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74篇
  免费   581篇
  国内免费   649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355篇
口腔科学   698篇
临床医学   825篇
内科学   35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22篇
特种医学   13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009篇
综合类   1099篇
预防医学   14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61篇
  1篇
中国医学   421篇
肿瘤学   4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142篇
  2014年   220篇
  2013年   238篇
  2012年   360篇
  2011年   468篇
  2010年   359篇
  2009年   334篇
  2008年   333篇
  2007年   317篇
  2006年   351篇
  2005年   380篇
  2004年   323篇
  2003年   278篇
  2002年   184篇
  2001年   158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的微观结构破坏为特征,易于导致骨折发生的代谢性骨病。近年来随着对骨质疏松研究的进展,诸多研究者发现淫羊藿及其衍生物治疗骨质疏松的潜力巨大,且临床使用疗效良好。本文综述了淫羊藿苷刺激成骨细胞的生成和骨合成、抑制破骨细胞的生成和骨吸收以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临床使用淫羊藿治疗骨质疏松提供相关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建立雌性小鼠骨质疏松模型并给予催产素(oxytocin,OT)腹腔注射来验证催产素对骨代谢的调控作用。方法选取同批次2月龄雌性C57/B6小鼠15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5只:①对照组(C),②造模组(OVX),③造模+催产素注射组(OVX+OT)。注射催产素前和注射8周后分别测定各组小鼠左股骨和腰椎L4~6的骨密度,并提取小鼠骨髓细胞定向诱导分化,进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和Von Kossa染色以鉴定成骨细胞分化水平,通过q PCR检测分化相关因子表达水平。结果 OVX组小鼠骨密度较C组显著降低(P0. 001),OVX+OT组小鼠骨密度较OVX组显著升高(P0. 001)。ALP染色显示,OVX组成骨细胞分化较C组差,细胞集落最少; OVX+OT组成骨细胞分化情况较OVX组好,染色面积增加了322. 5%。Von Kossa染色发现OVX组细胞集落和钙结节较C组少且小,OVX+OT组细胞集落和钙结节较OVX组多,染色面积增加了62. 3%。而进一步添加催产素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其分化水平均比未加入催产素组有所提高。q PCR结果显示催产素能够促进成骨相关基因OPN、Runx2和Osterix的表达(P0. 001)。结论催产素促进小鼠体内的骨合成代谢作用,提示其对骨质疏松症治疗具有潜在用途。  相似文献   
3.
目的验证Cyclin D1及其下游信号蛋白对成骨细胞增殖的调控作用,探讨健骨颗粒促进成骨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培养成骨样细胞株UMR-106,运用CRISPR/Cas9技术敲减Cyclin D1基因后,将细胞分为基因敲减+生理盐水组(组1)、基因敲减+健骨颗粒组(组2)、病毒空载体细胞(组3,阴性对照)。未行基因敲减的细胞分为正常细胞+生理盐水组(组4)和正常细胞+健骨颗粒组(组5)。分别用生理盐水血清或健骨颗粒含药血清干预各组细胞24、48、72 h,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利用Real time PCR检测Cyclin D1、Cyclin E、CDK 2、CDK 4、Rb及E2F-1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经Western-bolt检测表明基因敲减的成骨细胞Cyclin D1蛋白表达明显下降。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与组4相比,组5增殖速度变快(P0. 05),组3增殖速度无差异(P0. 05),组1和组2增殖速度均减慢(P0. 05);与组5相比,组2增殖速度减慢(P0. 01);与组1相比,组2增殖速度无统计学意义(P0. 05)。Real 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与组4相比,组5 Cyclin D1、CDK2、CDK4、Cyclin E、Rb及E2F-1 mRNA的表达明显增高(P0. 05或P0. 01),组3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组1和组2表达明显降低(P0. 05或P0. 01);与组5相比,组2增殖速度减慢(P0. 01);与组1相比,组2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Cyclin D1及其下游信号蛋白是调控成骨细胞增殖的关键因素;健骨颗粒可以通过调节Cyclin D1及其下游信号蛋白促进成骨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的研究表明先天免疫和后天免疫在宿主抵御外来微生物入侵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这过程中也会同时造成宿主自身的组织或器官的损害。骨骼系统就是其中之一,在一些诸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牙周炎等疾病中,免疫系统的反应不仅起到去除外来致病菌的作用,还会同时造成骨骼系统的破坏。长期以来大部分的研究都致力于了解免疫系统对骨组织破坏的机制,而近些年来有研究开始探究骨反作用于免疫系统,由此衍生出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骨免疫。