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特种医学   9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2篇
肿瘤学   3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对比国产及进口精确放疗设备应用于原发性肝癌与胰腺癌放疗剂量学特点,评估国产精确放疗设备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选取原发性肝癌(分为小肝癌和大肝癌)、胰腺癌患者各60例,对选取病例分别进行静态调强计划设计。采用加速器设备的不同将患者计划分为进口组和国产组。评估计划剂量学参数并实施剂量验证。结果所有计划靶区和危及器官受照剂量均能符合临床要求。原发性肝癌患者均匀指数国产组均值略优于进口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病例适形指数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计划国产组肝脏V10、V30与进口组相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原发性肝癌计划进口组肝脏Dmean显著低于国产组计划(P<0.05),小肝癌计划国产组脊髓Dmax显著低于进口组(P<0.05)。结论国产设备和进口设备相比较能够完成常规调强计划设计与执行,其计划质量与剂量验证结果均与进口设备保持了良好的一致性,国产放疗设备基本能够满足精确放疗的临床需求。  相似文献   
2.
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技术行全骨髓照射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Rapid Arc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技术(VMAT)行全骨髓照射(TMI)的可行性及其剂量学特点。方法:选取8例已行全身扫描的患者,照射靶区包括除前臂和手以外的全身骨髓,采用Eclipse 10.0计划系统自动勾画模块进行靶区勾画并外放3 mm生成PTV,处方剂量为12 Gy/10 F,采用单弧多中心衔接的方法设计旋转调强放射治疗计划。治疗计划的剂量验证采用Arc CHECK验证系统,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DVH)评价和分析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分布,并评估治疗计划的总机器跳数(MU)和治疗时间,通过分析各部位剂量验证的通过率评估其临床实施的安全性及准确性。结果:容积旋转调强全骨髓照射计划的靶区平均Dmean、Dmax分别为12.85 Gy和14.85 Gy,平均D1、D99分别为11.25 Gy和13.77 Gy,除脑、眼球、口腔及腮腺等头颈部器官外,其他器官Dmean均〈6 Gy,平均机器跳数和计划实施时间为2608 MU、30 min,头颈、胸腹及盆腔3部分的计划验证通过率分别为(98.9±1.9)%、(98.4±1.8)%及(97.4±2.1)%。结论:Rapid Arc技术能较好地实现全骨髓照射且实现射野间的无缝衔接,具有较高的射线利用率,可以应用于全骨髓的临床照射。  相似文献   
3.
螺旋断层放射治疗腹部肿瘤治疗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螺旋断层放射治疗腹部肿瘤的物理学选择参数和MVCT影像引导下的治疗误差。方法采用螺旋断层治疗20例上腹部肿瘤患者,照射野宽度(field width,FW)为2.5cm,螺距比(pitch)选择0.3,调制因子(modulation factor,MF)为2.5;每次治疗前实行靶区MVCT扫描并与治疗计划靶区进行自动配准后再实现剂量靶区的手动调节,获得治疗误差及分布规律。结果治疗误差最小值和最大值在x、y和z轴分别为:(1.205±0.207)mm和(6.496±2.165)mm;(2.600±0.671)mm和(9.0075±1.5017)mm;(0.880±0.188)mm和(5.151±1.821)mm。结论影像引导确实提高了肿瘤治疗精度和准确性,同时为正确设定上腹部肿瘤计划靶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CT-SIM模拟软件作为几何模拟的重要工具,其精确度和完整性应是目前三维立体放射治疗中首要考虑的问题之一.本文旨在研究和探讨CT模拟软件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quality assurance and quality control,QA&QC)的检测方法.