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4篇
特种医学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术前增强CT的影像组学定量特征模型在诊断胃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4例活检确诊为胃癌患者的术前增强CT图像,采用半自动标注功能对病灶的三维容积感兴趣区(VOI)进行标注,利用PyRadiomics工具对所有VOI进行特征提取、机器学习的模型建立及分析,以组织病理学分期为金标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T影像组学模型在胃癌分期中的诊断能力,计算其曲线下面积(AUC)、准确度、敏感度及特异度,并与两位胃癌影像诊断专业组医师进行比较。结果:针对鉴别T1-T2期与T3-T4期胃癌,在交叉验证集中的AUC为0.879,在测试集中的AUC为0.832,模型准确度为74.3%,敏感度为75.0%,特异度为73.3%;针对鉴别N0期与N1~N3期胃癌,在交叉验证集中的AUC为0.839,在测试集中的AUC为0.670,模型准确度为60.0%,敏感度为65.0%,特异度为53.3%;在胃癌TNM分期Ⅰ-Ⅱ期与Ⅲ-Ⅳ期分类实验中,在交叉验证集中的AUC为0.907,在测试集中的AUC为0.700,模型准确度为65.7%,敏感度为61.5%,特异度为68.2%;测试集中以上三种诊断试验表现与胃癌影像专业组医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P>0.05)。结论:基于胃重建增强CT的影像组学定量特征模型在术前预测胃癌分期中具有与影像专业组医师相近的表现,具有临床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与常规对比剂用量方案对比,探讨在装备整合回路探测器的双源CT 上应用70 kV 超低管电压、低对比剂流率和低对比剂用量的方案对体重指数正常(BMI≤25 kg/m^2)的患者行冠状动脉 CTA 检查的可行性。方法:应用装备整合回路探测器的双源CT对50例BMI≤25 kg/m^2的患者行前瞻性心电触发序列扫描。所有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A组对比剂流率和用量分别为4.0和32 mL (350 mgI/mL),B组对比剂流率和剂量为4.0和50 mL (350 mgI/mL)。两组管电压均采用70 kV,对原始数据进行SAFIRE迭代重建。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BMI和心率,比较两组图像的背景噪声、信噪比和放射剂量,测量并比较两组图像冠脉各节段的管腔内的CT 值和图像对比噪声比。以段为单位,对两组的冠脉图像质量采用4分法(1~4分,优-无法评估)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BMI和心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图像的背景噪声、信噪比和放射剂量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平均有效辐射剂量约为0.9 mSv。3支冠脉主干远段CT值的比较,B组显著高于A组;而冠脉近、中段及主动脉根部CT 值的比较两组无显著性差异。在冠脉各节段对比噪声比方面,B组均显著高于A组(P<0.05)。以段为单位,两组冠脉图像质量平均评分无显著性差异(A组1.16±0.18,B组1.18±0.18,P=0.75)。两组冠脉可评价节段率均>98%。结论:在装备整合回路探测器的双源CT 上对正常体重指数患者应用70 kV超低管电压、低对比剂流率和低对比剂用量的方案进行冠状动脉CTA 的检查可以在亚毫希伏条件下获得满足临床诊断的图像质量,较常规方案对比剂用量显著减低。  相似文献   
3.
吴哲  江国露  高慧  孙昊  金征宇 《放射学实践》2020,(10):1293-1296
【摘要】目的:Erdheim-Chester病(ECD)诊断依赖临床、影像及组织病理学结合。本文主要探讨ECD患者泌尿系统受累CT影像学特征。方法: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14年1月-2019年9月确诊ECD 41例患者(男25例,女16例;年龄4~63岁,39.2±17.1岁)腹盆部CT图像,研究其泌尿系统影像学特征,包括病灶形态、密度、累及部位及强化特点等。结果:41例患者21例累及泌尿系统。腹部CT示21例患者肾脏受累,15例患者输尿管受累,8例患者肾动脉受累。2例患者临床表现尿崩症,11例患者肾积水。本研究14例(14/21)ECD患者发现特有肾周软组织浸润影像学表现,呈典型“卷发征”。结论:泌尿系统是ECD患者常累及系统之一,对于腹部CT出现肾周软组织浸润患者即使未出现泌尿系统相关临床症状也应考虑Erdheim-Chester病。  相似文献   
4.
【摘要】中国武汉市不明原因肺炎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引起的,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临床症状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严重者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COVID-19的高分辨CT演变特点:①病灶呈多发性、双侧性分布,以胸膜下及两下肺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多见。②早期以胸膜下斑片状、结节状、团状、节段或亚段性磨玻璃影(GGO)多见,常见血管充血增粗穿行,也可表现为GGO合并实变及纤维化;进展期病灶增多范围扩大,发展为双肺多叶受累的GGO与实变影,小叶间隔增厚及纤维化,也可呈“铺路石征”,常见支气管充气征及血管穿行;重症期双肺弥漫性病变,呈“白肺”,常见支气管充气征及血管穿行;吸收缓解期可见病灶范围缩小,伴较多纤维化病灶。CT演变特征可为早期诊断与鉴别、病情严重程度评估、及时防控、诊疗决策及治疗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