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应用小柴胡汤灌肠治疗急性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5例急性甲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与对照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保肝治疗;治疗组在给予常规保肝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柴胡汤灌肠治疗。结果治疗组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凝血时间(PT)等指标的好转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有效率84.5%,对照组63.2%,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柴胡汤灌肠治疗急性甲型肝炎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2019年1月~2021年1月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消化科和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介入科确诊为肝细胞癌(HCC)患者150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肝癌家族史、饮酒史、血小板计数、HBsAg阳性、血清HBV DNA和肝硬化等7个因素具有显著性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P=0.001,OR=1.077)、肝癌家族史(P=0.008,OR=4.351)、血小板计数异常(P=0.004,OR=9.071)、HBsAg阳性(P<0.001,OR=16.418)、HBV DNA(P=0.004,OR=6.345)和肝硬化(P<0.001,OR=9.315)为HC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了解HCC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助于预防,及时抗病毒和预防肝硬化的发生可能非常有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血浆置换治疗高原地区慢性重型肝炎支持疗效。方法:分析2006年9月—2007年8月我科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的16例慢性重型肝炎(来自我省不同海拔高度地区2000m~3680m),共治疗38人次,平均每例患者(1~4)次。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谷丙转氨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动度(PT、PTA),血氨(NH3)等生化指标及临床症状。结果:每次治疗后患者的谷丙转氨酶、血清总胆红素、血氨均明显下降,凝血酶原时间缩短,血清白蛋白及凝血酶原活动度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能有效改善高原地区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防止因高原低氧环境导致的肝细胞坏死进一步加重,为肝细胞的再生修复及肝移植赢得了时间,是高原地区治疗重型肝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分析HBV感染免疫耐受期孕妇分娩前后临床指标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规律,比较分娩后不同ALT水平组孕妇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差异。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的HBV感染免疫耐受期孕妇52例,妊娠28周给予替比夫定(telbivudine, LdT)抗病毒干预,分别于LdT干预前(基线)、分娩前(2周)及分娩后(6周)进行生化、血清学及病毒学检测,同步留取相应时间点外周血标本进行细胞因子检测,并分析分娩前后临床指标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特征。结果 52例患者分娩后6周ALT水平均值明显高于LdT干预前和分娩前,其中ALT≥2倍正常值上限(upper limit of normal, ULN)者达28.8%(15/52例);与LdT干预前相比,分娩前HBV DNA水平显著下降,平均降幅达(3.68±0.79) lg IU/ml;HBsAg和HBeAg水平在分娩前后无明显变化。与分娩后ALT<2倍ULN组相比,ALT≥2倍ULN组的IFN-γ水平在LdT干预前呈低水平表达,分娩后呈高水平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284,P=0.022;Z=2.223,P=0.026);2组间IL-2、IL-4、IL-6、IL-10、TNF-α在LdT干预前、分娩前及分娩后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HBV感染免疫耐受期孕妇分娩后部分患者ALT明显升高,结合分娩前后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提示分娩后可能出现免疫功能增强并打破机体对HBV的免疫耐受,这或许有利于分娩后的抗病毒治疗,但仍须要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丹参联合替诺福韦酯对乙肝肝硬化患者保肝作用分析。方法:选取106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经医学伦理会批准,并所有患者及其家属知情、了解,并同意签署告知书,自愿配合本次研究。按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替诺福韦酯单独用药,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及纤维化指标的水平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血清纤维化指标、血清HBV-DNA水平均呈显著降低趋势,较本组治疗前水平显著降低(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个时间点,观察组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均呈显著降低趋势,较本组治疗前水平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各个时间点的血清HBV-DNA水平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观察组的患者HBV-DNA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控制,与对照组的治疗方案效果相近。治疗后个时间点观察组、对照组的TGF-β水平较本组治疗前显著下降,且各阶段水平总体呈显著下降趋势。组间比较,观察组治疗后时间点的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各个时间点指标水平,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个时间点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治疗方案的有效性与对照组治疗方案相似。