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2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术前增强CT的影像组学定量特征模型在诊断胃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4例活检确诊为胃癌患者的术前增强CT图像,采用半自动标注功能对病灶的三维容积感兴趣区(VOI)进行标注,利用PyRadiomics工具对所有VOI进行特征提取、机器学习的模型建立及分析,以组织病理学分期为金标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T影像组学模型在胃癌分期中的诊断能力,计算其曲线下面积(AUC)、准确度、敏感度及特异度,并与两位胃癌影像诊断专业组医师进行比较。结果:针对鉴别T1-T2期与T3-T4期胃癌,在交叉验证集中的AUC为0.879,在测试集中的AUC为0.832,模型准确度为74.3%,敏感度为75.0%,特异度为73.3%;针对鉴别N0期与N1~N3期胃癌,在交叉验证集中的AUC为0.839,在测试集中的AUC为0.670,模型准确度为60.0%,敏感度为65.0%,特异度为53.3%;在胃癌TNM分期Ⅰ-Ⅱ期与Ⅲ-Ⅳ期分类实验中,在交叉验证集中的AUC为0.907,在测试集中的AUC为0.700,模型准确度为65.7%,敏感度为61.5%,特异度为68.2%;测试集中以上三种诊断试验表现与胃癌影像专业组医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P>0.05)。结论:基于胃重建增强CT的影像组学定量特征模型在术前预测胃癌分期中具有与影像专业组医师相近的表现,具有临床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前瞻性研究双源双能量CT能否准确区分体内尿酸和非尿酸结石,以及在非尿酸结石中区分草酸钙和非草酸钙结石。方法:纳入67例患者的81枚结石,以红外光谱分析结果作为结石成分的参考标准,计算双源双能量CT区分体内尿酸结石及在非尿酸结石中区分草酸钙结石的诊断效能。结果:双能量CT分析结果为7枚尿酸结石和74枚非尿酸结石,74枚非尿酸结石中包括66枚草酸钙结石和8枚非草酸钙结石。双能量CT鉴别尿酸结石以及在非尿酸结石中鉴别草酸钙结石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77.8%、100%、100%、97.3%、97.5%和100%、80%、97.0%、100%、97.3%。结论:双源双能量CT能准确区分体内尿酸和非尿酸结石,并能进一步在非尿酸结石中准确区分草酸钙和非草酸钙结石。  相似文献   
3.
王明  王怡宁  于敏  王沄  王曼  金征宇 《放射学实践》2018,(10):1009-1016
【摘要】目的:探讨人工智能(AI)成像优化技术联合迭代算法(ClearView+)对“双低”(低辐射剂量及低碘负荷)主动脉CTA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8年2~5月在本院NeuViz 128 CT行主动脉CTA检查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0例。A组为“双低”组(管电压80kVp,对比剂40mL);B组为常规组(管电压120kVp,对比剂80mL)。A组图像采用ClearView+迭代算法分别按照6个不同重建档位(0%、10%、30%、50%、70%及90%; 0%为滤波反投影)重建图像,选出图像质量最佳重建档位作为A1组,进一步对A1组图像采用AI成像优化技术进行图像优化,所得图像作为A2组;B组则采用滤波反投影重建算法。对A1,A2和B 3组图像进行客观评价,分别以测量3组主动脉感兴趣区的CT值及噪声(SD)值,计算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作为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指标,主观评价由2名高年资放射科医生采用双盲法进行5分制评价(5分-优良,1分-极差)。记录和比较A组与B组的对比剂用量和辐射剂量(CTDIvol,DLP和ED)。 结果:ClearView+90%档位分别与0%、10%、30%、50%和70%档位比较,主动脉SD显著降低、SNR及CNR显著升高(P<0.05),因此Clearview+90%作为最佳图像质量的迭代档位。三组图像定量评价,SD、SNR、CNR两两比较结果:A2组SD(12.21±2.66)A1组SNR(29.57±7.41)>B组SNR(19.09±5.65) (P<0.05),A2组CNR(47.92±12.36)>A1组CNR(38.50±8.96)>B组CNR(23.37±6.61) (P<0.05)。三组图像之间主观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双低”组与常规组的辐射剂量评价指标CTDIvol(2.82±0.36 vs 13.34±1.84)mGy,DLP(181.21±21.98 vs 871.17±134.26)mGy·cm和ED(2.54±0.31 vs 12.20±1.88)mSv均有显著性差异。