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640篇
  免费   5656篇
  国内免费   3488篇
耳鼻咽喉   1120篇
儿科学   779篇
妇产科学   1122篇
基础医学   5350篇
口腔科学   2657篇
临床医学   24177篇
内科学   7414篇
皮肤病学   639篇
神经病学   2721篇
特种医学   6476篇
外国民族医学   82篇
外科学   15473篇
综合类   42046篇
预防医学   16291篇
眼科学   1074篇
药学   17882篇
  315篇
中国医学   7877篇
肿瘤学   2289篇
  2024年   669篇
  2023年   2203篇
  2022年   2457篇
  2021年   3293篇
  2020年   3990篇
  2019年   3758篇
  2018年   1905篇
  2017年   3085篇
  2016年   3600篇
  2015年   4402篇
  2014年   8313篇
  2013年   7935篇
  2012年   10436篇
  2011年   11282篇
  2010年   10154篇
  2009年   9908篇
  2008年   10996篇
  2007年   9726篇
  2006年   9265篇
  2005年   11403篇
  2004年   7029篇
  2003年   5433篇
  2002年   3829篇
  2001年   2654篇
  2000年   1690篇
  1999年   1191篇
  1998年   811篇
  1997年   808篇
  1996年   690篇
  1995年   565篇
  1994年   534篇
  1993年   322篇
  1992年   339篇
  1991年   270篇
  1990年   247篇
  1989年   310篇
  1988年   86篇
  1987年   74篇
  1986年   66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了探讨神经促通技术治疗中风后肩痛的疗效 ,我们将2 6例中风后肩痛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 (13例 )和对照组 (13例 )进行治疗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一、一般资料中风后单纯性肩痛患者 (患肩疼痛 ,不伴有手部肿痛 ) 2 6例 ,就诊前均未进行过正规的康复治疗。全部病例均经临床诊断和CT检查 ,符合 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1 ] 。随机将这 2 6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 13例 ,男性 9例、女性 4例 ;平均年龄 61.1± 6.2岁 ;发病时间为中风后 2 4d~ 10周 ;脑出血 6例、脑梗死 7例 ;对照组 1…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Fogarty导管取栓术联合多种微创技术在治疗急性下肢动脉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至2011年1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8例(88条肢体)急性下肢动脉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行Fogarty导管取栓术(取栓组)和行Fogarty导管取栓术联合多种微创技术(联合组)患者手术前后踝-肱指数(ABI)、足趾血氧饱和度(SO2)及足部皮温的改变情况,并比较2组患者术后的死亡率、截肢率及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取栓组和联合组患者术后的ABI、足趾SO2及足部皮温与同组术前比较均升高(P<0.05);2组患者术前ABI、足趾SO2及足部皮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联合组患者的ABI、足趾SO2、足部皮温及其改变值较取栓组均升高 (P<0.05)。术后取栓组患者的死亡率、截肢率、肌病肾病代谢性综合征(MNMS) 发生率、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率及一过性肾功能不全发生率分别为13.04% (6/46)、17.39% (8/46)、26.09% (12/46)、26.09% (12/46)及13.04% (6/46),联合组分别为4.76% (2/42)、7.14% (3/42)、14.29% (6/42)、9.52% (4/42)及9.52% (4/42),取栓组各指标均较高(P<0.05)。结论 Fogarty导管取栓术联合多种微创技术具有手术微创性、治疗有效性等特点,可作为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外科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患者接受胸腔镜微创手术后不留置胸腔引流管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9月广东省人民医院胸外科20例行胸腔镜微创手术后不留置胸腔引流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4例、女6例,年龄36.7(17~68)岁,分析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全组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无二次手术;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均不需有创性操作;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5d,出院后1周复查胸部x线片均无异常。结论部分患者接受胸腔镜微创手术后不留置胸腔引流管是安全可行的,符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食管异物所致主动脉食管瘘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2年12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32例异物性食管损伤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经验。其中男21例、女11例,年龄18~78岁。采用多层螺旋CT(MSCT)及其影像后处理对食管异物病理变化进行准确分级;对主动脉食管瘘的患者采用包括杂交技术(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胸腔镜纵隔引流术)为主的治疗方案,总结MSCT和杂交技术在异物性主动脉食管瘘诊疗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平扫影像诊断与临床诊断符合率为75%(24/32),影像后处理诊断与临床诊断符合率为100%(17/17)。