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7篇
中国医学   3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针灸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脑血管意外(Cerebroal Vascular accident,简称CVA)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表现为运动、感觉、认知等功能障碍,尤以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后遗症。我们应用传统针刺方法结合现代康复医学的新理论对CVA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进行康复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住院治疗的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均为临床和CT确诊。男39例,女21例,年龄32~89岁。其中脑出血21例,脑血栓形成39例;右侧偏瘫34例,左侧偏瘫26例;伴运动性失语49例。发病开始治疗时间3天~8月,其中≤30天41例,>30天19例,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针刺组和理疗组各30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通脉解痉汤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下肢痉挛的临床疗效及对痉挛指数、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6例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行常规脑卒中对症治疗和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脉解痉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痉挛指数、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半身不遂、手足挛急、偏身麻木、舌强言謇、面色晦暗、手足肿胀等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11%,高于对照组78.95%(P<0.05)。治疗前,2组肌张力、腱反射、阵挛等痉挛指数量表(C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肌张力、腱反射、阵挛CSI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MA评分均升高(P<0.05)...  相似文献   
3.
背景:2008年就我会制定的"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QQC),与常用的健康调查简表(SF-36)对600例高血压、冠心病、心衰患者进行了比较调查,结果与SF-36的信度(Cronbach′α=0.76)相比,CQQC的信度更好(Cronbach’α=0.91),二者的效度有较好的相关性(r=0.674,P〈0.01)。目的:公布CQQC,报告CQQC测定的正常人,高血压、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常模,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地跨全国各大区的20个城市29所医院的,包括正常人,高血压、冠心病、心衰患者的8267名对象的生活质量进行测试,建立全国常模,并比较性别、年龄、运动、心理状态、教育、家庭以及医疗条件所致的影响。结果:这次CQQC常模测定:(1)正常人平均得分为(93.93±26.53)分;(2)高血压患者平均得分为(76.61±25.84),高血压3级患者生活质量(68.15±21.85)得分,明显低于其他级患者(P〈0.01);(3)冠心病患者的平均得分为(63.46±21.4),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55.38±18.68)最差(P〈0.01);(4)CHF患者的的平均得分为(40.51±17.16),显著低于高血压和和冠心病患者(P〈0.01);(5)影响因素:①性别、年龄:所有人的总体得分为(71.19±27.66)分,男性得分非常显著高于女性(P〈0.001),正常人生活质量男性得分(96.54±28.15),显著多于女性(89.99±23.35),P〈0.001;正常人随着年龄增加,得分逐渐减少(P〈0.001),除≥70岁组,其他各年龄组男性得分显著高于女性(P〈0.05~〈0.001);高血压、冠心病、心衰三组除部分亚组(如单纯收缩期高血压,高血压3级,隐匿性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外,男性得分均显著高于女性(P〈0.05~〈0.001);②运动:参加运动者的得分(78.72±25.49)非常显著高于未参加运动者(60.78±27.16,P〈0.001);③心理:心理健康者的得分(86.53±23.22)非常显著高于心理有障碍者(52.64±20.26,P〈0.001);④其他:受教育程度越高,得分越高;家庭成员为1个人的得分明显低于2人和≥3人家庭的得分(P〈0.001)。结论:本研究样本量大,数据可靠;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能反映年龄、性别、疾病、运动、心理、家庭、受教育程度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条目简短明了,可操作性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探讨COPD患者血清IL-8、CK-MB的含量与动脉血气变化的相互关系.方法 A组(COPD伴有呼衰)62例患者及B组(COPD不伴有呼衰)63例患者,测定其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8、CK-MB和PaO2、PaCO2的含量.结果 治疗前A组血清IL-8、CK-MB含量明显高于B组(P<0.01),治疗后A组血清IL-8、CK-MB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l);治疗前A组PaO2明显低于B组,且PaCO2明显高于B组(均P<0.01);治疗后A组PaO2明显高于治疗前,且PaCO2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01);治疗前后B组及治疗后A、B两组PaO2、PaCO2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OPD患者合并缺缺O2、CO2潴留时,细胞炎性因子可显著升高,可伴心肌损害,心肌收缩力减弱而导致心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结合经皮交叉穿针固定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外固定支架结合经皮交叉穿针固定治疗34例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4个月。X线检查显示,骨折端解剖复位,固定牢靠,骨性愈合。按Green-O'brien腕关节评分标准评估:优26例,良6例,一般2例,优良率为94.1%。无钉道感染、骨髓炎、医源性神经肌腱伤和交感神经反射性骨营养不良等并发症。2例发生关节僵硬,经积极功能锻炼后症状好转。结论外固定支架结合经皮交叉穿针固定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能达到解剖复位,固定可靠,且有效减轻术后腕关节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6.
叶翔尔 《中医正骨》2008,20(2):53-54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的下腰痛疾病之一。我们于1998年~2004年8月,随机对136例腰突症患者进行了跟踪治疗和观察对照,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神经节苷脂对早产儿脑损伤神经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节甘脂(GM-1)对早产儿脑损伤保护作用及临床疗效。【方法】82例发生脑室周围一脑室内出血(PVH-IVH)和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脑损伤的早产儿分为GM-1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GM-1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GM-1治疗。观察与比较两组临床主要症状呼吸暂停发生率和吸吮-吞咽能力,并分别于校正胎龄40周和41周时予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结果】GM-1组两次测查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临床主要症状吸吮-吞咽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呼吸暂停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GM-1为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修复药物,对脑损伤的早产儿神经行为发育有促进作用,可改善近期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柳芳 《上海针灸杂志》2008,27(12):46-47
针灸效应是多因素影响的结果。其中时间条件是影响针灸效应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1]。作为针灸处方四大要素之一的时间因素主要包括六个方面[2]:一是总的治疗时间,即总疗程;二是每疗程的间隔时间;三是选择施术的时间;四是每次治疗的间隔时间;五是所需留针的时间;六是巩固疗程的  相似文献   
9.
老年顽固性高血压的原因及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在现代众多高血压药物的治疗下,大多数定期就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能够有效地控制在目标水平下,但事实上我们在临床上仍然经常会遇到顽固性高血压患者.老年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属高危人群,与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肾功能不全的发生密切相关.现对2003年11月至2004年11月在浙江医院住院的56例老年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作一分析,并对老年顽固性高血压的原因及诊治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后异位骨化的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脊髓损伤后异位骨化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例获得平均14个月的随访。经综合治疗关节疼痛消失或缓解的9例。结论 积极控制异位骨化的诱发因素,可降低其发生率;对异位骨化进行综合治疗,可缓解其临床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