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本文对康复治疗高层次人才教育模式进行初步探讨,分析总结台湾中山医学大学的康复治疗学专业硕士生培养经验,并参考香港理工大学的教学特色,结合大陆康复治疗学专业硕士教育现状,在培养体系、师资及基地建设、合作办学等方面提出个人建议及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三维运动平台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和步行功能的作用。方法 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脑卒中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增加三维运动平台训练,共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功能性步行量表(FAC)和三维步态分析(步速、步频、患侧支撑期百分比、双支撑期百分比)评估患者的平衡和步行功能。结果 治疗4周后,两组BBS评分、FAC分级、步速、步频、患侧支撑期百分比、双支撑期百分比均显著改善(|t|> 4.423,|Z|> 5.292, P <0.001),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t|> 3.748,|Z|=2.646, P <0.05)。结论 三维运动平台训练有利于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和步行功能。  相似文献   
4.
<正>脑卒中是导致功能障碍的最常见原因之一,仅有不足40%的患者在康复治疗后可以完全恢复功能~([1])。虽然目前康复治疗技术发展迅速,但是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依然是目前卒中后康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2])。目前认为脑卒中发生后,两大脑半球间兴奋性平衡被打破,非损伤侧皮质可经胼胝体抑制损伤侧皮质兴奋性,阻碍运动功能的恢复~([3—4])。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 T-  相似文献   
5.
背景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认知障碍的发病率逐年增长,认知障碍严重影响我国居民的生活质量。目前,语言认知障碍的筛查依旧依赖于传统的神经心理量表,量表测量法对评估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花费时间长,受试者对其耐受性较差。 目的 探讨语言认知评估系统用于语言认知障碍评估的可行性。 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于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选取55例入住于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且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基线得分为10~20分的脑卒中/脑损伤患者,以及18例健康受试者(暨南大学本科实习生、患者家属及陪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语言认知评估系统、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MMSE、汉语失语成套测验(ABC)评价受试者的语言、认知功能状况。通过Spearman秩相关分析受试者语言认知评估系统得分与其MMSE、MoCA得分间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语言认知评估系统对语言认知障碍的诊断价值,并计算语言认知评估系统在识别语言认知障碍患者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通过对18例健康受试者进行满意度调查,了解受试者对语言认知评估系统的使用满意度。 结果 Spearman秩相关结果显示,受试者语言认知评估系统得分与MMSE、MoCA得分呈高度正相关(rs值分别为0.910、0.884,P<0.05)。以MoCA得分<26分作为认知障碍诊断标准,结合ABC评估结果,语言认知评估系统识别语言认知障碍患者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733〔95%CI(0.632,0.834),P<0.001〕,约登指数最大点(0.703)对应的临界值为85分,此时系统的灵敏度为1.000,特异度为0.703,准确度为0.931(68/73)。18例健康受试者满意度平均得分为(4.07±0.48)分,满意度总体处于"满意"水平。 结论 受试者对语言认知评估系统的满意度较高。语言认知评估系统具有良好的效度和诊断价值,可有效评估受试者的语言认知功能状况,并且可应用于语言认知障碍患者的筛查与识别。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研究拟证实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虚拟现实技术对脑卒中恢复期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并通过分析上肢执行功能性活动时相关肌群的表面肌电活动,进一步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将4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研究组给予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虚拟游戏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作业治疗。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采用Fugl-Meyer上肢评分(FMA-UE)、改良巴氏指数(MBI)及动作活动记录量表(MAL)对2组患者进行运动功能和活动能力评估,并采集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在肘关节做屈伸最大等长收缩(MIVC)时的表面肌电信号(sEMG),同步记录肱二、三头肌的积分肌电值(iEMG)、均方根值(RMS)。治疗结束后1个月对2组患者均进行MBI随访评价。结果:治疗2周后,2组FMA-UE及MBI、MAL运动频率及运动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均P<0.05),且研究组FMA-UE、MAL运动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随访时,2组MBI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结束时(均P<0.05),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iEMG和RMS值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虚拟现实技术训练能有效改善偏瘫上肢运动功能、运动质量,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姿势的站立架站立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与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首次发病的60例单侧偏瘫脑卒中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的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下肢功能(肌力、肌张力、运动模式、负重情况等)实际情况,接受不同姿势站立架站立训练,对照组按常规姿势站立架站立训练,治疗前后4周随访,观察患者的平衡与步行能力的变化。结果观察组运用不同姿势的站立架站立训练4周后,其Holden步行能力分级、肌张力、Fugl-Meyer平衡量表和下肢运动功能均较治疗前改善,且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运用不同姿势的站立架站立训练训练4周后,平衡能力、下肢运动功能、肌张力和步行能力均有改善。  相似文献   
8.
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足下垂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足下垂患者下肢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脑卒中足下垂患者5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2组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加用功能性电刺激进行训练。2组均治疗5周,治疗前后进行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评定及足印步态分析。结果:治疗5周后,2组FMA、FAC评分及步行参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功能性电刺激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对脑卒中足下垂患者下肢步行能力的恢复较常规康复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枢神经调控技术中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 TMS)结合外周干预途径舌三针治疗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4月入住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康复医学科的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15例)和对照组(n=15例)。两组均予常规吞咽障碍治疗,另试验组采用r TMS刺激联合舌三针治疗,对照组则采用伪r TMS刺激联合舌三针治疗。治疗频次均为1次/天,5次/周,治疗2周。治疗前后行吞咽造影检查(video fluroscopic swallowing study,VFSS),采用渗漏误吸评分(penetration aspiration scale,PAS)和功能性经口摄食分级(functional oral intake scale,FOIS)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PAS和FOIS较治疗前有改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试验组PAS和FOIS中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舌三针可以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但结合中枢神经调控技术r TMS治疗,对吞咽功能的恢复更有效,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策略性靶向训练治疗脑卒中后Pusher征患者的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3例脑卒中后Pusher征患者分为观察组(32例)及对照组(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包括翻身、坐起、坐站转移、平衡训练及步行训练等),观察组则给予策略性靶向训练(包括认知注意力训练、本体感觉训练及躯干肌强化训练)。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Burke倾斜量表(BLS)、Berg平衡量表(BBS)、Holden步行能力分级(FAC)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MBI)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BLS、BBS、FAC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BLS、BBS、FAC及MBI评分[分别为(3.6±1.7)分、(23.9±3.2)分、(2.63±0.74)分和(53.6±11.7)分]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策略性靶向训练技术能有效改善脑卒中Pusher征患者步行能力及平衡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