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胆管癌浸润转移及抗浸润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胆管癌浸润转移及抗浸润实验研究Anexperimentalstudyoninfiltrationandmetastasischolangicocarcinomaandanti-invasiontherapies王曙光,韩本立(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肝胆...  相似文献   
2.
背景: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ercutaneous laser disk decompression,PLDD)是近年来开展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新介入疗法。它的穿刺路径常采用后外侧穿刺路径。过去使用应用解剖方法研究穿刺路径,而从薄层断面解剖与CT断面解剖对腰神经根在椎间隙平面的行程和三角工作区进行观测的报告较少。目的:阐明腰神经根在薄层断面和CT断面上椎间行程及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为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的穿刺路径提供解剖学依据。设计:以尸体和正常人为研究对象,观察性研究。单位:一所军医大学医院的放射科和一所军医大学解剖学教研室。对象:2002-10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人体解剖学教研室(计算医学研究室)完成中国首例可视化人体的采集。2000-01/03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放射科对无明确椎体和椎间盘疾患及邻近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53例检查者进行CT检查和测量。干预:选取的中国首例可视化人体腰神经根在椎间隙平面的行程进行描述性观察。对53例正常人CT检查者的腰神经椎间的走行、形态、大小.周围结构和穿刺线与腰神经的距离进行观察和测量。主要观察指标:描述中国首例可视化人体和正常人腰神经根在椎间隙平面的行程。测量腰神经椎间的长度、宽度和穿刺线与腰神经的距离。结果:中国首例可视化人体腰椎间隙,共计48层,每层厚度为1.0mm,每层断面所显示的腰神经根椎间行程及其周围结构清晰;CT图像清晰显示腰神经根椎间行程大小、形态及周围结构结论:中国首例可视化人体腰神经根椎间行程部分为连续.完整的薄层断面标本。腰神经根椎问走行和形态变化较大,穿刺路径与毗邻的腰神经根、上关节突、髂骨翼和血管等结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磁共振单克隆抗体免疫靶向对比剂McAb-PMP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磁共振单克隆抗体靶向对比剂的制备方法。方法 以葡聚糖为载体 ,采用氧化法制备靶向磁性微粒。结果 制备的磁性纳米微粒与单抗相比保持了较高的结合活性和免疫活性。结论 合成CEA单克隆抗体标记磁性微粒 ,保证了结合活性免疫活性 ,为活体动物实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DTI脑白质束的FA图和白质束纤维追踪图,评估额顶叶占位病变影响下脑对指运动功能区形态及功能改变的特征.方法:病变组为20例连续搜集观察的神经外科术前检查的额顶叶占位病变患者,另选20例健康自愿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Siemens 1.5T超导磁共振仪进行扫描,包括常规MRI和DTI.数据后处理运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编写的DTI-Studio Version 2.02软件处理DTI数据.结果:病变组20例中最后诊断为肿瘤的15例,炎症4例,血管畸形1例.在DTI的FA图中测量两组实验对象颅内相关脑组织区域的平均FA值,显示15例肿瘤病灶区域的FA值与对照组及其自身对侧比较有降低,1例血管畸形伴化脓性感染患者FA值升高.在DTI三维白质束纤维示踪图中显示额顶叶肿瘤患者皮质脊髓束受病灶压迫而移位、中断或破坏.结论:扩散张量成像技术可以实现对活体复杂的白质纤维束结构的显示,在临床应用中DTI技术可以用于评价肿瘤与邻近白质纤维的空间解剖关系、白质纤维的受累情况,为临床病情评估和外科手术入路计划提供有效帮助,对评价术后的功能恢复潜力也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手术的微创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具有微创概念的鲜明特征,与开放手术相比,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安全、有效、微创,可用于治疗较大的肾囊肿;而在放射引导下的单纯引流术对直径小于6 cm的囊肿也具有较好的疗效。手术入路可分为经腹腔途径和经腹膜后途径外,随着手术应用的发展并侧重于微创的考虑,  相似文献   
6.
