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217篇
  免费   2727篇
  国内免费   1194篇
耳鼻咽喉   91篇
儿科学   490篇
妇产科学   288篇
基础医学   1877篇
口腔科学   214篇
临床医学   24565篇
内科学   5819篇
皮肤病学   179篇
神经病学   1859篇
特种医学   3497篇
外国民族医学   55篇
外科学   7626篇
综合类   31719篇
预防医学   5776篇
眼科学   1266篇
药学   14969篇
  125篇
中国医学   4928篇
肿瘤学   795篇
  2024年   201篇
  2023年   865篇
  2022年   1111篇
  2021年   1546篇
  2020年   1829篇
  2019年   1930篇
  2018年   883篇
  2017年   1808篇
  2016年   2060篇
  2015年   2538篇
  2014年   4959篇
  2013年   5174篇
  2012年   6684篇
  2011年   7693篇
  2010年   7321篇
  2009年   6854篇
  2008年   7288篇
  2007年   6685篇
  2006年   6110篇
  2005年   6217篇
  2004年   5026篇
  2003年   4293篇
  2002年   3469篇
  2001年   2850篇
  2000年   2118篇
  1999年   1532篇
  1998年   1448篇
  1997年   1270篇
  1996年   1068篇
  1995年   797篇
  1994年   640篇
  1993年   384篇
  1992年   350篇
  1991年   329篇
  1990年   282篇
  1989年   259篇
  1988年   58篇
  1987年   85篇
  1986年   49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塞丁格技术在血液病患者经外周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PICC )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行 PICC置管的血液病患者80例,按照患者意愿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塞丁格技术穿刺操作的方法置管,观察组采用经B超引导下塞丁格技术穿刺置管技术,观察两组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置管后导管脱出、出血和静脉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导管脱出、出血和静脉炎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B超引导下塞丁格技术 PICC 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 T )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342例,单因素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并发DVT的各种相关因素如年龄、术中治疗情况、术后下床时间及干预措施等。结果342例患者中DVT发生率7.6%(26/342),发生DVT的主要手术类型是腹腔镜下妇科恶性肿瘤术,其发生率为2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2.258)、术前合并症(OR=4.104)、血浆D‐二聚体水平≥0.5 mg/L (OR=1.766)、手术时间≥1h(OR=2.285)、术中气腹压(OR=2.780)、术后卧床天数(OR=1.457)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并发DVT呈正相关( P <0.05)。结论年龄、术前合并症、手术时间、D‐二聚体、术中气腹压及术后卧床天数是妇科腹腔镜术后VDT发生的高危因素,临床中应加强此类高危因素的管理,降低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离心方向静脉穿刺在长期静脉输液难以穿刺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神经内科长期静脉输液难以穿刺的老年患者281例,采用自身对照法,由同一个护士在同一个患者的身上,单双日交替实施常规静脉穿刺法和离心方向静脉穿刺法,比较其疼痛程度及一针穿刺成功率及输液成功率。【结果】长期静脉输液难以穿刺的老年患者采用离心静脉穿刺法,疼痛程度明显降低,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 P <0.05)。【结论】离心方向静脉穿刺法能有效降低长期静脉输液难以穿刺老年患者的疼痛程度,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再改良塞丁格技术降低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置管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方法选取128例行PICC置管的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改良塞丁格技术穿刺置管。观察组采用再改良塞丁格技术穿刺置管。比较两组置管一次穿刺成功率及PICC置管后和带管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93.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导管异位率3.1%,穿刺点出血14.1%,静脉炎4.7%,静脉血栓6.3%,非计划拔管6.3%,堵管7.8%,导管相关性感染1.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再改良塞丁格技术,可以显著降低PICC置管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输液身份确认近似差错事件发生概率及特点。方法 :从本院信息系统获取2013年住院患者输液身份确认近似差错相关数据并统计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不同职称的操作护士以及不同科室、不同班次近似差错事件发生概率。结果:住院患者输液身份确认近似差错发生概率约为0.320‰;不同科室、不同班次近似差错发生概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加强近似差错高概率发生科室核对流程的管理,强化夜班身份确认管理,推广应用手持终端床边核对系统。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下颌靠肩抽回血在预防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误入颈内静脉中的应用。[方法]将96例 PICC置管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44例,观察组采用常规屈颈向术侧偏头的方法,将导管送至测量的长度后保留导丝及针套,再次下颌靠肩抽回血,对照组采用常规屈颈向术侧偏头的方法,将导管送至测量的长度后拔出导丝及针套,常规抽回血(没有下颌靠肩)。观察两组 PICC 导管异位颈内静脉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 PICC 导管异位颈内静脉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在PICC 置管术送管过程中采用下颌靠近肩抽回血法,可减少导管异位误入颈内静脉。  相似文献   
997.
[目的]了解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病人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情况及相关因素,并制定对策。[方法]回顾性调查2013年11月—2014年7月我院2142例 PICC 置管病人 CRBSI 发生率及其原因。[结果]2142例病人中确诊CRBSI 24例,发生率为1.12%,其中操作中同一部位反复穿刺(针尖未拔出,在皮下探索式穿刺≥3次)5例,留置时间大于30 d 17例,经肘关节下静脉留置22例,病人带管出院(可能与病人依从性差、当地维护不规范等有关)23例。[结论]熟练的置管技术、满足治疗情况下较短的留置时间、经上臂置管、完整的宣教内容、病人良好的依从性及规范的维护都是降低 CRBSI 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总结急性脑梗死病人超早期静脉溶栓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9月的发病在6 h 内的16例急性脑梗死病人,经确诊后立即给予静脉溶栓治疗,护理方面积极配合,给予严密的病情观察和细致的护理。[结果]16例溶栓病人中,溶栓后2 h,有效12例,占75%,无效4例,占25%。出院时,5例基本痊愈,无后遗症;10例有效,1例无效,所有病人均无出血及溶栓并发症。[结论]急性脑梗死病人应用尿激酶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疗效较好且安全可靠,通过对溶栓病人的病情观察及护理,可协助溶栓治疗的顺利完成,保证溶栓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观察不同温度的液体静脉输入对剖宫产术中穿刺局部疼痛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将240例择期剖宫产产妇分为A、B、C组,每组80例。在剖宫产手术中输入不同温度的液体:A组输入38.5℃液体,B组输入37.5℃液体,C组输入未经加热液体。运用视觉模拟法观察、记录静脉输液穿刺部位疼痛情况。结果无痛率A组高于B组、B组高于C组,经比较x2=20.138,P=0.000。结论在剖宫产术中,静脉输入38.5℃加热液体,能有效缓解输液肢体局部疼痛。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对影响早产儿经下肢浅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成功率的因素进行分析,为建立早产儿PICC的临床操作标准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12年2月~2014年2月我科收治的108例行下肢浅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治疗的危重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置管成功率多因素探讨,分析胎龄、体重、穿刺部位及置管后静脉炎、堵管、感染、脱管等并发症发生率等对置管成功率的影响,双盲记录108例患儿临床治疗情况及置管结果。结果108例患儿中99例置管成功,成功率为91.67%;应用多项Logistic主效应模型回归分析,早产儿胎龄、体重及置管后静脉炎、堵管、感染、脱管等并发症是影响置管成功的关键因素。结论危重早产儿经下肢浅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作为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备选途径,可有效解决上肢静脉条件差的危重早产儿中心静脉导管置入问题。早产儿胎龄、体重及置管后静脉炎、堵管、感染、脱管等并发症发生率对经下肢浅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操作的成功起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