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7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高血糖对患者病情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53例重型颅脑损伤后高血糖患者和206例重型颅脑损伤后血糖正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从临床主要并发症(应激性溃疡和感染)的发生和病死率等方面探讨血糖升高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重型颅脑损伤时,血糖升高时主要并发症(应激性溃疡、感染)发生率为31.2%和33.6%,病死率为11.2%;血糖正常时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为12.6%和21.3%,病死率为4.8%。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高血糖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呈正相关,提示我们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糖的高低可作为判断患者主要并发症和预后的简便指标,控制血糖可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糖尿病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54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出现的并发症以及对治疗的影响;对照75例重型颅脑损伤不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无糖尿病组痊愈36例,好转23例,死亡16例;糖尿病组痊愈17例,好转12例,死亡25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多脏器并发症并加重病情,死亡率明显增高,对患者治疗效果有明显影响,并提出发生的主要并发症以及应该在治疗中观察的重点以及治疗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单纯使用Neuroform支架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发展迅速,具有微侵袭及并发症少等特点,是临床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重要手段。而颅内宽颈动脉瘤由于其瘤颈较宽,对其完全栓塞率低、弹簧圈解脱后易进入载瘤动脉造成脑梗死,目前仍是血管内治疗的难点之一。我们于2006年3月至2008年9月对12例颅内宽颈动脉瘤单纯采用Neuroform支架(Boston Scientific,USA)治疗,取得较好临床效果并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亚低温疗法对重型颅脑损伤(s TBI)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纳入148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格拉斯哥评分为3~8分),65例行亚低温治疗,83例行常规治疗。术后1周监测血清VEGF表达水平,术后6个月采用评价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价治疗效果。结果亚低温治疗组患者术后1周血清VEGF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在同期的血清VEGF表达水平(P<0.01)。亚低温治疗组患者伤后6个月的GOS评级明显好于常规治疗组(P=0.007),良好或轻残比例增加,重残和植物生存比例减少。结论对于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亚低温治疗可能通过抑制血清VEGF表达,提高患者的术后6个月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6.
7.
自发性脑干出血是一种发病急、病情危重、死亡率极高的疾病。在所有脑出血疾病中死亡率最高,预后最差。随着影像学技术及治疗水平的提高,以及经验的积累,脑干出血的治疗效果明显改善。我院自2008年6月至2009年12月采用脑室外引流术及腰大池引流术治疗脑干出血17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微创伤显微外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18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治强  郭庆东  高峰  李天莉 《医学争鸣》2005,26(18):1725-1725
1临床资料本组118(男75,女43)例患者均为高血压脑出血.入院后查头颅CT显示:基底节区出血102例,脑叶出血16例,其中破入脑室56例,根据多田公式计算,出血量均大于35 mL,最大出血量约120 mL,伴中线结构移位者78例;年龄40~85(平均63)岁.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泼尼龙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5月-2017年5月在铜川市人民医院进行诊治的急性脊髓损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取内固定术、椎管减压术、止血、抗炎以及脱水等常规治疗。对照组静脉滴注甲泼尼龙30 mg/kg,持续15 min后,再按照每小时5.4 mg/kg的剂量进行连续静脉滴注23 h,观察组联合肌内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进行治疗,每次30 μg,每天1次,两组均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和感觉功能评分,独立性生活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为80.00%(24/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3%(1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运动功能以及感觉功能评分均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独立性生活能力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5/30),与对照组的20.00%(6/30)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泼尼龙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独采用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能力,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小鼠局灶性脑损伤组织中PDGF-A、B链及其β受体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在中枢神经损伤及修复中的作用.方法 制备小白鼠颅脑损伤模型,分别在伤后1、4、7和14 d处死,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脑组织中的PDGF-A、B链mRNA及其β受体的表达.结果 伤后1 d,PDGF-A链mRNA的表达较对侧脑组织增加,持续到第4 d,第7 d达高峰,14 d后略有下降;PDGF-B链mRNA的表达于伤后第1 d较对侧脑组织增加,第4 d较第1 d略有下降,7 d后达到高峰,至14 d后仍持续在高峰状态.PDGF-β受体的表达在伤后第1 d较对侧脑无明显变化,第4 d有所增加,第7 d达高峰,14 d略有下降.结论 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参与了中枢神经损伤的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