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28篇
  免费   728篇
  国内免费   383篇
耳鼻咽喉   197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28篇
基础医学   255篇
口腔科学   62篇
临床医学   3141篇
内科学   587篇
皮肤病学   25篇
神经病学   34篇
特种医学   50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4篇
外科学   899篇
综合类   9260篇
预防医学   1727篇
眼科学   10046篇
药学   3411篇
  24篇
中国医学   1379篇
肿瘤学   3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63篇
  2022年   279篇
  2021年   377篇
  2020年   522篇
  2019年   595篇
  2018年   267篇
  2017年   620篇
  2016年   644篇
  2015年   669篇
  2014年   1325篇
  2013年   1293篇
  2012年   1728篇
  2011年   1801篇
  2010年   1752篇
  2009年   1732篇
  2008年   1739篇
  2007年   1590篇
  2006年   1542篇
  2005年   1624篇
  2004年   1565篇
  2003年   1604篇
  2002年   1442篇
  2001年   1420篇
  2000年   1036篇
  1999年   862篇
  1998年   682篇
  1997年   518篇
  1996年   514篇
  1995年   412篇
  1994年   347篇
  1993年   230篇
  1992年   185篇
  1991年   143篇
  1990年   132篇
  1989年   121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光眼是世界首位不可逆性致盲眼病, 中国作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率最高国家, 重视和改进其治疗方法是降低致盲率的有效途径。随着微创青光眼手术(MIGS)技术的发展,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方法更新迭代。本文汇总目前国内外相关文献, 总结MIGS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联合手术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提示MIGS可能成为未来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优选联合方法, 为临床提高青光眼治疗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3.
目的:应用扫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SS-OCTA)对比研究白内障术中不同眼内压患者手术前后黄斑区血流的变化情况,为白内障个性化手术参数设计提供临床参考。

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收集2021-01/04于四川省人民医院住院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61例77眼,使用随机数字表分为A组(37眼)和B组(40眼),术中分别予以75、90cm灌注瓶瓶高,相当于55.5、66.6mmHg术中平均眼内压。所有患者除常规眼科检查外,术前、术后1、7、30d均行黄斑区SS-OCTA检查,观察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及放射状毛细血管网(RPCP)层、浅层血管网(SVP)层、中层血管网(IVP)层、深层血管网(DVP)层灌注面积和血管密度。

结果:手术前后各时间点两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及各层灌注面积和血管密度均无组间差异性(均P>0.05),但均有时间差异性(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BCVA均较术前明显改善,眼压和FAZ面积均较术前下降(均P<0.05),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及各层灌注面积和血流密度均较术前增加。

