168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161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2.
本文报道并分析8例寄生虫病例,其中包括脑裂头蚴病、眼部裂头蚴病、肺吸虫幼虫移行症、肺吸虫病、钩虫病、肝吸虫病、包虫病和广州管圆线虫病各1例。8例寄生虫病均有不同程度的误诊,其中6例在寄生虫抗体筛查检测阳性后得以确诊。因此,寄生虫病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抗体筛查有助于发现寄生虫病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Ets-1、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抑制物(TIMP-1)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0例BTCC组织和12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Ets-1、MMP-1及TIMP-1的表达;分析Ets-1与BTCC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研究BTCC中MMP-1、TIMP-1表达与Ets-1表达的相关性。结果①Ets-1在BTCC中高度表达,阳性率为82.5%(P<0.01),且随BTCC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的升高而增加,肿瘤复发组高于无复发组,肿瘤转移组高于无转移组(P<0.05)。②MMP-1阳性表达率膀胱癌组(85.0%)明显高于对照组(58.3%)(p<0.05);TIMP-1阳性表达率对照组(83.3%)明显高于膀胱癌组(47.5%)(P<0.05)。③MMP-1与Ets-1表达呈正相关(Rs为0.824,P<0.01),而TIMP-1与Ets-1表达呈负相关(Rs为-0.821,P<0.01)。结论①Ets-1在BTCC中高度表达,并随BTCC分期分级升高而增加;Ets-1与BTCC转移及复发密切相关。②BTCC中Ets-1上调MMP-1表达,而下调TIMP-1表达,从而参与BTCC侵袭与转移。  相似文献   
4.
光动力学治疗膀胱癌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膀胱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占男性肿瘤发病率的第八位,是国内泌尿系统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90%以上的膀胱肿瘤为移行上皮癌(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TCC),而且浅表性肿瘤(Tis、Ta、T1)占绝大多数,约为75%~85%,膀胱癌具有多中心发病、常伴发原位癌、治疗后易复发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膀胱癌患者90%以上的为移行上皮细胞癌(BTCC)。我院近3年中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移植前后发现3例膀胱癌患者并进行跟踪随访,2例生存,1例死亡。1临床资料例1男,51岁。2003年11月12日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国产环孢素A每天150mg,硫唑嘌呤每天75mg,强的松每天10mg。于2004年8月出现无痛性肉眼血尿,彩超检查:双肾萎缩,移植肾正常,可见膀胱前壁约有2.0cm×2.0cm实质性肿物,同月行膀胱部分及肿瘤切除术。病理报告为膀胱移行细胞癌Ⅱ级。术后丝裂霉素20mg,每周灌注1次,8周后每半个月灌注1次…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P16、P15、P14基因5'CpG岛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甲基化状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方法检测4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P16、P15、P14基因甲基化程度,χ^2检验分析其甲基化程度与膀胱癌病理分级分期间关系。结果 膀胱移行细胞癌P16、P15、P14 5'CpG岛甲基化扩增阳性化率分别为27.5%、17.5%、35%,而正常膀胱组织中均未检测到三种基因5'CpG岛甲基化。P16、P14基因甲基化与膀胱癌病理分级分期有显著性差异(P〈0.05),P15基因则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16、P15、P14基因在膀胱癌组织中的甲基化率较高,三种抑癌基因5'CpG岛异常高甲基化,在膀胱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VEGF和PCNA表达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同一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BTCC临床、病理的关系,探讨二者与肿瘤血管形成和肿瘤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LDP法对77例BTCC组织中VEGF和PCNA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BTCC组织中VEGF与PC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23%和51.94%,VEGF表达和PCNA表达均与BTCC的组织学分级显著相关(P<0.05);浸润性肿瘤明显高于表浅性肿瘤(P<0.05);术后复发组明显高于未复发组(P<0.01);在VEGF阳性表达的病例中,PCNA表达随VEGF表达强度的升高而升高(P<0.05),且肿瘤复发率也升高,二者呈明显正相关性(P<0.05)。VEGF和PCNA阳性或同时表达阳性的患者复发迅速,PCNA阴性而VEGF阳性表达者较阴性表达者预后差。结论:VEGF和PCNA与BTCC组织学分级、恶性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BTCC是典型的血管依赖性和增殖性肿瘤。VEGF和PCNA均可能通过不同的途径参与了肿瘤血管形成和肿瘤细胞增殖的调控。  相似文献   
8.
PTEN及Bcl-2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宝民  孙光  畅继武  韩瑞发  王文成  马腾骧 《天津医药》2006,34(12):844-845,I0004
目的:探讨PTEN及Bcl-2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表达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亲和素-生物素-霉复合物(SP)方法检测43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和7例正常黏膜组织中PTEN及Bcl-2蛋白的表达.分析二者的表达与膀胱癌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1)G1、G2、G3肿瘤PTEN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5.7%、80.4%、73.3%,浸润性肿瘤和表浅性肿瘤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0.4%和93.8%,说明PTEN表达阳性率与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有关。(2)G。、G2、G3肿瘤Bcl-2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4.2%、57.14%、66.67%,浸润性肿瘤和表浅性肿瘤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9.3%和43.8%,说明Bcl-2表达阳性率与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有关。(3)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增高和临床分期进展,PTEN蛋白阳性率呈下降,Bcl-2表达呈增高趋势,二者表达呈负相关关系。结论:PTEN的抑癌作用可能与Bcl-2有关.二者的异常表达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二者同时检测有助于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4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及15例正常膀胱组织中VEGF进行检测。结果:正常膀胱移行上皮均为阴性表达;膀胱移行细胞癌中VEGF阳性表达24例,表达率为60%(24/40),明显高于正常膀胱组织(P<0.01),其中VEGF表达阳性率随膀胱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上升而升高,表达强度也随之增强(P<0.01)。结论:VEGF表达对膀胱移行细胞癌生物学行为有重要影响,VEGF有可能可作为判断膀胱癌生物学行为、转移潜能及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0.
多烯紫杉醇卡铂与紫杉醇卡铂可用于卵巢癌一线化疗一般认为,含铂类和紫杉烷的药物是治疗卵巢癌的标准化疗。英国研究人员将多烯紫杉醇卡铂(Ⅰ组)与紫杉醇卡铂(Ⅱ组)用于1077例Ⅰc-Ⅳ期卵巢上皮癌或原发性腹膜癌的一线化疗。中数为23个月的随访显示,两组的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survival,PFS)相似。Ⅰ组和Ⅱ组2年整体生存率(overallsurvivalrates,OSR)分别是62.4%和68.9%。但Ⅰ组3~4级粒细胞减少及由此引起的并发症呈统计学意义增多,尽管其骨髓抑制并未影响用药剂量或患者生命安全。两组综合生活质量(Globalqualityoflife)相似(JNatlCancerInst,2004,96:1682-169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