“双低”组有效辐射剂量ED较常规组显著降低79.18%,对比剂用量降低50%。结论:AI成像优化技术联合ClearView+迭代算法,使NeuViz 128 CT主动脉“双低”扫描可以获得和常规扫描同样的图像质量且有效地降低了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用量。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探讨多期相CT对乳头状肾细胞癌(PRCC)亚型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8年5月经病理确诊的33例PRCC患者的多期相CT影像资料。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三期增强扫描,分析不同亚型在临床指标、CT影像特征、多期相CT值等方面的差异。结果:Ⅱ型PRCC的病理学分期及分级均显著高于Ⅰ型(T3+T4期肿瘤,31.8% vs 9.1%;高级别肿瘤,54.5% vs 9.1%)(P<0.05),两型在性别、年龄、高危因素、肿瘤最大径等方面无明显差异。两型在形态、边界、异质性、CT分型、集合系统受累、囊变坏死等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Ⅱ型病灶主要呈分叶状(54.5%),边界模糊(63.6%)、密度不均(95.5%),易浸润性生长(50%)、常伴集合系统受累(40.9%)和囊变坏死(81.8%),在钙化、淋巴结增大、静脉癌栓形成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Ⅰ、Ⅱ型皮髓质期净增CT值分别为(17.18±17.60)HU、(38.91±22.31)HU,Ⅰ、Ⅱ型实质期净增CT值分别为(26.45±12.06)HU、(40.00±18.96)HU,两种亚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扫、增强三期、延迟期净增CT值及绝对洗脱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多期相CT对PRCC亚型的鉴别诊断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基于深度学习重建算法(DLR)与混合迭代重建(Hybrid-IR)的头CT灌注(CTP)的灌注参数及动脉峰值期图像质量。方法:前瞻性搜集疑似或已有缺血性脑卒中的20例连续病例,所有患者进行头CTP扫描,采用Hybrid-IR重建获得AIDR 3D(three-dimensional adaptive iterative dose reduction)序列,DLP重建分别选择AiCE (Advanced Intelligent Clear-IQ Engine)BRAIN LCD及BRAIN CTA参数,得到AiCE LCD及AiCE CTA序列。对3个灌注序列(AIDR 3D、AiCE LCD及AiCE CTA)分别重建灌注参数:脑血流量(CBF),脑容量(CBV)及平均通过时间(MTT)。比较3个序列的CBF、CBV及MTT的均值的差异及相关性。分别选取3个灌注序列的动脉峰值期图像,测量半卵圆中心、颈动脉虹吸段及脑干的CT值、标准差(SD)值,计算半卵圆中心、颈内动脉虹吸段及脑干的信噪比(SNR)和颈内动脉虹吸段的对比噪声比(CNR)。结果:AIDR 3D,AiCE LCD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T纹理分析(CTTA)技术对鉴别直肠癌患者K-ras基因突变的可行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经病理证实的直肠癌患者的CT图像,其中K-ras突变型18例、野生型15例.使用TexRad软件对病灶最大层面的平扫及门静脉期图像进行分析,获得基于不同空间缩放因子(SSF=0和2~6)的6个特征性纹理参数值,包括均值(mean)、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D)、熵值(entropy)、偏度值(skewness)、峰值(kurtosis)及正像素均值(mean of positive pixels,MPP).比较两组间各参数值的差异.结果:平扫CT图像:当SSF取2~4时,野生型组中病灶的熵值(分别为4.3、4.2、4.3)高于突变型(分别为4.1、4.0和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SSF=2、熵取界值4.245时,诊断敏感度及特异度均为73.3%;当SSF=3、熵取界值4.095时,诊断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0.0%、61.1%;当SSF=4、熵取界值4.205时,诊断敏感度为73.3%、特异度为72.2%.增强CT图像上各纹理参数值在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纹理分析能够对预测直肠癌患者有无K-ras基因突变提供一定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7.