文章从骨免疫的机制、免疫与骨吸收作用通路以及在口腔相关疾病的作用机制等方面总结了近些年来相关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文题释义:微弧氧化技术:是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的一种技术,将金属材料(如,镁、铝、钛等)置于特定电解液中,通过弧光放电过程中瞬时的高温和高压条件产生结合于金属表面的陶瓷膜层,该种方法制备的涂层材料具有高硬度、耐磨的特点。  种植体:是针对于人体自身牙齿缺失而植入上下颌骨内的人工牙根。性能优良的种植体需要同时具备高强度、耐降解、生物相容性好的特性。目前复合材料类如金属表面添加陶瓷涂层材料,具有上述多种材料特性而被临床选择。 背景:采用普通电化学法可在钛及其合金表面制备纳米级羟基磷灰石涂层,但该涂层吸收降解缓慢,需要8-12周的时间。而微弧氧化可在复杂表面形成均匀薄膜,有利于细胞黏附和骨组织长入。 目的:探索微弧氧化羟基磷灰石涂层钛合金对成骨细胞增殖及骨向分化能力的影响。 方法:采用电化学法与微弧氧化法分别制备羟基磷灰石涂层钛合金材料,检测两种材料表面的接触角。将成骨细胞系hFOB1.19接种于两组羟基磷灰石涂层钛合金材料表面,培养48 h时,采用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材料上的形态变化;培养1,12,24,48,72 h时,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培养1,3,5 d时,比较两组材料表面细胞计数与碱性磷酸活性;培养第5天,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内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骨形态发生蛋白4表达。 结果与结论:①微弧氧化组材料表面的接触角小于电化学组[(66.5±2.2)°,(52.8±2.1)°,P=0.001 5)];②扫描电镜显示,电化学组成骨细胞形态不规则,胞体皱缩不饱满,与材料贴合较差;微弧氧化组细胞充分伸展,形态扁平,与材料贴合紧密;③微弧氧化组12-72 h的细胞增殖快于电化学组(P < 0.05),培养3,5 d的细胞计数多于电化学组(P < 0.05);④微弧氧化组培养1,3,5 d的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高于电化学组(P < 0.05);⑤微弧氧化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骨形态发生蛋白4表达均高于电化学组(P < 0.05);⑥结果表明,微弧氧化羟基磷灰石涂层钛合金材料可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及骨向分化能力。 ORCID: 0000-0003-2787-4667(王艳玲)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6.
骆华松  彭松明  刘克斌  易洋  陈廖斌 《骨科》2020,11(4):348-352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脆性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发病率逐年增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诸多危险因素密切相关。本文回顾近10年来国内外有关骨质疏松症的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成果,并对此进行综述,期望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骨质疏松症常易导致骨折,致残和致死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中药地黄及组方在临床上抗骨质疏松效果显著,已有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和报道了其活性成分梓醇在这方面的作用和机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本文将通过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等对于近10年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搜集并整理有关地黄、梓醇抗骨质疏松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归纳梓醇通过颅骨缺损模型、卵巢切除模型和糖尿病骨质疏松模型等体内动物模型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等体外细胞模型发挥抗骨质疏松作用的实验结果,分析其研究动态、给药剂量、作用指标以及可能影响Wnt、Hedgehog和PTEN/RANKL等相关信号通路,挖掘潜在的作用靶点和分子机制,为更好地发挥、研究地黄和梓醇抗骨质疏松的作用及机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9.
10.
利用体外分离培养的种植体周围炎来源和正常组织来源人成骨细胞(osteoblast,OB),观察炎性微环境对其增殖、分化成熟的影响。探讨种植体周围炎对OB功能的影响,期望能为临床种植修复提供相关的理论基础。首先进行成骨细胞原代及传代培养,然后对细胞爬片进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光镜下观察计数ALP阳性OB数,并将细胞爬片用茜素红进行钙结节染色,光镜下观察钙结节,计数并拍照,均用于成骨细胞鉴定;传代第三代细胞,收集细胞上清液分别进行ALP活性检测及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骨钙素(osteocalcin,OCN)含量。原代培养的细胞呈现OB的形态学特征,ALP染色阳性,钙结节茜素红染色呈橘红色钙化结节,此两项结果证实培养细胞为OB;传代细胞种植体来源的细胞,ALP阳性OB数量减少,钙结节数量及骨钙素数值降低。种植体周围炎引发的炎性微环境降低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及成骨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