犬严重烧伤后早期脑水肿影像学的观察对比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 (MRI)和放射性核素显像 (SPECT)在严重烧伤后早期脑水肿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2 6只犬随机分为对照组 (6只 )和致伤组 (烧伤后 6、12、18h和 2 4h组 ,每组各 5只 )。将致伤组犬制成 5 0 %TBSAⅢ度烧伤模型 ,并于伤后 6h输注质量浓度 5 0g/L葡萄糖液 ,建立严重烧伤后早期脑水肿模型。应用MRI和SPECT对各致伤组犬进行动态观察 ,将观察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严重烧伤后早期脑水肿模型MRI显示 ,脑形态学改变的最早时间为伤后 12h ,以弥漫性脑肿胀为变化特征 ,并随时间变化而逐渐明显。当T1WI标准化信号强度 (SIR)下降低于 10 %时 ,MRI难以发现 ;伤后 2 4hT2 WISIR增高 8.2 9% ,脑灰、白质分界模糊。SPECT扫描显示伤后 6h双侧脑组织呈弥漫性进行性核素浓集现象 ,12h以后各组脑核素含量摄取比值明显高于伤前 ,以伤后 2 4h组升高最为明显 (P <0 .0 1)。 结论 两种影像学方法联合应用 ,将明显提高烧伤后脑水肿早期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表达人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与EGFP融合蛋白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并观察其对NIH3T3细胞感染效率.方法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HIF-1α基因片段克隆至逆转录病毒载体pLEGFP-N1上,鉴定后用脂质体法转染PT67细胞包装、扩增,最后用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NIH3T3细胞.其中采用PCR方法对重组病毒进行鉴定,利用绿色荧光蛋白作为报告基因,对病毒滴度和感染效率进行监测.结果酶切、测序及PCR结果与HIF-1α基因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的预期结果一致,病毒滴度达1.2×106 pfu/ml,并对NIH3T3细胞有强感染能力.结论应用基因工程技术,成功构建了表达HIF-1α与EGFP融合蛋白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为应用于治疗性血管生成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8.
目的 开发建立肝脏外科手术虚拟系统,以便术前科学、合理地制订手术方案,降低手术风险,完成精确手术.方法 应用肝脏外科手术虚拟系统进行术前模拟,实现肝脏的精确分割、测量,测定各静脉的回流区域;直观显示肝内脉管的分布及变异情况;模拟肝脏外科多种手术方式,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案.结果 肝脏虚拟手术系统可对肝脏的分割、肝静脉的回流、脉管的吻合,尾状叶的处理等情况进行科学、准确的个性化分析;可模拟肝外科多种手术方式及其结果,有助于确定合理的手术方案,降低手术风险.结论 肝脏虚拟手术系统有助于揭示个体肝脏的解剖特点,确定合理的手术方式,降低了手术风险,保证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MRI不同序列对健康女性盆底扫描,比较两种扫描序列对子宫骶主韧带的显示图像特点和清晰度,选择优化MRI扫描序列进一步三维建模研究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方法选择无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健康女性10例,分别采用质子密度加权自旋回波序列和TSE T2WI序列行盆底薄层MR成像,获得连续薄层断面的图像集,在横断面分别观察骶主韧带起源及终止点,观察每层的显示情况,辨认盆底器官与子宫骶主韧带解剖位置及与周围器官的关系,通过同一检查者相同的每一层辨认评分,比较两种扫描序列对子宫骶主韧带的显示图像辨认率和清晰度。结果质子密度加权自旋回波序列对子宫骶主韧带的显示优于TSE T2WI,有显著性差异(P〈0.05),能更清楚地显示骶主韧带边界。10例检查者中骶韧带起自骶骨2例(20%)、尾骨肌/骶棘韧带复合体6例(60%)、坐骨棘2例(20%);插入宫颈3例(30%)、阴道1例(10%)、宫颈和阴道6例(60%);主韧带起自同侧骨盆侧壁坐骨大孔,解剖末端7例(70%)至宫颈,1例(10%)至阴道,2例(20%)至宫颈和阴道。结论采用MRI质子密度加权自旋回波脉冲序列对女性盆底成像,可清楚显示盆底器官与子宫骶主韧带解剖位置及与周围器官关系,活体骶主韧带解剖起止点、走行方向,与临床解剖对子宫骶主韧带观察一致,为探讨子宫脱垂患者的骶主韧带解剖改变与功能障碍关系奠定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0.
神经解剖学内容复杂、抽象,难学且记忆比较困难,由此导致目前医学生存在“一少两弱”的现象。文章介绍了引入关键路径概念,并参考这一项目时间管理技术,按照关键路径的基本理念、技术和方法,实施“脊髓和脑的被膜”教学实践,探索神经解剖学教学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