【摘要】中国武汉市不明原因肺炎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引起的,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临床症状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严重者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COVID-19的高分辨CT演变特点:①病灶呈多发性、双侧性分布,以胸膜下及两下肺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多见。②早期以胸膜下斑片状、结节状、团状、节段或亚段性磨玻璃影(GGO)多见,常见血管充血增粗穿行,也可表现为GGO合并实变及纤维化;进展期病灶增多范围扩大,发展为双肺多叶受累的GGO与实变影,小叶间隔增厚及纤维化,也可呈“铺路石征”,常见支气管充气征及血管穿行;重症期双肺弥漫性病变,呈“白肺”,常见支气管充气征及血管穿行;吸收缓解期可见病灶范围缩小,伴较多纤维化病灶。CT演变特征可为早期诊断与鉴别、病情严重程度评估、及时防控、诊疗决策及治疗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与常规对比剂用量方案对比,探讨在装备整合回路探测器的双源CT 上应用70 kV 超低管电压、低对比剂流率和低对比剂用量的方案对体重指数正常(BMI≤25 kg/m^2)的患者行冠状动脉 CTA 检查的可行性。方法:应用装备整合回路探测器的双源CT对50例BMI≤25 kg/m^2的患者行前瞻性心电触发序列扫描。所有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A组对比剂流率和用量分别为4.0和32 mL (350 mgI/mL),B组对比剂流率和剂量为4.0和50 mL (350 mgI/mL)。两组管电压均采用70 kV,对原始数据进行SAFIRE迭代重建。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BMI和心率,比较两组图像的背景噪声、信噪比和放射剂量,测量并比较两组图像冠脉各节段的管腔内的CT 值和图像对比噪声比。以段为单位,对两组的冠脉图像质量采用4分法(1~4分,优-无法评估)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BMI和心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图像的背景噪声、信噪比和放射剂量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平均有效辐射剂量约为0.9 mSv。3支冠脉主干远段CT值的比较,B组显著高于A组;而冠脉近、中段及主动脉根部CT 值的比较两组无显著性差异。在冠脉各节段对比噪声比方面,B组均显著高于A组(P<0.05)。以段为单位,两组冠脉图像质量平均评分无显著性差异(A组1.16±0.18,B组1.18±0.18,P=0.75)。两组冠脉可评价节段率均>98%。结论:在装备整合回路探测器的双源CT 上对正常体重指数患者应用70 kV超低管电压、低对比剂流率和低对比剂用量的方案进行冠状动脉CTA 的检查可以在亚毫希伏条件下获得满足临床诊断的图像质量,较常规方案对比剂用量显著减低。  相似文献   
9.
吴哲  江国露  高慧  孙昊  金征宇 《放射学实践》2020,(10):1293-1296
【摘要】目的:Erdheim-Chester病(ECD)诊断依赖临床、影像及组织病理学结合。本文主要探讨ECD患者泌尿系统受累CT影像学特征。方法: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14年1月-2019年9月确诊ECD 41例患者(男25例,女16例;年龄4~63岁,39.2±17.1岁)腹盆部CT图像,研究其泌尿系统影像学特征,包括病灶形态、密度、累及部位及强化特点等。结果:41例患者21例累及泌尿系统。腹部CT示21例患者肾脏受累,15例患者输尿管受累,8例患者肾动脉受累。2例患者临床表现尿崩症,11例患者肾积水。本研究14例(14/21)ECD患者发现特有肾周软组织浸润影像学表现,呈典型“卷发征”。结论:泌尿系统是ECD患者常累及系统之一,对于腹部CT出现肾周软组织浸润患者即使未出现泌尿系统相关临床症状也应考虑Erdheim-Chester病。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