结论:丹参可在替诺福韦酯控制乙肝肝硬化患者病毒感染增殖情况的同时,可进一步改善其纤维化进展,加强替诺福韦酯治疗的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西宁地区60岁以上老人膳食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宁地区60岁以上老人膳食调查分析赵小虎冯佳超李新章林伟祖红梅(青海医学院临床医学系,西宁810001)为了解西宁地区老年人膳食情况,我们于1995年5月对西宁市的部分60岁以上老人进行了膳食调查。1调查对象与方法1.1调查对象西宁地区老年人101人...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分析HBV感染免疫耐受期孕妇分娩前后临床指标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规律,比较分娩后不同ALT水平组孕妇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差异。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的HBV感染免疫耐受期孕妇52例,妊娠28周给予替比夫定(telbivudine, LdT)抗病毒干预,分别于LdT干预前(基线)、分娩前(2周)及分娩后(6周)进行生化、血清学及病毒学检测,同步留取相应时间点外周血标本进行细胞因子检测,并分析分娩前后临床指标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特征。结果 52例患者分娩后6周ALT水平均值明显高于LdT干预前和分娩前,其中ALT≥2倍正常值上限(upper limit of normal, ULN)者达28.8%(15/52例);与LdT干预前相比,分娩前HBV DNA水平显著下降,平均降幅达(3.68±0.79) lg IU/ml;HBsAg和HBeAg水平在分娩前后无明显变化。与分娩后ALT<2倍ULN组相比,ALT≥2倍ULN组的IFN-γ水平在LdT干预前呈低水平表达,分娩后呈高水平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284,P=0.022;Z=2.223,P=0.026);2组间IL-2、IL-4、IL-6、IL-10、TNF-α在LdT干预前、分娩前及分娩后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HBV感染免疫耐受期孕妇分娩后部分患者ALT明显升高,结合分娩前后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提示分娩后可能出现免疫功能增强并打破机体对HBV的免疫耐受,这或许有利于分娩后的抗病毒治疗,但仍须要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注射用丹参联合肝病治疗仪治疗高原地区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67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来自青海省不同海拔高度地区(海拔2000~3680m),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3例,对照组34例,两组均采用相同的一般保肝治疗,治疗组加用注射用丹参0.8g加入5%~10%葡萄糖250mL内,静脉滴注,1次/天,同时采用肝病治疗仪,1次/天,疗程60天.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乏力、纳差、腹胀、目黄等主要症状均有所改善,肝功均较前好转.治疗组患者81.8%脾脏厚度缩小,肝纤维化指标(HA、LN、PC-Ⅲ、Ⅳ-C)平均水平均有明显下降,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注射用丹参联合肝病治疗仪治疗高原地区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可以明显降低纤维化指标,减轻和逆转肝纤维化病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测量慢性乙型肝炎重度及肝硬化患者的肝脏硬度(LS),探讨其评价患者食管静脉曲张(EV)的存在及其严重程度的价值. 方法 根据胃镜结果将256例慢性乙型肝炎重度及肝硬化患者分为无EV组、轻度EV组、中-重度EV组,分析各组患者的LS、门静脉内径(PV)、脾静脉内径(SV)、肝纤维化指标与EV程度的相关性.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三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较采用LSD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双变量Pearson法线性相关分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ROC曲线下面积来评价各项指标的预测能力. 结果 LS、PV、SV在三组间两两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37.86,44.77,73.88,P值均<0.01);患者年龄、Ⅳ型胶原(Ⅳ-C)、层黏连蛋白(LN)和透明质酸(HA)在无EV组和轻度EV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其余组两两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患者性别、Ⅲ型前胶原N端肽(PCⅢNP)在三组间比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EV程度与LS、PV、SV、Ⅳ-C、LN、HA呈显著正相关(P值均<0.01),且LS与EV程度相关性最高(r=0.689,P<0.01).PCⅢNP与EV程度不相关(P>0.05).LS曲线下面积为0.923,其预测EV程度的能力比PV、SV、LN、Ⅳ-C、HA、PCⅢNP强,当LS>7.55 kPa时,诊断轻度EV的敏感度为90.5%,特异度为60%;LS>18.85kPa时,诊断中-重度EV的敏感度为82.4%,特异度为90.5%. 结论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测量LS是预测肝病患者EV的存在及其严重程度的有效检查,可作为评价肝硬化患者EV初始筛查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自制中药汤剂联合乳果糖保留灌肠治疗肝衰竭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68例肝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接受内科保肝、退黄、补充血浆、白蛋白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制中药汤剂及乳果糖保留灌肠,2周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清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氨(NH3)等变化.结果 观察组显效7例,有效21例,无效10例,总有效(显效+有效)率为73.7%,对照组显效2例,有效13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观察组临床生化指标TBIL、PTA、NH3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自制中药汤剂联合乳果糖保留灌肠治疗肝衰竭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改善预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