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87篇
  免费   1265篇
  国内免费   728篇
耳鼻咽喉   160篇
儿科学   396篇
妇产科学   147篇
基础医学   1119篇
口腔科学   335篇
临床医学   3486篇
内科学   1656篇
皮肤病学   142篇
神经病学   457篇
特种医学   776篇
外国民族医学   21篇
外科学   1724篇
综合类   7040篇
预防医学   2652篇
眼科学   289篇
药学   2530篇
  24篇
中国医学   2403篇
肿瘤学   823篇
  2024年   82篇
  2023年   328篇
  2022年   340篇
  2021年   329篇
  2020年   461篇
  2019年   481篇
  2018年   575篇
  2017年   324篇
  2016年   438篇
  2015年   492篇
  2014年   1316篇
  2013年   954篇
  2012年   1001篇
  2011年   1141篇
  2010年   1085篇
  2009年   1165篇
  2008年   1088篇
  2007年   1157篇
  2006年   1093篇
  2005年   1179篇
  2004年   1074篇
  2003年   1008篇
  2002年   726篇
  2001年   793篇
  2000年   760篇
  1999年   827篇
  1998年   754篇
  1997年   789篇
  1996年   684篇
  1995年   624篇
  1994年   532篇
  1993年   416篇
  1992年   355篇
  1991年   361篇
  1990年   287篇
  1989年   243篇
  1988年   143篇
  1987年   116篇
  1986年   104篇
  1985年   100篇
  1984年   91篇
  1983年   97篇
  1982年   71篇
  1981年   45篇
  1980年   37篇
  1979年   20篇
  1978年   14篇
  1963年   11篇
  1959年   15篇
  1958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根据时空上的不同,小鼠胚胎发育时期的血细胞发生目前被分为原始造血、红系/髓系祖细胞(EMPs)的产生和造血干细胞(HSCs)成熟并分化为各种血细胞3个阶段。最新的观点也把原始造血和EMPs的产生归结为非HSCs依赖性的血细胞谱系分化阶段,将第3阶段称为HSCs依赖性的血细胞谱系分化阶段。尽管胚胎时期的血细胞发生涉及多个造血器官,但本文中我们主要对近年在细胞和分子水平进行的造血细胞和HSCs在卵黄囊和腹主动脉-性腺-中肾(AGM)区发育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以此展示新近发现的胚胎发育早期血细胞发生的特点及其潜在机制。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索黄芪多糖(AP)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氧化应激反应和免疫功能紊乱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苏木素伊红(HE)染色分析组织病理学变化。Tunel染色检测病变组织细胞凋亡。试剂盒检测组织中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含量; ELISA检测血清中炎症因子的含量。蛋白印迹检测B淋巴细胞瘤-2(Bcl-2)、BAX、炎性复合体隐热蛋白(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cl-caspase-1的表达。结果: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出现严重病变,细胞凋亡明显增加,同时Bcl-2表达显著下调,BAX表达显著上调;组织中SOD的活力明显下降,GSH的浓度显著降低,MDA的浓度显著上升;血液中IL-6、TNF-α、IL-1β、IL-18的含量显著上升;脑组织中NLRP3、ASC、cl-caspase-1的表达显著下调(P0. 01)。加药组与模型组相比较,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病变减弱,细胞凋亡明显减少,Bcl-2蛋白水平显著上调,BAX蛋白水平显著下调;组织中SOD的活力和GSH的浓度显著上升,MDA的浓度显著下降;血液中IL-6、TNF-α、IL-1β、IL-18的含量显著降低;脑组织中NLRP3、ASC、cl-caspase-1的表达显著下调(P0. 01);且随着黄芪多糖加药浓度的增加,效果越明显。结论:黄芪多糖通过影响细胞自噬和免疫相关蛋白的水平,缓解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氧化应激反应和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993.
平皿菌落计数法检测便携式紫外线灭菌灯的灭菌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毅萍  何建平 《安徽医药》2005,9(7):560-560
紫外线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而且使用方便、经济、安全,消毒后无残留毒性,广泛应用于空气、表面、水和其它液体的消毒[1~3].近来,便携式紫外线灭菌灯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可用于家庭、办公室、医院诊疗室及餐饮、宾馆、娱乐场所物体的消毒灭菌.本文采用平皿菌落记数法[4]测试便携式紫外线灭菌灯的灭菌效果,方便、直观,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4.