结论:白内障术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及各层血流密度和灌注面积均增加,FAZ面积下降,有助于促进术后视力的恢复,且术中选择55.5、66.6mmHg不同眼内压情况下,患者术后眼底血流改变情况无明显差异,故术中可以灵活选择眼内压,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手术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DNA聚合酶η(POLH)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晶状体上皮细胞氧化应激和凋亡的防御机制。方法 以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的晶状体前囊膜组织和H2O2处理的晶状体上皮细胞系SRA01/04为研究对象,分别通过RT-PCR和免疫印迹实验验证POLH的表达并筛选H2O2最佳作用浓度用于后续实验,将培养的SRA01/04细胞分为H2O2组、H2O2+HA组和H2O2+OV-POLH组,采用RT-PCR和免疫印迹实验检测POLH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法检测DNA氧化损伤标志物以及TUNEL实验检测细胞凋亡变化,免疫印迹实验检测细胞中BAX、BCL-2、Nrf2和Keap1蛋白表达。结果 RT-PCR结果显示,与透明晶状体前囊膜(1.00±0.22)相比,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前囊膜组织中POLH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下降(0.38±0.62)(P<0.000 1)。RT-PCR和免疫印迹实验均显示,200 μmol·L-1 H2O2处理的SRA01/04细胞中POLH表达量最低;TUNEL实验检测结果显示, 200 μmol·L-1 H2O2处理后细胞的凋亡明显增加。RT-PCR和免疫印迹实验结果显示,与H2O2组和H2O2+HA组相比,H2O2+OV-POLH组SRA01/04细胞中POLH表达量显著升高(P<0.000 1)。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与H2O2+HA组相比,H2O2+OV-POLH组细胞的γH2A染色明显下降。免疫印迹实验检测结果显示,与H2O2组和H2O2+HA组相比,H2O2+OV-POLH组细胞促凋亡蛋白BAX表达量明显下降,而抑凋亡蛋白BCL-2表达量明显升高(均为P<0.01);与H2O2组和H2O2+HA组相比,H2O2+OV-POLH组细胞Keap1蛋白水平明显下降,而转录调控蛋白Nrf2表达明显升高(均为P<0.01)。结论 过表达POLH可通过增强DNA损伤修复功能抑制H2O2诱导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其抑制氧化应激机制可能与Nrf2-Keap1-ARE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FLACS)联合TECNIS Symfony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视觉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8月至2020年10月诊治的148例(148眼)白内障患者,均给予FLACS联合IOL治疗.通过简单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4例,其中研究组采用TECNIS Symfony IOL,对照组采用传统球面单焦点IOL.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对比敏感度(CS)、波前像差、角膜屈光力和散光力变化,并评估患者术后视觉质量.结果:两组患者裸眼远视力、矫正视力、不同角度CS、总低阶像差以及远视满意度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研究组裸眼中视力、裸眼近视力、近视满意度、中视满意度、阅读脱镜率以及VF-14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总像差以及总高阶像差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总屈光力较术前显著降低,总散光力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但两组患者术前、术后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LACS联合TECNIS Symfony IOL植入术,可较好的满足白内障患者视力需求,提供优质的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对原发性青光眼,临床治疗中应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对眼压、视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小梁切除与羊膜植入术治疗,而观察组则是应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术后进行6个月的随访,进行各组手术治疗前后视力及眼压与视神经功能(前房深度、房角开放距离)的对比。结果与术前时刻比较,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视力均提高,眼压均降低,而在视力提高与眼压降低幅度上均是观察组比对照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在前房深度、房角开放距离上两组均是较术前提高,而观察组指标提高幅度明显比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 应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具有满意的效果,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眼压及提高视力,改善患者视神经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分析眼球钝挫伤合并外伤性晶状体脱位患者周边隐匿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特点及预后。 方法本研究纳入2013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柳州市人民医院眼科住院诊断为眼球钝挫伤合并外伤性晶状体脱位,并行23G微创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摘除手术的72例(72眼)患者。根据裂隙灯和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将患者分为晶状体不全脱位组和全脱位组,详细记录2组患者的术中周边视网膜病变情况,并分析其临床特征及疗效。 结果眼球钝挫伤合并外伤性晶状体脱位患者中有周边隐匿性视网膜病变的占72.22%,其中晶状体不全脱位组发生率高达80.95%,显著大于晶状体全脱位组的60.00%(P<0.05)。2组患者的周边隐匿性视网膜病变均以隐匿性视网膜裂孔、变性和出血为最常见。所有患者术后视网膜情况稳定,视力预后较好。 结论眼球钝挫伤合并外伤性晶状体脱位患者常出现周边隐匿性视网膜病变,最常见的是视网膜裂孔、出血、变性。23G微创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摘除手术是有效治疗手段,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脊柱微创经皮椎间孔镜日间手术全程化管理模式的构建与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1日~2018年3月31日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9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住院管理模式。选取2018年4月1日~2019年4月30日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日间手术的8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日间组,实施涵盖门诊、病房、出院后随访的全程化日间手术管理模式。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各期视觉模拟评分法(VAS)、JOA、ODI评分较术前改善(P<0.05),两组术后各期VAS、JOA、ODI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日间组术前等待时间、住院时间、直接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日间手术全程化管理模式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疗效较好,具有可行性、安全性、有效性,同时在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住院费用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运用新型光学生物测量仪IOL Master 700测量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前后眼部生物学参数的变化,并探讨人工晶状体(IOL)屈光度数计算公式的选择。

方法:前瞻性研究。收集2021-01/06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白内障患者52例57眼。术前和术后3mo使用IOL Master 700完成眼轴长度(AL)、前房深度(ACD)、角膜曲率(Km)的测量并分析。对不同IOL公式计算时预留的目标屈光值与术后3mo全自动验光仪实际屈光值结果进行比较并分析。

结果:手术前后测量的AL平均值分别为24.20±1.86、24.09±1.86mm,术后AL缩短了0.11mm; ACD值分别为3.08±0.44、4.55±0.36mm(P<0.001),术后ACD加深1.49mm; Km值分别为44.14±1.86、44.14±1.82D(P>0.05)。术前选用Barrett Universal Ⅱ公式所测结果的屈光误差最小,其次是Holladay Ⅱ及SRK/T公式,Holladay Ⅰ公式所测结果的误差最大(P<0.05)。

结论:白内障术后AL缩短以及ACD加深,度数测算时可考虑增加0.1mm的校正因子。IOL屈光度数计算公式中Barrett Universal Ⅱ公式预测性最佳,其次是Holladay Ⅱ及SRK/T公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双焦点Toric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的散光矫正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纳入2020-08/2021-09间我院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双焦点Toric IOL治疗白内障合并角膜规则散光患者46例46眼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3mo,评价术前及术后1、3mo裸眼远视力(UDVA)、裸眼近视力(UNVA)、矫正远视力(BCDVA)、矫正近视力(BCNVA)及散光的变化。测量并计算IOL轴位旋转度,行问卷调查在不同距离使用眼镜的必要性以及总体满意度。

结果:术后1、3mo UDVA、BCDVA、UNVA、BCNVA与术前比较均有差异(均P<0.001),而术后1mo UDVA、BCDVA、UNVA、BCNVA与术后3mo比较均无差异(均P>0.0167)。术后3mo UDVA达到0.20(LogMAR)者46眼(100%),UNVA达到0.20(LogMAR)者40眼(87%)。散光矢量分析显示,术前角膜散光均值为1.88±0.70D,质心值为0.61D@177°±1.93D,术后3mo残余散光均值为0.33±0.30D,质心值为0.03D@ 34°±0.45D。术后3mo IOL轴位旋转度为3°(0°,5°)。只有5例(11%)患者要求对近距离或中距离进行一定程度的屈光矫正。83%(38例)对手术结果感到满意或非常满意。

结论:白内障术中植入双焦点Toric IOL能有效矫正术眼的角膜规则散光,提高裸眼远近视力,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