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2篇
  免费   214篇
  国内免费   130篇
耳鼻咽喉   50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80篇
口腔科学   33篇
临床医学   616篇
内科学   330篇
皮肤病学   36篇
神经病学   127篇
特种医学   202篇
外科学   317篇
综合类   1130篇
预防医学   475篇
眼科学   35篇
药学   390篇
  3篇
中国医学   423篇
肿瘤学   88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219篇
  2013年   201篇
  2012年   277篇
  2011年   329篇
  2010年   290篇
  2009年   320篇
  2008年   267篇
  2007年   219篇
  2006年   226篇
  2005年   217篇
  2004年   177篇
  2003年   163篇
  2002年   141篇
  2001年   129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91.
目的观察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N-proBNP水平及PCI术对其的影响。方法入选老年ACS患者134例,按ACS临床谱及是否行PCI治疗分为6组:UA行PCI组;UA非行PCI组;NSTEMI行PCI组;NSTEMI非行PCI组;STEMI行PCI组;STEMI未行PCI组。依次测量入院时、入院后24 h、7 d、30 d的N-proBNP水平,并观察主要不良事件。结果 ACS患者血浆N-proB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STEMI组和NSTEMI组血浆N-proBNP水平高于UA组。无论是否行PCI,患者入院时与入院24 h的N-proBNP无显著性差异;7 d时N-proBNP水平较入院时均明显下降。但行PCI者7 d和30 d的N-proBNP水平明显低于同类疾病但未行PCI者(P0.05)。30 d内发生猝死、有症状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的患者N-proBNP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相应心脏事件的患者(P0.05)。结论 N-proBNP水平在ACS患者中明显升高,其升高程度与ACS类型相关。PCI介入治疗可以使血浆N-proBNP水平相应下降,N-proBNP可作为判断ACS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992.
荣凡令  刘波 《海南医学》2012,23(10):90-93
目的利用双源CT(DSCT)检测冠状静脉系(CVS)的解剖学变异类型。方法对疑有冠状动脉疾病的199例患者行DSCT检查。扫描后对其CVS进行三维重建和2D的多重切面改组重建。结果所有病例均可清晰显示冠状窦。共鉴定出27种CVS的解剖学变异类型,其中9种最常见(148例/199例;74.4%)。除此之外有4种类型在行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时显示的靶区域中仅有1条冠状静脉出现,3种变异类型靶区域中有2条靶静脉出现,2种变异类型靶区域中有3条靶静脉出现。6例病例(2种很少见的变异类型,占3.0%)在靶区域中没有静脉出现。结论被检查的患者中大多数在CRT靶区域中至少能观察到1条静脉。CVS的解剖学变异性增强了DSCT在CRT植入前对CVS可视化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老年人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转归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老年人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老年人大面积脑梗死发生凶险,预后不良.结论 老年大面积脑梗死针对危险因素,积极有效干预以降低发病率,及时诊断,治疗中积极预防并发症,采取综合治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94.
故障现象 在打开计算机电源后,PWR和RUN指示一直灯亮,在ODC台显示屏上显示:“O”不出现“!”,ODC台子不能输入指令。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观察针康法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神经元NLRP3炎症小体及细胞焦亡的影响,探讨其改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运动功能缺损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120只7 d龄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头穴丛刺组(C组)、康复训练组(D组)和针康组(E组),再均分为24 d、7 d和14 d 3个时间点。结扎颈总动脉构建HIBD动物模型。C组针刺百会以及左右各旁开2 mm处,1次/d,每次留针2 h; D组进行转笼转棒训练,1次/d, 10 min/次;E组在头穴丛刺的基础上进行转笼转棒训练。在各时间点,采用网屏实验评定运动功能缺损,TUNEL+Caspase-1免疫荧光双标法观察海马区神经细胞焦亡的情况,蛋白印迹法检测海马区NLRP3、Caspase-1和GSDMD-N端蛋白表达。结果:相较于A组,经缺氧缺血造模处理的4组在各时间点网屏实验评分和海马区神经细胞焦亡率均显著升高,NLRP3、Caspase-1和GSDMD-N端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较B组,各治疗组在各时间点网屏实验评分和海马区神经细胞焦亡率均显著减少,NLRP3、Caspase-1和GSDMD-N端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其中E组的疗效最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康法可改善HIBD新生大鼠的运动功能缺损,且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或康复疗法,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LRP3炎症小体介导的细胞焦亡有关。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院内协定方伤科A配合PFNA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PFNA内固定微创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中药伤科A汤剂+仙灵骨葆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2组患者术后血红蛋白(Hb)、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ESR)水平,同时观察2组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和患髋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结果:60例入选病例均获得完整随访,治疗组病患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及血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天至第6天内治疗组VAS评分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一周后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周至1月内治疗组Harri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期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伤科A可促进患者术后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血沉的恢复,说明伤科A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股骨粗隆间骨折病患术后血红蛋白及炎症指标的恢复,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从而促进患者机能的恢复,临床使用可取得更加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正中视前核(MnPO)注射AngII对血清内源性洋地黄样物质和肾脏近球小管Na^+,K^+-ATPase活性的影响。方法24只雄性SHR随机分为人工脑脊液组、AngⅡ组、Losartan组,同时选用8只雄性WHY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用小动物脑立体定位仪在MnPO区定位并中枢微量注射,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内源性洋地黄样物质(EDLS)和血浆AngⅡ水平,立体显微镜下手工微分离近球小管,液体闪烁计数器测定近球小管管周膜上的Na^+,K^+-ATPase的活性。结果①MnPO注射AngII后,SHR各组与WHY组比较,血浆AngⅡ水平、血清EDLS水平、近球小管Na^+,K^+-ATPase的活性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MnPO注射AngII后,SHR-AngⅡ组与SHR-人工脑脊液组比较,血浆AngⅡ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血清EDLS水平显著升高(P〈0.05),近球小管Na^+,K^+-ATPase的活性显著下降(P〈0.05)。③在MnPO预先用Losartan处理后,SHR-Losartan组与SHR-AngⅡ组比较,血浆AngⅡ水平无显著性改变(P〉0.05),血清EDLS水平明显低于SHR-AngⅡ组(P〈0.05),其近球小管Na^+,K^+-ATPase的活性明显高于SHR-AngⅡ组(P〈0.05)。④MnPO注射AngⅡ后,SHR-AngⅡ组血清EDLS水平与其近球小管Na^+,K^+-ATPase活性呈显著负相关(r=-0.795,P〈0.01)。结论在SHR中,AngⅡ在MnPO的AT1受体介导下,引起高水平EDLS释放,从而抑制近球小管Na^+,K^+-ATPase活性的作用可能与SHR本身调节机制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998.
999.
儿童殿肌挛缩评分标准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相似文献   
1000.
高血压已成为当代危害人类健康的首要原因.近年来,不仅成年人高血压发病率逐年增加,青年高血压发病率也不断上升[1],并且呈现发病年龄下降的趋势.2002年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的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患病人数1.6亿多,比1991年增加3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