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9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药物性肝病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指导临床医生更合理用药及对药物性肝病的及时、正确的诊治。方法:对我院7年里收治的19l例DILD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结果:①合并其他肝病者易发生DILD。②涉及16类药物的病因,前五位依次是抗结核药、抗肿瘤药、激素类药、中草药及中根神经系统药。③潜伏期差异大。④临床表现不同。⑤病理类型呈多样性,包括从肝实质细胞到胆管细胞损害的各种肝病;急性多见,占76.5%。⑥停药后保肝治疗,80%以上预后较好;死亡率11%。结论:DILD是临床中较常见和易被忽视的疾病,应引起临床医务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医务人员感染SARS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去年发生的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SARS)疫情中医务人员感染比重较大。我们对广东省9所医院医务人员感染SARS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广东地区HIV/AIDS病例的死亡原因.方法 对345例HIV/AIDS住院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 2001年1月至2011年12月某医院HIV/AIDS住院患者3406例,死亡345例,病死率10.13%.自2005年实行免费抗病毒治疗以来,病死率较前下降.CD4+T淋巴细胞计数< 200个/μl者病死率为14.61%(299/2046),与≥200个/μl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CD4+下降,病死率上升.(2)机会性感染累及99.42%(343/345)死亡病例,共出现机会性感染924例次,与死亡直接相关的占84.64%.机会性感染以真菌和细菌感染最常见,感染部位以肺部、口腔、全身播散性、胃肠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败血症、皮肤软组织感染为主,其中重症肺炎、播散性青霉菌病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艾滋病指征性机会性感染占29.65%.引起HIV/AIDS死亡的因素还有机会性肿瘤、HIV相关性疾病及艾滋病非相关性疾病等,占15.36%.无接受有效的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RRT)亦构成死亡的因素,其中接受HARRT者疗程超过3个月只占6.96%.结论 终末期艾滋病患者病死率极高,机会性感染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HIV/AIDS的早期诊断和积极控制机会性感染,及时有效HAART治疗是提高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在病程中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对广东省SARS数据库中所有检测过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292例SARS患者,按疾病进程、预后及是否使用激素,对SAR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作回顾性分析.结果SARS组T淋巴细胞计数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低谷出现于病程第5~10d.其中256例治愈SARS患者在病程第10~15d开始明显回升,多数恢复正常;36例死亡SARS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计数持续降低,CD4 、CD8 均低于25 0个/μl.SARS患者是否使用激素在病程16天内对T细胞计数有显著性差异(P<0.01),病程第17天上述计数无显著性差异,且使用激素组较未使用激素组T细胞亚群计数推迟8d左右回升至正常水平.结论SARS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计数均显著下降,下降程度可作为病情轻重及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而激素使用可加重SARS患者的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5.
HIV/AIDS病人264例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近年来广州地区HIV/AIDS病人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264例HIV/AIDS病人临床资料,并从流行情况、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指标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4例病人中,2000年至2004年逐年的病例数分别为19,32,43,70,100例,年增长率分别为68.4%,34.4%,62.8%和42.9%,平均52.1%。男性占75.4%(99/264),无职业者占47.7%(126/264),感染途径以静脉吸毒传播为主(115/264),占43.6%,性传播、输血或血制品及垂直传播分别占38.3%、10.6%及0.8%,原因不明者占6.8%。237例(89.8%)发生了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机会性感染。发热、肺部炎症、消瘦、淋巴结肿大及皮肤、口腔感染为主要临床特征。大多数病人CD4^ T细胞数明显减少。结论近年来广州HIV/AIDS病人增长迅速,静脉吸毒仍是本地区HIV/AIDS病人感染的主要途径,但性途径感染比例明显增多。AIDS病人出现相关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累及系统广泛,相当一部分HIV感染者已进入艾滋病期,艾滋病防治形势严峻。