目的对比经皮椎间孔镜与单纯椎板开窗术两种术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对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表法,将2015年9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2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均有51例。其中,对照组行单纯椎板开窗术,研究组行经皮椎间孔镜手术。分别于术后3~12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并根据MacNab标准,评价二者疗效及优良率。比较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采用Lehmann腰椎功能评分量表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腰椎功能。同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评价患者的疼痛程度。统计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患者术后产生的痛觉过敏、足下垂等并发症进行记录,并计算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02例均取得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5个月。(1)疗效评价:研究组优良率为92.1%,对照组为82.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02,P=0.0380.05)。(2)手术情况:研究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VAS评分及Lehmann腰椎功能评分:术前,两组患者VAS评分及Lehmann腰椎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两项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统计并发症,研究组发生率为1.9%,对照组为3.9%,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10,P=0.3990.05)。结论相比单纯椎板开窗术,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不仅能够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减轻疼痛程度,而且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腰椎功能恢复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特点及其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2-12/2004-12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骨科行手术治疗的27例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本组27例患者均经3个月以上的正规保守治疗,包括卧床休息、机械牵引、手法推拿、电针刺激、口服消炎止痛药物等,无效后采用手术治疗。手术行单侧开窗术22例,扩大开窗4例,双侧扩大开窗1例。具体操作为全部病例采用全麻俯卧位,腰椎后正中切口暴露棘突及椎板,定位准确后于病椎间隙患侧椎板开窗打开椎管,单侧开窗大小为1.0cm×1.0cm的骨窗,需要扩大开窗的小于2.0cm×2.0cm,需双侧开窗者同法处理对侧。将硬膜囊及脊神经根往对侧牵开彻底切除髓核及破裂的透明软骨板,探查脊神经根松解后置负压引溜逐层缝合关闭伤口。术后按照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手术疗效标准对患者体征及日常生活问题进行评定。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本组27例患者术后均完成3个月随访,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按照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手术疗效标准,27例患者中优20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为92.6%。结论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严格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以微小的手术创伤换来对神经功能的保护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是值得的,应尽量采用对脊柱损伤较小的椎板开窗手术进行治疗,可以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评价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治疗经保守治疗无效的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10例经保守治疗无效的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椎间盘造影证实12个椎间盘后方纤维环均撕裂,行PELD治疗。比较术前、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术前、末次随访时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按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手术时间30~60(42±15.5)min。住院时间5~7(5.6±0.7)d。10例均获随访,时间12~20(15.4±3.3)个月。术中未发生脑脊液漏、脊髓神经损伤。VAS术前为6~9(7.5±0.8)分,术后为0~3(1.4±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DI术前为40.0%~82.9%(74.6%±13.1%),末次随访时为8.6%~14.3%(12.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改良Macnab标准:优2例,良7例,可1例。结论 PELD治疗经保守治疗无效的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特点,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一期经单一后入路行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42例脊柱结核患者,记录后凸角、神经功能及融合率,监测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结果手术时间为75~140 min,术中出血量为500~1 000 ml。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7~41个月。后凸角度矫正率术后为85.5%,末次随访时为79.8%。21例神经功能障碍者术后情况:2例A级恢复至B级1例、D级1例;5例B级恢复至C级2例、D级1例,2例未恢复;6例C级恢复至D级4例、E级1例,1例未恢复;8例D级恢复至E级6例,2例未恢复。术后3个月ESR为5.0~14.0 mm/1 h、CRP为4.0~9.0 mg/L。随访1年后患者均获得骨性融合。结论一期经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能有效矫正后凸畸形,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胸部小切口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1月~2013年1月采用胸部小切口取左乳内动脉( left internal mammary artery,LIMA)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66例。胸骨下段小切口59例,采用全麻、单腔气管插管,平卧位,倒“L”胸骨下段切口;胸骨旁小切口5例,采用全麻、双腔气管插管,平卧位左胸抬高30°,左前外侧第4或第5肋切口,用特制牵开器(法国圣骑士公司)牵开肋骨,游离乳内动脉,使用冠脉固定器下行冠脉吻合;2例胸腔镜辅助下完成乳内动脉与左前降支的吻合。结果66例均完成左乳内动脉至前降支的吻合,2例追加大隐静脉降主动脉至第一对角支的吻合。无围术期死亡。60例随访0.5~8年,(5.5±2.5)年,心绞痛症状消失42例,明显减轻24例。术后冠状动脉CT检查16例,冠脉造影12例,LIMA与左前降支(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LAD)吻合口满意率100%,支架内再狭窄1例,大隐静脉桥血管闭塞1例。结论胸部小切口冠状动脉搭桥术主要适用于心脏前壁冠状动脉尤其是前降支的的再血管化,安全可靠,中期疗效好,在合并高危因素或常规冠状动脉搭桥术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效果不满意者中应用更佳。  相似文献   
999.
血尿是急、慢性肾脏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之一。对于血尿,特别是镜下血尿,目前西医无特殊有效的治疗方法。国内采用中医药治疗肾小球性血尿,近年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科采用自制中成药——肾炎清片治疗肾小球性血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对象选择及诊断标准2005年1月~2013年1月解放军281医院肾科收治的肾小球性血尿住院患者。  相似文献   
1000.
产后抑郁的危险因素及预防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产后抑郁给母婴、家庭、社会;带来了一系列危害,为了降低其发生率,提高产妇的精神健康和生活质量,护理人员应能够:充分评估产后抑郁的危险因素,预测产后抑郁的发生,并积极采取经济、有效的预防性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