材料与方法:利用飞利浦BrillianceTMCT模拟机对QUASTM蹦模体和QUASAR多叶准直器束流几何模体分别实施扫描,通过在ACQSim工作站软件中来实现以下几项质控检测:(1)等中心计算和空间/几何精度检测;(2)图像重建精度测试;(3)DRR几何精确度的评估;(4)射野几何学和MLC精度的测量.结果:(1)用QUASAR模体检测模拟软件等中心计算及空间/几何计算精度,偏差均小于1 mm.(2)所测量的模体插件体积与标称值相比较:大正方体为1.24%.小正方体为1.76%,楔形空腔体积为2.1%,大球体相差-0.44%,中球体为0.56%,小球体为13.68%.(3)在DRR图像中测量出最里面的丙烯酸材料的矩形面积为0.9 cm×1.9 cm,中间空气腔矩形面积为10 cm×9.9 cm,外面丙烯酸材料的矩形面积为14.7 cm×14.8 cm.(4)照射野的MLC与模体的几何精度误差基本保持在±1 mm精度.结论:CT模拟软件的QA在CT模拟定位系统质量保证中应占有十分重要地位,其直接影响到放疗定位的精确度和治疗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螺旋断层调强放疗(HT)治疗NSCLC的剂量学特点。方法选取5例中央型NSCLC和5例周围型NSCLC患者的CT图像,勾画靶区及正常器官,分别进行HT计划和IMRT计划设计。给予肿瘤靶区(GTV、GTVnd)处方剂量70Gy/33F,临床靶区(CTV、CTVnd)处方剂量60Gy/33F。正常器官限制剂量为脊髓〈45Gy,全肺V20〈30%,心脏V50〈50%,食管V55〈50%等,比较两组患者两种治疗计划的差异。结果周围型NSCLC组的HT计划等剂量曲线能更好地包绕靶区;周围型NSCLC组肺的V5均大于60%,中央型NSCLC组肺的V5近似于60%,HT可减少周围型NSCLC组肺的V20-V30,减少中央型NSCLC组肺的V25;两组的两种计划中脊髓、食管、心脏和气管的最大量均低于IMRT组,但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T计划在周围型NSCLC组较IMRT计划有更好的靶区剂量均匀性及更陡峭的剂量梯度,能降低肺的中高剂量照射体积,但有可能增加肺的低剂量照射体积。  相似文献   
6.
自适应放疗(adaptive radiation therapy,ART)是图像引导放疗(image-guided radiation therapy,IGRT)发展延伸出的一种新型放疗技术.其实施是通过照射方式的改变来实现对患者组织解剖或肿瘤变化的调整,即通过引导图像(如CT、电子射野影像装置等)评判患者解剖和生理变化,或治疗过程中所反馈信息如肿瘤大小、形态及位置变化,分析分次治疗与原计划设计之间的差异,从而指导后续分次治疗计划的重新设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螺旋断层放疗联合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anti-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单克隆抗体治疗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09年11月我科收治的34例行根治性螺旋断层放疗的鼻咽癌患者临床资料。处方剂量:鼻咽部肿瘤(pGTVnx)及可见的转移淋巴结(pGTVnd)70Gy/33次,高危临床靶区(PTV1)60Gy/33次,预防照射区(PTV2)56Gy/33次,5次/周。其中17例放疗期间联合尼妥珠单抗,200mg/次,静滴,每周1次,共6-7次(尼妥珠组);另17例放疗期间联合西妥昔单抗,首次剂量400mg/m2,以后每周250mg/m2,静滴,每周1次,共6-7次(西妥昔组)。参照RECIST 1.0版实体瘤评价标准评价疗效,采用RTOG/EROTC标准评价急性反应。结果随访27-4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6个月。放疗后1、2、3年区域局部复发率、淋巴结复发率、远处转移生存率、总生存率,尼妥珠组均为0、0、17.6%和88.2%,西妥昔组均为0、0、11.8%和1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放疗后急性反应,尼妥珠组口腔黏膜反应(u=2.25,P<0.05)、体重下降程度(t=2.56,P=0.02)、皮疹(u=4.36,P<0.01)较西妥昔组轻。结论螺旋断层放疗联合尼妥珠单抗与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鼻咽癌的1、2、3年临床疗效无差异,急性反应尼妥珠单抗较西妥单抗轻,但均可耐受。