加强宣传,早期发现病人,积极开展抗病毒治疗对艾滋病防治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心肌酶升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2月-5月期间我院共收治了261例确诊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现将其中临床资料比较完整的125例SARS患者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活性和心电图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重症肝炎患者人工肝术后并发医院感染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重症肝炎患者人工肝术后并发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调查88例重症肝炎患者人工肝术后并发感染的临床资料,对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重症肝炎患者人工肝术后感染发生率为30.34%。88例患者感染的主要部位为:肺部(27.03%)、口腔(22.30%)、肠道(19.59%)、胆道(15.54%)。2种以上细菌混合感染患者占54.67%。在分离的病原菌株中,真菌比例最高,占55.24%,其中白色念珠菌占19.58%,热带念珠菌占14.69%。革兰氏阳性菌占23.78%,肠球菌占9.09%,葡萄球菌5.59%,链球菌4.20%;革兰氏阴性菌占20.98%,肺炎克雷伯氏菌占8.39%,大肠埃希氏菌占4.90%。真菌对二性霉素B最敏感,其次为氟康唑;革兰氏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最敏感;革兰氏阴性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敏感。结论重症肝炎患者人工肝术后感染发生率高,多部位及细菌混合感染多见。所分离的病原菌中,真菌比例最高,病原菌对临床上常用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性。为降低人工肝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应尽量减少和避免诱发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管理对策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目的 探讨采取预防措施和管理对策对预防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的效果.方法 制定应急预案及相关制度、流程;大力宣传培训;加强消毒隔离;强调医护人员个人防护等措施,加强监督管理工作以确保措施的落实.结果 医院在甲型H1N1流感的诊疗过程中未发生医院感染.结论 实行综合性预防措施和管理对策是预防医院感染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国产阿德福韦酯片(ADV,孚玮)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乙肝)48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24周)、安慰剂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筛选合格的HBeAg阳性的慢乙肝患者210例,2:1比例,按计算机随机化表随机分为试验组(ADV 10mg/d,治疗48周,共142例)和对照组(安慰剂10mg/d,24周,后改用ADV 10mg/d,治疗24周,共68例)。1~24周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期,24周后为开放研究期。主要疗效评价指标为双盲治疗结束和48周时的病毒学应答。次要疗效评价指标为HBV血清学和生化学应答。结果 24周双盲期治疗结束时,试验组患者血清中HBV DNA与基线值相比平均下降量、HBV DNA阴转率(〈3log10拷贝/mL)、HBV DNA抑制率(〈5log10拷贝/mL)、与基线值相比下降≥2log10拷贝/mL的患者比分别为3.12log10拷贝/mL、26.1%、90.8%、8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95log10拷贝/mL、1.5%、29.4%、19.1%(P值均为0.000);ALT复常率也明显较高(54.2%比5.9%,P=0.000);但试验组患者的HBeAg阴转率、HBeAg血清转换率(12.9%,7.0%)仅稍高于对照组(5.9%,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5、0.459)。双盲期(24周)结束后,两组均用ADV治疗至48周,两组患者的病毒学、HBV血清学和生化学应答均有进一步提高。48周研究过程中用测序方法未发现rtN236T和(或)rtA181V突变。两组患者总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不良事件种类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国产ADV10mg/d具有明显的随治疗时间延长而增强的抗HBV复制和改善肝功能的作用,可有效治疗HBeAg阳性慢乙肝,其安全性与安慰剂相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 )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预测指标,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于2004年10月至2005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等5所医院进行该研究,选取连续应用阿德福韦酯治疗48周的HBeAg(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140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阿德福韦酯治疗48周的疗效预测指标。结果基线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HBV DNA水平和24周时HBV DNA阴转为48周HBV DNA阴转的预测指标;研究中基线ALT≥134.5U/L、HBV DNA≤6.57lg拷贝/mL和24周HBV DNA阴转者治疗至48周时的HBV DNA阴转率(93.3%)、HBeAg阴转率(60%)、HBeAg血清转换率(40%)均较高。治疗24周时HBV DNA未阴转者继续治疗至48周时仍有47.8%的患者发生HBV DNA阴转、8.6%的患者发生HBeAg血清转换。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阿德福韦酯治疗前HBV DNA低水平、ALT高水平且24周时HBV DNA阴转是48周疗效较好的预测指标;治疗24周时HBV DNA未阴转者不应放弃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