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81篇
预防医学   4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8篇
  1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生物活性玻璃(bioactive glass, BG)预处理对维持牙本质粘接界面耐久性的作用。方法:选取30颗无龋坏第三磨牙,去除冠部釉质制备牙本质平面,随机均分对照组、BG组、三偏磷酸钠(sodium trimetaphosphate, STMP)-聚丙烯酸(polyacrylic acid, PAA)-BG组(S-P-BG组)。各组均使用35%(质量分数)磷酸酸蚀牙本质样本,BG组再使用0.5 g/L BG涂擦酸蚀后的牙本质样本;S-P-BG组先使用5%(质量分数)STMP、5%(质量分数)PAA浸泡酸蚀后的牙本质样本1 min,再使用0.5 g/L BG涂擦牙本质样本。各组样本使用3M Single Bond 2粘接剂及3M Z350XT复合树脂粘接,并制备微拉伸柱状样本,每颗牙的柱状样本按时间随机分为24 h、1个月、3个月组。各组样本保存在37 ℃人工唾液(artificial saliva, AS)中相应时间后,进行微拉伸粘接强度测试,并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SD法进行统计学分析,扫描电镜下观察粘接断裂界面形貌。另选取27颗无龋坏第三磨牙制备牙本质平面,随机分为对照组、BG组、S-P-BG组,并按上述分组处理牙本质样本,再使用含0.1%(质量分数)罗丹明B的3M Single Bond 2粘接剂完成粘接。去除样本牙根暴露髓腔,并保存在 37 ℃ AS中24 h、1个月、3个月后,髓腔内放置0.1(质量分数)荧光素钠溶液染色1 h,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粘接界面形态及混合层微渗漏。结果:AS中浸泡24 h、1个月后,3组微拉伸粘接强度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浸泡3个月后,S-P-BG组微拉伸粘接强度为(36.91±7.07) MPa,高于对照组粘接强度(32.73±8.06) MPa,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对照组、BG组3个月的微拉伸粘接强度较24 h呈下降趋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P=0.017,BG组P=0.01);S-P-BG组3个月微拉伸粘接强度较24 h粘接强度[(37.99±7.98) MPa]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观察24 h粘接断裂面,3组均未见明显矿化;1个月、3个月后,BG组、S-P-BG组的粘接界面可见矿物质形成,S-P-BG组无明显胶原暴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对照组、BG组与S-P-BG组树脂突形成的形态及数量无明显差异;3组样本粘接24 h后粘接界面混合层均有渗漏,3个月后对照组微渗漏增加,BG组和S-P-BG组混合层微渗漏减少。结论:BG预处理牙本质粘接界面能够在粘接界面形成矿物质,减少粘接混合层微渗漏;STMP、PAA 与BG共同预处理牙本质粘接界面,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维持牙本质粘接修复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减轻静脉采血所致疼痛的最佳方法。[方法]将780例静脉采血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按中专教科书(护理技术)中的方法进行采血;研究组以小角度(5度~10度)在血管上方直接轻快刺入血管0.6cm~1.0cm进行穿刺采血。两组血清标本采集均使用带7号针头一次性注射器采血,全血标本采集均使用一次性7号静脉血样采血针头采血。[结果]穿刺方法比较,注射器与采血针采血比较、两组采用注射器采血比较、两组采用采血针采血比较:疼痛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改进的静脉采血方法简便、实用、安全、准确、快速、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及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取高血压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药物组,每组20例。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予以"益肾活血通脉"推拿手法治疗,药物组仅采用与观察组相同的常规药物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行24-hour动态血压监测,比较两组患者血压及血压变异性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压及血压变异系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血压及血压变异系数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活血通脉"推拿手法结合常规药物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及血压变异性改善情况优于单纯常规药物治疗,且操作方便,无毒副作用,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132例发病时间在72 h 内,病情呈进行性加重的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6例,两组均用氯吡格雷治疗,治疗组加用尤瑞克林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均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临床疗效评价比较。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组总有效率85%,高于对照组70%(P <0.05)。结论尤瑞克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型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选择参芪通痹活血汤治疗后,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以随机原则在我院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选取9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45例为观察组选择参芪通痹活血汤进行治疗,45例为对照组只进行西药治疗,对比临床效果。结果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ESR、CRP、RF比较,治疗前三组数据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得分情况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降低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可知,观察组的有效率(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7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选择参芪通痹活血汤展开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的检测指标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干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1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的184例患者临床资料,年龄(56.21±2.16)岁,男77例,女107例;按照术后是否发生肺部并发症分为肺部并发症组47例和无肺部并发症组137例,分析影响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相关因素。应用SPSS 21.0软件分析数据,采用χ2检验,多因素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肺部并发症组47例中,吸烟史13例(27.66%)、年龄≥60岁12例(25.53%)、男27例(57.45%)、肺动脉高压11例(23.40%)、主动脉阻断时间≥80 min 26例(55.32%)、体外循环时间≥120 min 28例(59.57%)、机械通气时间≥30 h 33例(70.21%);无肺部并发症组137例中,吸烟史12例(8.76%)、年龄≥60岁10例(7.30%)、男50例(36.50%)、肺动脉高压14例(10.22%)、主动脉阻断时间≥80 min 43例(31.39%)、体外循环时间≥120 min 53例(38.69%)、机械通气时间≥30 h 66例(48.1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647、11.051、6.312、5.182、8.552、6.196、6.838,P<0.001,P=0.001、0.012、0.023、0.003、0.013、0.009)。两组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4.354)、男性(OR=2.349)、吸烟史(OR=3.983)、主动脉阻断时间≥80 min(OR=2.707)、体外循环时间≥120 min(OR=2.336)、机械通气时间≥30 h(OR=2.536)是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的高危因素。结论 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与年龄、男性、吸烟史、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症1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秋菊  蔡成才 《新医学》2004,35(4):225-226
1引言 抗甲状腺药物甲巯咪唑与丙硫氧嘧啶为治疗格雷夫斯病的常用药物,疗效确切,但其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肝功能损害及血液系统损害等不容忽视,特别是该类药物可引起外周血粒细胞缺乏症,其发生率为0.2%~0.5%[1].  相似文献   
9.
弥漫性腱鞘巨细胞瘤(diffuse—type tenosynovial giant cell tumor,D—TGCT)也称关节外弥漫性色素性绒毛结节性滑膜炎,近年来受到关注。腱鞘巨细胞瘤过去被认为是局限性结节性滑膜炎,目前认为此病是起源于腱鞘组织,向组织细胞、纤维细胞和滑膜上皮分化的良性肿瘤,故称之为腱鞘纤维组织细胞瘤或良性滑膜瘤,此病变通常发生在临近大的持重性关节的滑囊和关节腔隙,而发生在头面部较少见。我院于2005年7月收治1例颞骨弥漫性腱鞘巨细胞瘤患者,予肿瘤切除术,手术经过顺利,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居民死亡率及死亡原因,为制订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年寿光市侯镇居民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0年调查居民96853人,死亡751例,死亡率为775.40/10万。居民死亡率(/10万),男性为857.13,女性为692111;〈1岁为229.27,1~4岁为26.60,5~9岁为64.29,10~14岁为53.81,15~19岁为58.97,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大死亡率上升,50岁以后迅速上升。前4位死因,全部居民、男性与女性均是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结论]侯镇居民死亡率较高,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是主要死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