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9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31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79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46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462篇
内科学   141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98篇
外科学   226篇
综合类   613篇
预防医学   118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284篇
  2篇
中国医学   485篇
肿瘤学   4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269篇
  2013年   200篇
  2012年   203篇
  2011年   235篇
  2010年   183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良大骨瓣联合软通道微创介入逐渐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方便选择自2009年12月—2014年11月该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例70例,随机分为改良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35例,改良组施行改良大骨瓣联合软通道微创介入逐渐减压术,对照组按标准大骨瓣开颅、硬脑膜一次性全切开,对比分析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结果改良组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大面积脑梗塞及弥漫性脑肿胀等并发症9例(25.7%,9/35),预后良好者23例(65.7%,23/35),对照组发生并发症19例(54.3%,19/35),预后良好者14例(40.0%,14/3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预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大骨瓣联合软通道微创介入逐渐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效果良好,显著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肛窦炎应用针刺配合肠炎散保留灌肠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就诊的72例肛窦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6)与对照组(n=36)。对照组给予肠炎散保留灌肠治疗,观察组为针刺配合肠炎散保留灌肠治疗,比较2组症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症状(放射痛、指诊症状及镜检症状)少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安全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肛窦炎患者,予以针刺配合肠炎散保留灌肠治疗效果确切,可减少临床症状,加快疾病转归,且治疗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孙素芹 《山东中医杂志》2021,(5):482-485,490
目的:观察翁舌汤灌肠治疗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翁舌汤灌肠治疗,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栓肛门塞入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肠黏膜征象积分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70.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炎症增生、黏膜溃疡、黏膜糜烂、黏膜水肿、黏膜充血积分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各项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水平均降低,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均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血清IL-8、TNF-β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翁舌汤灌肠治疗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肠黏膜征象积分,调节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儿肠套叠超声表现与空气灌肠整复可能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超声及空气灌肠确诊的222例小儿肠套叠的超声表现,比较不同的超声表现与空气灌肠整复可能性的关系。结果:当肠套叠表现为“同心圆征”,空气灌肠整复率为100%。当表现为“炸面圈征”,肠套叠整复情况依赖于低回声外圈的厚度。当出现套头部内积液,整复率为17%。合并少量腹腔游离积液与套叠内肿大淋巴结不影响空气灌肠整复率。结论:通过分析肠套叠的超声表现可预测空气灌肠整复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中药大陷胸汤高位保留灌肠对流行性出血热(EHF)急性肾衰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60例EHF急性肾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大陷胸汤高位保留灌肠,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23例,好转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治愈17例,好转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0%;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x^2=4.630)。结论 大陷胸汤高位保留灌肠治疗EHF急性肾衰疗效显著,且简便、安全、经济、病人乐于接受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胃癌大肠转移的X线钡灌肠表现。方法:104例胃癌入院术前检查发现结肠转移或胃癌术后转移入院治疗的病例。分析钡灌肠初次发现大肠转移征象的年龄、发现胃癌原发病变距初次发现大肠转移的间隔时间、转移病变的发生部位和病变造成的X线钡灌肠图像上的肠管变形和粘膜面的改变。结果:104例胃癌结肠转移,男67例,女37例。胃癌术前检查中发现结肠转移者32例,术后发现的大肠转移中,多数转移发生在手术后3年内(占91.3%)。胃癌原发灶的肉眼形态BorrmannⅢ型(28例)和BorrmannⅣ型(65例)者占89.4%,组织学中以低分化腺癌和印戒细胞癌为主要成分者占91.3%。X线钡灌肠检查显示大肠转移的好发部位为横结肠(80),其次为直肠(50)。转移灶可累及多节段肠管,其中横结肠中1/3段(47),横结肠左1/3(44),横结肠右1/3(39)和直肠腹膜返折之上(39)。X线显示肠管单侧变形者227处,双侧变形者96处。黏膜面表现为梳齿状黏膜纹聚集改变253处,颗粒结节状改变23处,外压性改变20处,弥漫性改变62处。结论:胃癌大肠转移的好发部位为横结肠和直肠,结肠黏膜面的梳齿状黏膜纹聚集为胃癌大肠转移的主要X线钡剂灌肠表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扩展型大肠肿瘤的X线与病理学特征。方法:分析了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46例54处病变的X线钡灌肠造影表现和内镜图像,将病变分为非结节扁平隆起、结节集簇性隆起和混合性结节集簇隆起3种类型,与病理组织学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扩展型大肠肿瘤好发于直肠、盲肠和升结肠近段,组织病理学多为腺瘤或黏膜内癌,混合结节集簇隆起型病变癌变率高、浸润较深,且有进展期癌。结论:扩展型大肠肿瘤表面的形态改变,可以作为推测有无癌变与癌变浸润深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钡灌肠和CT及MRI对结直肠癌诊断的比较影像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比较钡灌肠(BE)、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对结直肠癌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4例经临床拟诊结直肠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64例患者中39例行BE检查,31例行螺旋CT检查,42例行MRI检查。其中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结直肠癌54例。BE、CT和MRI对结直肠癌检查的敏感度分别为96.9%、96.2%和97.1%;准确度分别为92.3%、83.9%和90.5%。CT和MRI对结直肠癌T分期诊断的准确度分别为73.1%和82.9%。结论BE是结直肠癌的基本影像学检查方法,CT和MRI是BE必要的补充检查手段,BE加MRI是诊断结直肠癌的优选组合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中药高臀位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CR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0例采用中药高臀化灌肠治疗,对照组30例口服活性炭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0%.结论 中药高臀位灌肠治疗CRF有效.  相似文献   
10.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以生大黄为主的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确切疗效。方法对324例临床确诊为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在内科保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以生大黄为主的中药保留灌肠,每晚1次,4周为1疗程,通过观察治疗前后肾功能的变化评价疗效。结果疗程结束后,氨质血症及尿毒症早期患者的BUN、Ser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胃肠道症状明显改善。对终末期尿毒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肾功能指标改善不明显。结论以生大黄为主的中药保留灌肠对氨质血症及尿毒症早期疗效肯定,对终末期尿毒症病人疗效不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