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4篇
综合类   20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测定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及健康人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空腹血糖(FBG)及瘦素(Leptin)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3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30例,并选取与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30名同期到我院的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测定所有入选对象的血清NT-proBNP、hs-CRP、FBG及Leptin的浓度;对所有入选对象行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结果 ①AMI组血清NT-proBNP浓度明显高于UAP组、SAP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5,P=0.000,P=0.000).UAP组NT-proBNP浓度明显高于SAP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P=0.008).SAP组NT-proBNP浓度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②AMI组血清hs-CRP浓度与UAP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69),与SAP组及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0).UAP组hs-CRP浓度明显高于SAP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0).③AMI组血清FBG浓度明显高于UAP组、SAP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P=0.000,P=0.000).UAP组FBG浓度明显高于SAP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3).④AMI组血清Leptin浓度与SAP组及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0).UAP组Leptin浓度明显高于SAP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1,P=0.000);SAP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⑤AMI组LVEF值与UAP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4),明显低于SAP组及正常对照组(P=0.000,P=0.000).UAP组LVEF值明显低于SAP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0),SAP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①ACS患者发病早期往往伴有NT-proBNP、hs-CRP、FBG及Leptin水平升高.②ACS患者多伴有心室重塑,往往有LVEDD增大及LVEF值下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高血压患者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及与心钠素(ANP)、内皮素(ET)、胰岛素(INS)之间相关性。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65例原发性高血压和56例正常对照组者的血浆CGRP、ANP、ET、INS水平进行测定分析。结果:高血压组CGRP水平降低(P=0.067),男性高血压降低更为明显(P<0.05)。AN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ET水平两组无显著性差异。CGRP与ET之间呈正相关(P=0.0058),CGRP与ANP、INS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SBP与ANP之间呈正相关(P=0.0329)。结论:高血压患者CGRP水平降低,其作用比ET水平变化更为明显。ANP水平与高血压程度有关,呈代偿性增加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与新疆和田长寿地区维吾尔族老人长寿、寿命间关系。方法 长寿组(n=37),高龄组(n=40),老年组(n=41)均用聚合酶链反应法(PCR)扩增ACE基因第16内含子多态性位点的序列,并比较各年龄组ACE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长寿组Ⅱ型基因频率及Ⅰ型等位基因频率高于老年组,长寿组D型等位基因频率显著低于老年组。结论 ACE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与维吾尔族老人长寿、寿命间有关系。  相似文献   
4.
血脂灵降脂及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观察血脂异常者125例,采用随机方法进行分组。资料齐全者92例,其中治疗组(血脂灵组)51例,对照组(脉安定组)41例。全部患者连续用药12周,用药后第4、8、12周复查血脂。发现用药后第4周血脂灵即有降低血总胆固醇(TC)、动脉硬化指数[(TC-HDL)/HDL]及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的作用(P均<0.05)。但第4、8、12周间均无差别,用药后TC平均下降18.7%,(TC-HDL)/HDL平均下降27.6%,HDL平均上升17.4%;用药后第8周甘油三酯(TG)显著下降,但第8、12周间无差别,用药后TG平均下降19.5%。而对照组用药前与用药后第4、8、12周间各观察指标均无差别。同时我们还观察了用药前、后血过氧化脂质(LPO)的变化,发现治疗组用药后LPO显著下降,而对照组无变化。本研究提示血脂灵有良好的调整血脂异常作用及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H(ApoH)外显子3、8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CHD)及血脂代谢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结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分析方法,分析了100例健康人及110例冠心病病人的ApoH外显子3、8基因型,并对血脂进行了测定。结果冠心病组ApoH外显子3GG、GA+AA基因型频率及G、A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X^2=1.56~2.15,P〉0.05)。冠心病组ApoH外显子8GC基因型频率及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增高(X^2=3.91、8.44,P〈0.05)。冠心病组ApoH外显子3GG、GA+AA基因型病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显著高于对照组(t’=8.30,t=4.06,P〈0.05);冠心病组及对照组内基因型间的血脂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冠心病组外显子8GG、GC基因型病人LDL水平也显著高于对照组(t’=7.97、8.55,P〈0.05);冠心病组GC基因型病人的三酰甘油(TG)水平显著高于GG型及对照组的各基因型(t’=4.02~4.71,P〈0.05)。结论ApoH外显子3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及血脂代谢无相关性;ApoH外显子8GC基因型及C等位基因频率与冠心病发病有关,ApoH外显子8基因多态性与TG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新疆哈萨克族、汉族间血脂水平的差异及与血压等有关影响因素间的关系。方法:抽样调查新疆阿勒泰地区城市居民哈、汉两民族214 人的血脂、血压水平及其他有关因素,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其相关关系,结果:哈萨克族血清总胆固醇( T C)和低密度脂蛋白( L D L)高于汉族( P< 0.01),哈萨克族高血压组 T C高于汉族高血压组( P< 0.01),哈萨克族高血压组 L D L高于哈萨克族正常血压及汉族高血压组和正常血压组( P< 0.05~0.01),哈萨克族正常血压组 L D L 高于汉族高血压组( P< 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提示: W H R(腰围/臀围)是影响 T G(甘油三脂)、 L D L及 H D L(高密度脂蛋白)的主要因素,它与前两者呈正相关而与后者呈负相关。结论:新疆阿勒泰地区哈、汉两民族间血脂水平存在着差异, W H R肿血脂水平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选择风湿性心脏病伴慢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者62例,于瓣膜置换术中在心内直视下射频消融左房后壁。共有56例完成3年以上随访,总有效率为83.9%,但动态心电图记录到的23次短阵心房扑动(简称房扑)或房颤发作。结论:心内直视下射频消融隔离肺静脉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房颤有较高的长期疗效,但消融后阵发性房颤或房扑的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经股静脉床旁漂浮电极导管临时心脏起搏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经股静脉漂浮电极导管在紧急心脏起搏治疗中无X线条件下的有效性和快速、安全性。方法37例患者均采用漂浮电极导管,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右侧股静脉,所有患者均在床边无X线条件下进行,起搏方式为按需心室起搏(CVP)。结果所有患者均起搏成功,最快3.8min,最慢23.1min。5~10min内起搏成功28例。从股静脉穿刺成功至起搏完成时间为8.5±3.65min。结论在急症无X线透视时,应用Seldinger穿刺技术经股静脉床边漂浮电极导管临时起搏具有起搏快,疗效肯定,并发症很少,不需搬动患者,不需特殊设备,非常适用于危重患者的急诊抢救,特别是在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9.
低密度脂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密度脂蛋白(LDL)是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近年来发现氧化LDL及小、密LDL(sLDL)具有更强烈的致动脉粥样硬化(AS)作用,并成为AS研究的热点之一。1952年Glaind等首先发现在人类的大动脉粥样硬化灶存在着过氧化脂质9LPO),静脉注射脂质过氧化物可以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巨噬细胞吞噬LDL变成泡沫细胞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根本改变,它主要是通过其表面存在着“清道夫”受体,大量吞噬氧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中国汉族为对象研究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临床诊断原发性高血压120例,及同期无心血管系统病史体检者120例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限制性酶切技术来分析鉴别apoE基因第四外显子中含多态位点的DNA片断。结果高血压组E3/4基因型频率为17.5%,对照组E3/4基因型频率为7.5%,高血压组E3/4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E3/4基因型频率(χ2=5.67,P<0.05);高血压组E4等位基因频率为16.2%,对照组E4等位基因频率为为10.6%,高血压组E4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E4等位基因频率(χ2=5.46,P<0.05),高血压组E4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apoE的E3/4基因型及E4等位基因与高血压有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