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估多发脑转移癌的螺旋断层放疗(tomotherapy,TOMO)、静态逆向凋强(intensity modulation radiation therapy,IMRT)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three 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3D-CRT)的剂量学特性,为临床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l、2、3及多个病灶的脑转移癌患者的CT/MRI图像各10例,勾画靶区及正常器官后,分别传输至Precise plan、Pinancle及TOMO计划系统,给予全脑(PTVwb)40Gy/20F,同步给予局部转移灶(pGTVs)加量至60Gy/20F.根据RTOG02-25标准限制危及器官(organs at risk,OAR)剂量,三组计划完成后,分别对靶区的均匀性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不均匀性指数(heterogeneity index,UI)、等剂量曲线覆盖程度、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 volume histogram,DVH)分布和正常器官受量最大剂量及平均剂量进行评估.结果 三种计划都能达到处方剂量需要和危及器官受量限制.TOMO计划对脑转移病灶及全脑的计划靶区均匀性、适形度、靶区覆盖程度和对3个以上病灶患者的晶体保护优于3D-CRT和IMRT计划;对中耳、内耳、1-2个转移病灶患者的视神经、3个以上转移病灶患者的脑干保护优于3D-CRT计划.IMRT计划对全脑的计划靶区的均匀性、适形度、靶区覆盖程度均和对中耳、1-2个转移病灶患者的视神经、3个以上转移病灶患者的脑干优于3D-CRT计划,且在3个以上转移灶患者更明显.3D-CRT计划针对转移灶的均匀性优于IMRT计划,且在3个以上转移灶患者更明显,对于眼球和1-2个转移灶患者晶体的保护优于IMRT和TOMO计划.结论 针对多发脑转移癌放疗,螺旋断层放疗计划优于静态调强放疗计划,静态调强放疗计划优于三维适形放疗计划且对于3个以上转移灶患者优势更明显.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我院螺旋断层放疗治疗鼻咽癌36例失败病例的临床经验。方法2007年9月--2012年8月间共初治鼻咽癌217例,治疗失败36例(Ⅰ期1例、Ⅱ期5例、Ⅲ期16例、Ⅳ期14例),其中单纯放疗9例,同步综合治疗27例。结果中位随访时间27(6~57)个月,中位失败时间12(3~42)个月,局部复发10例(Ⅰ期1例、Ⅱ期1例、Ⅲ期5例、IVa期3例),照射野内复发7例,照射野边缘复发3例;区域复发3例(Ⅲ期2例、Ⅳa期1例),远处转移16例(Ⅱ期3例、Ⅲ期7例、Ⅳa期6例),5例骨转移,5例肝转移,1例髓内转移,5例多器官转移;其他因素失败7例。死亡29例(80.6%),包括局部复发7例,区域复发2例,远处转移13例,不明原因咽部出血5例,急性脑疝1例,全身虚弱衰竭1例。结论螺旋断层放疗治疗鼻咽癌失败主要原因为复发及转移,建议原发肿瘤GTV外扩5mm边界并每日行图像引导;针对N。的Ⅱ期患者放疗联合含铂化疗可以有效降低治疗失败率;治疗失败后患者可从挽救治疗中获益。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国产医用直线加速器VenusX执行为期3个月的质控监测,分析其机械精度、射束性能和影像系统的稳定性,为其下一步临床应用推广提供数据参考。方法基于VenusX的EPID系统,应用DVS系统对加速器的机械精度、射束性能和影像系统等进行质量检测,并给出相应质检报告,分析评价该型加速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结果VenusX加速器各参数稳定性均符合相应标准要求,其中X线输出剂量稳定性最大偏差为0.5%;剂量率稳定性最大偏差为1%;剂量日稳定性平均最大偏差为1.6%;机架旋转中心最大偏差为0.8 mm;光栅到位精度最大为1 mm,X和Y方向光栅到位重复性最大偏差分别为0.3 mm和0.4 mm;MV-EPID和kV-EPID的中心一致性最大偏差分别为0.5 mm和0.6 mm。结论通过对医用直线加速器VenusX的日常稳定性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机械精度、射束性能和影像系统稳定性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满足临床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