MSCT分级所有Ⅰ级、Ⅱ级和Ⅲ级患者均治愈出院,4例Ⅳ级患者采用杂交技术治疗;7例Ⅳ级主动脉食管瘘患者中有5例痊愈出院,2例死亡,因开胸行主动脉修补术中死亡1例,开胸行主动脉置换术后24 h内死亡1例。30例痊愈出院患者随访6个月,除1例Ⅳ级患者有轻微背痛以外,其他患者无不适。结论MSCT对食管异物性损伤的准确分级和治疗方式选择均有重要的价值,杂交技术治疗异物性主动脉食管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肺部良恶性疾病的安全性、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3例肺良恶性疾病患者在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除1例患者因术中出血多而中转开胸外,余均顺利完成手术,无1例死亡。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术野清楚,患者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总结无内膜接触缝合(Sutureless)技术应用于矫治心上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7月至2013年12月在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行外科矫治术的所有心上型TAPVC婴幼儿共132例,排除合并单心室、心房异构等患儿,均行双心室根治性手术。全部患儿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绝大部分患儿行CT检查了解肺静脉发育情况,进行术前评估,并术中探查确诊。按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传统手术组和Sutureless手术组。其中传统手术组69例,男54例(78.3%)、女15例(21.7%);中位年龄60(30,225)d;中位体重4.85(3.50,6.35)kg。Sutureless手术组63例,男48例(76.2%)、女15例(23.8%),中位年龄90(30,210)d;中位体重4.58(3.72,6.20)蝇。随访至2014年1月1日。结果Sutureless手术组住院死亡率(4.8%VS.7.2%,x^2=1.414,P=-0.720)、术后总死亡率(4.8%VS.13.0%,x^2=2.733,P=-0.098)均低于传统手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utureless手术组术后梗阻率低于传统手术组(1.6%VS.10.1%,x^2=4.236,P=-0.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X多因素分析发现,传统手术方式、术前肺静脉梗阻与术后肺静脉梗阻的发生显著相关(P=0.023,P=0.016)。传统手术方式与术后死亡无明显相关性(P=0.060)。结论对于心上型TAPVC,Sutureless技术可明显降低术后肺静脉梗阻发生率。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观察神经阻滞+经皮穿刺软组织微创术(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疾病的效果。方法将160例腰椎间盘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物理治疗+输液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神经阻滞+经皮穿刺软组织微创治疗术。治疗3周后观察两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8.75%(63/80),观察组总有效率91.25%(73/8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观察组术后出现1例切口轻度感染外,均无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神经阻滞+经皮穿刺软组织微创术治疗腰椎间盘疾病,总有效率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微创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6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实施经微创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手术平均时间(58±11)min。术中平均出血(160±40)mL,术后10~14周骨折愈合,平均12周。随访12~26个月,出现髋内翻3例,患肢短缩0.5~1.0 cm者3例。无明显跛行,无骨折移位、螺钉断裂、螺钉拔出、内固定折断等并发症发生。术后12个月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88.5%。结论微创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髓关节疼痛轻、康复时间快。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经皮锁定钢板结合微创有限切开内固定治疗锁骨RobinsonⅡB型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3例新鲜锁骨RobinsonⅡB型骨折患者均采取有限切开复位、小切口入路置入锁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23例均顺利骨性愈合,愈合时间7~21周,平均(11.9±2.7)周,Neer肩关节评分平均(95.9±2.8)分。结论:经皮锁定钢板结合微创有限切开内固定治疗锁骨RobinsonⅡB型骨折,创伤小,不良反应少,固定牢固,骨折愈合率高。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观察应用切开复位加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0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加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平均随访8.2个月,经X线或CT等影像学复查,除1例延迟愈合外,其余均骨折复位良好,内固定稳定。依据Colles骨折复位后功能评价:优16例,良19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87.50%。全组无切口感染、骨髓炎、骨折不愈合,内固定松动、腕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微采用切开复位加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骨折,复位良好,内固定稳定,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